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房價跌破1千的背後,是現實的隱憂,枯竭性城市還有20個


鶴崗房價跌破1千的背後,是現實的隱憂,枯竭性城市還有20個


最近,黑龍江的一個地級市火了。鶴崗市,這個擁有人口100萬的地級市,房價跌回了10年前,平均房價只有1500元一平米,而不少被拋售的二手房均價都低於了1000元一平。這個價格,已經接近房子的建築成本。

證券時報評價: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認為如果鶴崗只是個例,那麼無足畏懼。但是可以是樓市崩潰的那個蟻穴,終結10年走牛的樓市。

其實,像鶴崗這樣的城市還有很多。這就是典型的資源型枯竭城市,以前由於自然資源豐富,從而經濟繁榮房價大漲,如今自然資源要麼枯竭,要麼是價格大跌,從而讓城市經濟崩潰,人口外流。比如大慶、鄂爾多斯。更具專業智庫的統計,這樣的城市從三線到五線還有不少,總數超過了20個。

除了資源,還有人口。人口萎縮在部分的確也是大趨勢。東北地區人口連續5年負增長,就是連二胎政策也沒有扭轉過來。整個的東北,除了瀋陽,大部分城市的人口都在萎縮,這很顯然是無法支撐不斷攀升的房價的。

所以,在房地產交易開始出現寒冬的時候,這些枯竭型的城市就率先暴露出了問題,房價大幅下跌。但是整個房地產是一個金融系統,是一個一榮俱榮的市場,所以,鶴崗房價崩潰的背後,還透露出了更深的隱憂。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才是當務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