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明朝人溫以介的母親有一天問兒子,我們宗族為什麼這麼窮啊?他的兒子回答說:祖輩在葵軒公的時候曾有1600畝土地,葵軒公死後就把土地分給了4個兒子,各400畝,從葵軒公到現在已經是第六代人了,人丁多了,怎麼會不貧困呢?

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其實大家在看第一段的時候,通常都會有疑惑,按理說富人大多都是越來越富有,因為相對於普通人而言,富人和普通人掙同等數量的錢財,無論如何,富人有大把的錢財作為自己的後盾,應該會越掙越多的啊。

難道這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富不過三代。

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在葵軒公那一代算是最富有的一代,1600畝的土地算是一個大地主了,即便是他的四個兒子,也都分到了400畝的土地,也同樣是一個大地主啊。可是,這個家族很奇怪,他們家族,自葵軒公第一代以來是越來越貧困,到了第三代,如果葵軒公的四個兒子也是分別都有四個兒子的話,那麼就是每人100畝的土地,由大地主變成了中等地主,等到了第四代,就和一般的農民沒兩樣了,第五代,基本上都沒有土地了,而溫以介這第六代自然也就是一無所有了,貧困也是自然而然了。

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從葵軒公到溫以介六代人,一個是擁有1600畝的,另一個則是一無所有,這恐怕得歸功於歷代的不思進取,貪圖安逸了,這應該算是啃老族的鼻祖級人物了。吃得一乾二淨。

那有沒有越來越富裕的呢?其實也有。

西晉時期,有一個叫石苞的司徒在給5個兒子分遺產的時候,採取的並不是平均分配的原則,最後的結果卻是唯一一個什麼也沒有得到的兒子最後積累的財富最多。

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因為石苞臨終前在分家產的時候採取的是按能分配,按照各個兒子的能力來分配財產,能力越大的,分到的越少,而他5個兒子之一的石崇在他看來是最有才能的,所以什麼也沒有給他,希望他能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家業。期間,他的妻子還以為石苞忘記了,還提醒過他,還有老六呢。而石苞卻說:我不是忘了分給他了,你現在不要看他的年紀還小,我看得出來,這小子以後有能力掙家業,所以就不用給他了。

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知子莫如父。石崇後來官至荊州刺史,如石苞所料,果然大富大貴,後來石崇還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一個用糖水刷鍋,另一個就用蠟燭燒火,一個用紫絲圍了四十里的屏障,另一個就用更貴的綵緞圍五十里,其中甚至連皇帝也摻和進來了,為了讓自己的舅舅在鬥富中壓石崇一頭,把宮中一株高兩尺的珊瑚樹賜給了王愷,王愷自認為勝券在握,就直接把石崇等等一些達官顯貴叫到家裡來看,別人一臉驚歎羨慕的時候,石崇只是在一旁冷笑,隨後就用鐵製的如意打碎了王愷的珊瑚樹,然後叫手下人把家裡的珊瑚樹都搬了過來,光是高有三四尺的珊瑚樹就有六七株,像王愷這樣的就更多了,讓王愷隨便挑,這個時候王愷才明白,石崇的財富不是他所能比較的,也只好認輸了。

可是王愷怎麼就這麼有錢呢?他的鉅額錢財來自哪裡呢?

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這麼多的財富連作為外戚的王愷都自嘆不如,這麼多錢想要靠正規渠道掙到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多都是非法收入,這些錢財大多都是石崇當荊州刺史的時候搜刮的民脂民膏,甚至還和黑社會一樣,敲詐勒索,殺人劫貨,這裡可以參考一下和珅。

這個人擁有1600畝的田地,為什麼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窮最後都……

後來司馬倫的黨羽孫秀看上了石崇的小妾,而石崇死活不給,最後被孫秀一夥人利用矯詔將他抓捕,隨後就被殺頭了,這一點恐怕石崇自己也沒有想到吧,我想,孫秀一夥人可不僅僅只是看上了石崇的一個小妾這麼簡單,應該還有石崇數之不盡的財富。

對此你怎麼看呢?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