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声公式”教你怎样通过控制气息让声音充满感情!


“气声公式”教你怎样通过控制气息让声音充满感情!


最近声音塑造1班结课了,正好来说说对于初学者最重音的声音认知——气情声结合。

很多人在开始练习声音后,会发现自己的发声状态与语音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进入语流训练阶段后,就发现自己字读的挺好听,怎么连起来就像个机器人了?


“气声公式”教你怎样通过控制气息让声音充满感情!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情感,这也是很多初学者的一个思维误区,大家初衷都是为了练出好听的声音,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所谓好听的声音不仅是指本身声音质量,更重要的是你的语言要让听众觉得舒服!

所以练习的时候,不能重复的只去单独训练胸腹呼吸、打开口腔、元音绕音等基础内容,还是要结合语流、情景训练让声音的综合运用得以提升。

避免出现声音好听,但说话不好听的现象是关键!


“气声公式”教你怎样通过控制气息让声音充满感情!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声音富有情感呢?

首先最主要的自然是由内而发的情绪,情绪到位了情感自然就出来了,就比如生活中当你说一件开心的事情肯定是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的,但是你想想,如果是你在朗读文章的时候,遇到这样类型的段落,是不是也能读出这种感觉呢?

所以很多时候对于基本功已经不错的学员,我会更多的引导他进行情景训练,让自己能更自如的运用内心的情感,让语流更加具备感染力!


“气声公式”教你怎样通过控制气息让声音充满感情!


这一部分很难用文字表达,更多还是要针对性的指导来帮助你找到感觉,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可以通过练习控制的方法!

开头就讲了,让声音充满感情的外部技巧就是“气情声结合”。

我们知道,发声是在情感调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气息运用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

人们会说“气乃情所致,声为情所言”,只有做到“情、气为本”,才能有“语流为貌”。没有感情的变化,气息的控制必然是单调、僵硬的,也会影响声音色彩的张力变化,更说不上传情达意了。


“气声公式”教你怎样通过控制气息让声音充满感情!


从表达角度划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张颂教授根据朗读的需要,把人的情感分为五大类,即爱憎、悲喜、惧欲、急冷、怒疑之别。我们在语流表达中,包括日常说话中,都离不开这几种情绪的表现,如何将这些情绪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成为我们声音是否具备感染力的关键!

气息以及口腔的内容我们之前的文章都给大家讲过,情感的表达同样也是基于控制声音的前提下,将情绪释放,我们来看不同情感对应的气声要求: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喜的感情——气满声高,悲的感情——气足声缓,欲的感情——气多声放,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黏。


大家可以自行模拟一下不同情感的语境,体会一下气息与声音的不同感觉。

将这些“气声公式”牢记于心,可以帮助你在表达中更好的运用声音,让语流产生更强的感染力!

此外,主观上的积极主动是表达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不论是快乐还是悲伤,这个“积极的说给别人听”的状态要始终保持。这也是我不断给学员强调打开口腔(尤其是提颧肌)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气情声的结合,多加训练,相信大家在声音表达上会有更大的进步!


“气声公式”教你怎样通过控制气息让声音充满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