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臺酒業第五次“易主”:緊急賣殼盛達集團,內部稱5月完成交接

皇台酒业第五次“易主”:紧急卖壳盛达集团,内部称5月完成交接

本報實習記者 姚露 記者 金曉巖 北京報道

從被舉牌到換實控人再到高管翻新,在被暫停上市前夕,*ST皇臺僅用了短短5天時間進行了大換血。現如今,公司控股股東以及二股東表決權委託事宜正在逐步完成,程序上皇臺賣殼已成既定事實。

4月中旬,《華夏時報》記者獨家獲悉,皇臺內部交接將在5月完成,新股東盛達高管將接盤。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不禁感嘆,現在再去追究到底它為何被證監局立案調查,是否還會繼續做主業白酒業務已經不重要了,畢竟,皇臺已經變天了。

盛達5月或將完成接盤

上市第19年,皇臺酒業迎來了自己的第五任主人——盛達礦業。

4月12日晚間,*ST皇臺發佈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股東北京皇臺商貿有限公司與盛達集團於4月12日已完成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盛達集團在上市公司中擁有受委託的表決權的股份數量為24667908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3.90%。

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盛達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西部資產合計控制上市公司35,295,991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90%。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盛達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趙滿堂。

《華夏時報》記者致電皇臺總經辦,對方表示內部人員正在有盛達方面的人接替當中,預計5月能完成交接開啟正常工作。

梳理公司財報可以瞭解到,在盛達集團之前,上市的皇臺酒業曾四度易主。

在2000年8月,皇臺酒業登陸深交所,公司控股股東為甘肅皇臺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變更為甘肅皇臺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人代表為張景發。

此後在2001年11月,皇臺酒業控股股東變更為北京皇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為前控股股東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1月17日,皇臺酒業控股股東轉交至二股東為北京鼎泰亨通有限公司,兩任控股股東更換期間,皇臺酒業業績先後兩次戴帽:在2002年、2003年連續虧損1190萬元和1.16億元;2007年、2008年連續虧損5083萬元和5881萬元。

第三次是在2010年,皇臺酒業控股股東變更為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盧鴻毅成為皇臺酒業實際控制人。隨後皇臺酒業因2013年和2014年連續虧損2930萬元和3929萬元,第三次戴帽。隨後在2015年4月,皇臺酒業控股股東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被轉讓給新疆潤信通公司,後者變更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

2016年,皇臺酒業控股股東曾籌劃股權轉讓,但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而被迫暫停。與此同時,皇臺酒業迎來了第四次戴帽。公司在2016年與2017年連續虧損1.26億元與1.88億元。

投機還是賣殼上岸?

根據皇臺酒業4月11日晚間發佈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公告顯示,虧損8675.28萬元,若審計結果沒有意外,皇臺被暫停上市已成既定事實。

另一邊,在取得皇臺酒業實控權後盛達集團仍在積極獲取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厚豐的表決權。根據皇臺酒業4月16日晚間公告顯示,經向公司控股股東盛達集團及第二大股東上海厚豐核實,上海厚豐與北京皇臺正在籌劃表決權委託事項,具體事項尚在洽談過程中。

分析人士表示,一旦盛達集團拿到上海厚豐的表決權,皇臺“賣殼”計劃也就宣告完成。

“如果說一個礦業公司是出於產業原因接盤一個肯定暫停交易而且一直重組不成的上市公司是理性決策,應該沒人會信。”該分析人士認為,盛達集團的接盤存在一定的投機性,當前皇臺暫停上市是必然的,接盤成本最低,撐過一年再恢復上市,潛在收益很可觀。

另一邊,僅用5天就全盤托出的皇臺,似乎止損心情特別急切。不少投資人猜測這份急迫的背後是不是另有隱情。

但從表面看,除了一籮筐懸而未決的重組項目,皇臺酒業甚至還揹著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案底,加上連年虧損公司內部又是如何外人更無從得知。

但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表示:“參照目前的發展態勢,皇臺是通過賣殼來解決來解決歷史遺留的司法糾紛,安撫原有股東各方的利益,應該說這也是目前皇臺所能做的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同時他也認為,由於皇臺近幾年白酒品牌與市場急劇萎縮,重啟難度較大,不排除藉此機會重新梳理白酒板塊業務,依附在盛達旗下發展,藉助盛達的資金實力重新發展。

不得不承認,曾經的皇臺也輝煌過。據皇臺實業集團原董事長、總經理張力黨2000年發表在甘肅日報的文章回顧,當時由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輕工總會等7部門,在全國4萬多個釀酒企業報名參加國際酒類評獎的128戶大中型釀酒企業中,篩選了68戶企業的86種產品參加評選。皇臺酒廠正是其中之一。最終,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皇臺、孔府家、青島啤酒、紹興黃酒8家企業獲得特別金獎。其實,能夠代表“中國酒”參評,也說明了皇臺酒業彼時的實力。

但是,作為一個區域酒企,皇臺還是在西北市場擁有一定的銷售基礎,但是在目前中國白酒品牌化加劇,名酒持續擠壓的環境下,皇臺的商譽、品牌、生產、產品、組織等近幾年的內耗,嚴重受損,短期內獲得較大的發展還是困難較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