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高考650+(滿分750)和考研400+哪個更難?

袁青旺


大家好,我是高校專業那些事,幾天就借這個機會討論一下這個到底是高考難,還是考研難。。。



先說結論:理工,考研400+難度遠超高考650+。理工科尤甚。。。。

這些年高考分好像灌水了一樣,都特別高。。好像不上600,連個像樣的211都考不上。。

高考的難在各省不一樣。北京上海靠650很輕鬆。650上個211,因為題太簡單了。

但是很多省650就難上天了。比如甘肅。。650那要上清華大學的。


而考研那是全國統一,這個就很公平了。至少基礎課基本是公平。當然各個學校都不一樣。總體上講:越是名校考研題越變態,越難。

這又要分文科,理科,文科主要靠大量的背,這個高分就相對容易。而理工想讓你不及格那簡直太容易。

當然高考的學生是高中生。而考研至少是本科生,這個基數不一樣,素質狀態不一樣。



從一下幾個方面講:

  1. 高考難度,咱先說高考650是個什麼水平。
  2. 考研400是個什麼水平。

因為很多學校的錄取分也找不到了。沒法認真對比。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安徽省的錄取線。我們就以安徽近些年的分數線來看650是個什麼概念。

安徽省1997年高考。

滿分750,650不能說是省狀元,已經差不多了。




圖上可以看得出來,北京大學最高分才651分。最低錄取分是591,清華大學最低錄取分是573,最高分是670。

你要是1997年,你能靠650分。那你絕對是高手。北大光華毫無壓力。



文科分當然更高一點。當然不管怎麼說,1997年的650絕對是一個非常高的分數。

那2018年高考滿分還是750分。那安徽省650是個什麼情況。。

2018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成績分檔表



650分以上考生 127人。

理工650以上考生人數是2266人。

這個分數能上什麼學校?

最多中流985。





這其中,文史類院校中投檔線最高的是清華大學,投檔最低分為668分、最低投檔分排名12名;2018,北京大學投檔最低分694分,投檔最低分排名51名;清華大學投檔最低分691分,投檔最低分排名77名;上海交通大學投檔最低分687分,投檔最低分排名118名;復旦大學投檔最低分686分,投檔最低分排名125名,

可知道,現在的650上名校希望不是特別大。可以上北郵,北外等頂級211。

而在20年前,這分數那是狀元級別的分數。

說明高考分數大灌水。。。。不管怎麼說,能考650都是高手。安徽高考一本線是505。超出一本線150分,那絕對是高分。

那考研呢。400分是個什麼概念?

按照比例,650/750=0.866

而400/500=0.8。看似高考難度大一些。

實際呢。看國家線。。


國家線都不高。尤其工學290,經濟學才335。

你要考400分。這個難度就很大了。

考研的同學都知道,英語就是來為難人的。國家線英語最低才不到40分。你能靠80那絕對是神仙了。

咱在看清華北大的複試線。



今年參加了清華大學碩士生考試的學霸們,你們達到了清華大學的複試資格了嗎?從上面的統計數據來看,金融,經濟學,應用心理專業的分數線都是挺高的。金融專業的分數線達到了396分,經濟學的分數線為390分,應用心理學專業為380分。此外法律碩士的分數線為375分。 有的專業分數線不高,比如工程僅為310分。還有些專業的分數線為280分。看來不同專業的分數線相差還是非常大的。



因為經濟學金融都是全國最優秀的人才去拼。不能說是省狀元,基本也是省狀元水平了。。。


就兩個400分的。。。。

那北大呢。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靠650容易,還是400容易了吧。

當年你可能說,北大清華那多難考啊。

其實任何一個學校,你能考400,都算你厲害


高校專業那些事


我們專業,因省份不同,需要620-680能進(我高考660,今年考研364,玩多了)。我們今年考研,除了20%的同學保研(他們要是考研也不一定穩定400+),絕大部分都選擇考研了,其中上400的不到10%

高中是學習三年只為高考,而我們考研都是從3月準備,12月考試,還得應對平時上課(雖說考試內容大學也學過)

若是考研以高中的學習狀態 氛圍來進行,那650+應該和400+差不多,但現實並非這樣。

我認為650+和380+差不多吧。


凜咲2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我來回答。

高考與考研初試,是同一個類型的考試,共性很多:都屬於高級別的大型選拔性考試,都主要考察考生的應試能力,都以分數論英雄,等等。

當然,它們也有一些差異:高考和考研是不同級別的考試,面對的對象不同,前者選拔的是有潛力的高中生進大學深造,後者選拔的是有潛力的本科生進一步讀研深造;前者按照分數一錘定音,而後者不但有初試,還有複試環節。

那麼,高考650+(滿分750)和考研初試400+哪個更難?

一、高考650+能進入怎樣的大學念本科?

高考650+,如果是指高考理科的話,這個成績也算不錯的了,按照2018年高考的情況來看,在全國大部分省市,這個成績可以進入不錯的985大學,比如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中上水平的985名校,但對於華東五校和中國人民大學,可能還有一定難度,只能是相對較偏遠的部分教育不太發達的地區,有機會進。

不過,如果是五六年前,高考理科650+,在全部大部分地方,雖然進不了北大清華,但很有機會進入中科大、南京大學這樣的名校,復旦及上海交大也有機會過調檔線。

如果是文科,要考650+,難度更大,在全國很多地方,往往都可以進入全省前幾十名,甚至前十名,這個成績,進入北大清華基本無問題。

二、考研初試400+能進入怎樣的大學的複試?

考研初試的特殊之處在於,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政治、英語、數學這種公共課是統一出題,而專業課則是招生單位自己出題,這就導致了不同的大學,專業課的難度是不同的,甚至可以差異很大,而且,專業課的閱卷標準也是大學自己掌握,尺度會有差異。大體而言,學校越好,專業課試卷越難,閱卷標準越嚴格。所以,越是名校,初試越難得高分。因此,考研名校的400+比考研普通院校的400+要難得多。

如果撇開試卷差異不談,純粹從分數的角度來說,考研初試的400+,是很好的成績了,絕大部分大學的各種專業,都可以進入複試,即便是北大光華和清華五道口這種考研難度極大,複試線往往極高的著名學院,要進複試也問題不大。

當然,考研並不是進了複試就一定能被錄取的,不過,初試的功能——特別是考研名校——主要在於進入複試,所以考研初試400+,可以進入絕大多數學校的複試,是沒有疑問的。

三、高考650+(滿分750)和考研初試400+哪個更難?

考研初試400+,也是一個很難的分數,但單純從分數說,基本上也可以進入任何大學的複試;而高考650+,如果是理科,雖然也很有難度,但某些名校進不了,但如果是文科,那就基本可以進入任何大學了。

所以,可以粗略地得出如下的大致結論:

1、高考理科650+,難度略低於考研名校初試400+,但明顯高於考研普通院校初試400+;

2、高考文科650+,難度高於考研名校初試400+,更遠遠高於考研普通院校初試400+。

這就是我的觀點,你怎麼看呢?


燕園博雅教育


我是一名高級教師,專注解答教育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高考和考研,現在都很難,競爭也特別激烈,特別是2019年的考研,報名人數驟增,考研的難度也是立刻就跟上來了。最近有網友在網絡上提問,高考650分和考研400分誰更難呢?

作為一名高三班主任,根據本人經驗,個人認為是高考650分要難得多,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先來說高考

我們以總分750分的全國卷為例,我們來簡單計算一下,考650分有多難。

正常一個學生,在所有課程不偏科的情況下,要想拿到650分的高分,基本上比例是:650/750=87%,語文、數學和外語這三門主科,平均分一般要考130左右,然後不管文綜還是理綜,還需要再考260分。這還是要在沒有任何偏科的情況下,平均分需要達到這個標準。

綜合考260分,成績好點的學生,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知道,語數外三門,每科都保證130分以上,談何容易?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學生偏科的,就算不偏科,也無法保證每門都能達到130分,特別是有些女生的數學,有的男生的英語,平時模擬考試很難達到這個分數。再說語文,如果作文水平不高的話,基本上與130分是無緣的。如果再碰上哪年有一門課程題目偏難,就啞火了。

高考650分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來個最簡單的比方就是,以2018年高考為例,650分的成績,在很多省是可以上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了。可想而知,要考這個分數是有多難?

下圖為清華大學2018年各省投檔線

其次,我們再來說考研

我們知道,考研的總分是500分,要考400分,也就是400/500=80%,顯然是要低於高考的難度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考研的題目,雖然不具可比性,但一般來說,難度水平還是要低於高考的。特別是考研裡有一門(或2門)是專業課,現在很多大學的專業課考研題一般難度不大,很容易拿高分。如果是一些普通大學,就更加容易了。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考研成績中,400分的一大片。就像2019年考研,復旦大學的金融學專業,複試分數線直接劃在了400分,可想而知,低於400分,連複試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真正要對比高考和考研的話,個人覺得高考650分和考研430分的難度應該是差不多的了。你們覺得呢

不知道,你們覺得高考和考研哪個更難?歡迎交流。


教育有故事


個人覺得考研400+更難吧。對於高考650一直沒什麼概念,不知道這個分數到底是怎樣的高度,我們的那裡高考總分就480,能考390就是很牛逼的了,400+真沒幾個,拿每一分都不簡單,能到400的要求你智商得比大多數人稍微高一點點,整個中學時代得比大多數人稍微努力一點點,還有就是三門考試幾乎不能做錯任何一道你會的題目,做錯一道會做的題目可能就是395了,總分少,拿高分容錯率就更小。650那種可能有人有幾個科目好幾個稍微不好,有一兩科發揮失常,粗心做錯一兩題可能還能用優勢科目拉一下回到650。而考研的總分是500,題量更少,意味著分值更大,容錯率更小,也許你是發揮正常400的水平,但是一道題做錯就無緣400了,而且你從其他科目你沒機會拉回這幾分。所以個人認為考研400分更難。


Picachuje


這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總分都是750分的情況下,我們要看地區和文理科。

從地區來看:全國卷分為一卷、二卷、三卷,下面是2018年採用全國卷的文理科狀元

以上是2018年採用全國卷的各省的文理科狀元,從上表可以看出全國一卷的分數明顯高於全國二卷和三卷,在全國一卷的山東、河南這兩個省的考生不管文理科能考到650分以上都是比較困難的,原因在於這兩個省都是人口大省,高考壓力比較大,而新疆、西藏、雲南等地的考生考上650分相對容易一些。

文理科:文科的650分明顯高於理科。文科考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理科考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文理科相同的都是語文和外語,理科的數學難於文科,文綜和理綜的總分都是300分。文綜由於是文字學科,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很難考到250分以上,而理綜大多數的學生都能考270分以上。還是上表,重慶、黑龍江、甘肅、四川幾省的文科狀元都在650分左右,青海的文科狀元還沒有650分。重慶市2017年的文科狀元為劉之銘,總分671,畢業於巴蜀中學,其中語文124分、數學149分、英語146分,文綜252分。要想考650分以上,語數外三科之上要400分以上、文綜至少要250分左右。

考研和高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高考總分在650左右的,不管文理科都是985高校裡面的拔尖人才,但是這些985高校畢業的去參加研究生考試不一定能考400分。

考研的科目為政治100分、英語100分,專業300分(有些專業考兩門專業課,一門各150分)。從層次來說分為學碩和專碩,從地區來說分為A區和B區。一般專碩比學碩好考,二區比一區好看。34所自主命題的高校比較難考,而四非學校(非985、211,非雙一流)考400分左右比較容易。隨著考研的人數逐年增多,許多四非學校的面試分數最低都在380分左右,而34所自主命題的高校考400分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歷史軍魂


我覺得除了考試本身的難度,考試時的年齡和成熟度是更需要考慮的因素,高考幾乎是18歲的同齡考試,考研就比較自由,年齡普通22以上,大部分是經歷了碰壁和生活的苦後的二刷三刷,更多是帶著後悔和決心來考試的。

高考是18歲時同等經歷的公平考試,在這個歲數未涉事就能下了功夫努力和展示自律後拿到650分的孩子,大概率(這個概率應該大於考研400分的人)之後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樑。

人們總喜歡聽年少成名但之後過的不如意的故事,總覺得這種以前碾壓自己的人其實後來也不咋地並且樂於這種自嗨的快感中,尤其三線城市飯局中比比皆是(XXX考到了一線城市的好學生現在不也在XXX打工嗎,我在XXX的豬場鵝廠不比他掙得多多了),但其實我覺得社會的推動和進步更多的是這些高考650分的孩子引領的,一個從小就自律有成熟遠大志向且能保持一輩子的人生真的和開掛一樣。


秋日心風


我們知道,大部分地區的高考總分是750分,考研的總分是500分,而高考能考到650+,考研能考到400+,都是真正學霸級別的存在。但是我個人認為,高考能考到650+比考研考到400+,難度要大一些。


首先,在學科設置方面,通過高考得到650+的難度要比考研獲得400+要難一些。

我們知道,想要高考的時候考到650分的好成績,單單靠高三一年是無法搞定的,因為高考的諸多科目,差不多都屬於基礎類學科,需要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的一個積累過程。而考研除了英語這個科目無法搞“突擊”之外,其他的學碩類科目,比如思想政治理論、基礎課、專業課之類的科目都可以在短短的一年之內“搞突擊”,就可能會被心儀的目標院校相中。


其次,高考是“一錘定音”,考研分初試複試“二部曲”。

高考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我們經常聽說過很多“高考工廠”,而對“考研工廠”卻少有耳聞。這是因為高考踐行的是“一錘定音”的規則,只要你高考的分數夠高,在省內的位次夠牛,那麼無論你處於競爭多麼激烈的地區,650+想要考上檔次不是特別高的985還是很有把握的。

而考研則是一種比較“磨人”的活,你初試考了400+,如果複試的時候考不了400+,那麼就很可能與自己心儀的目標院校失之交臂。有了初試複試這“二部曲”,那麼你單單拿到考研初試的400+和高考的650+相比,確實有點不夠看。



第三,高考650+的學霸,十有八九會被保研。

高考考到650+,特別是文科能考到650+,絕對是很多中學逼格最高的一群人。那麼這種學霸被檔次比較高的本科院校錄取後,如果繼續努力的話,很可能會被保研。我們先看一組保研率:清華大學近年來的保研率接近六成,也就是10個準備繼續就讀研究生的人當中,差不多有6個人會被保研,不用參加考研就能順利地成為研究生;而剩餘的4個人努力一把,也有很大的可能通過考研的考驗;北大的保研率是近五成,中科大的保研率是近四成……



那麼,在名校如此高的保研率下,在高考時以650+的分數考入名校的本科生,被保研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就算沒有被推免名校學霸,那麼以高考分數650+的學習能力,想要在考研中大放光彩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考研中,二三本的大學生想要通過考研考入心儀的985大學,難度要比學困生通過高考考入985大學要小太多了。

你覺得高考650+難呢?還是考研400+難?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先說一下觀點:我個人認為高考650+難度要比考研400+難度大,理由如下:

1.從得分率來看

你可以把這當做一個簡單的數學題來分析,高考滿分750分的省份,考試650+,意味著你的得分率要保證在86.7%以上;考研滿分500分的專業,考試400+,意味著你的得分率要保證在80%以上。兩者對比一下,哪個難度更高,顯而易見!

2.從競爭程度來看

我國近年來參加高考達到了近千萬,2018年參加高考考生975萬,具體到每個省來說,考生少的省份如上海市5萬考生,多的省份如河南省98.38萬考生,在如此多考生競爭下,拿到650分以上的成績比例非常低。比如2018年河南近百萬考生,考到650+的也僅僅2695人,比例大概能近似到千分之三。而考研政治和英語基本上是標配,類似於高考的語文英語,但剩下兩門專業課,所考的不盡相同,你拿到高分的競爭對象要少的多。

2018年各省份高考報考人數

2018年各省份高考650+人數統計


3.從考試範圍來看

高考涉及到六門學科,語數英+文綜或者理綜,而考研只有四門學科,一般都是英語+政治+兩門專業課,從考試的範圍來看,明顯高考所需要準備的內容更多。

4.從備考時間來看

高考絕大多數人需要認認真真準備三年的時間,而考研絕大多數人只需要準備一年的時間,甚至更短。

5.參加的對象來看

從參加高考的對象來看,基本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尖子生通過自主招生的渠道進入高校,更多的高手需要通過高考來一決勝負。而考研的情況就不同了,大量的尖子生直接走的保研通道,根本不用去參加統考,統考的學生競爭對手要下降一個層次。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見,歡迎各位朋友分享自己的觀點與瞭解。


學習源動力


絕對是高考,理由是高考考650+以上的人,你會發現有些題根本不是上課或者書上能夠講到的,也就是那些壓軸題,能夠拿到分,經歷過高考與考研你就知道了,考研不管是咋樣,說實話沒有絕對能過拉開差距的難題,而且就算是專業課,也不會有理科這樣困難,我們省650+輕鬆上華東五校,我是以我那年高考來的,而且這部分絕對能力要強於考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