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評審會現場


2019年4月15——17日,由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呂軍帶隊,中國民協顧問、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劉鐵梁,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導劉曄原,解放軍某部政治部文工團原副團長兼創作室主任、國家一級編導餘大鳴,中國民協理論研究處副處長孔宏圖,中國民協顧問、河北省民協主席鄭一民等組成的專家考察組,對我省井陘縣申報的“中國廟會文化之鄉”、“中國廟會文化研究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和評審。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考察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梁江村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考察蒼巖山廟會專家與香客交談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考察中國傳統村落、陶瓷水鎮——南橫口


4月16日,考察組一行先後考察了蒼巖山廟會,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梁江,中國傳統村落——南橫口等地,觀摩井陘拉花、花臉社火、晉劇等民俗活動,每到一地與當地百姓、專家進行交流、座談。17日上午召開了“中國廟會文化之鄉”、“中國廟會文化研究基地”評審會,井陘縣委書記劉玉渭和井陘縣副縣長趙然分別致辭和介紹井陘廟會文化資源及申報工作。專家們結合考察情況,就井陘廟會文化進一步發展、打造全國廟會文化之鄉提出寶貴建議。

井陘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是石家莊市唯一純山區縣,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井陘是聯合國地名專家組首批命名的千年古縣,是全國先進文化縣,全國首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區”。縣內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5個,中國傳統村落44個,井陘歷史文化資源極其豐厚,其中傳統廟會文化豐富多彩,獨具地方特色,被稱為“中國廟會文化大觀園”。井陘廟會全年有大小四百多場,其主要特點一是廟會文化極其豐富,且保存完好;二是井陘廟會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資源;三是井陘廟會具有全民性、原生態與地域性。

井陘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廟會文化的發掘、保護、整理和開發工作。迄今已連續舉辦四屆春節廟會民俗文化節,二十五屆井陘民間藝術大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編撰出版《河北傳統村落圖典》(井陘上下卷)、《井陘傳統村落》(叢書,共十輯),編撰出版《井陘飲食文化》、《井陘文化論壇》等多部與廟會文化有關的歷史文化專著。廟會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成績顯著。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 呂軍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中國民協顧問、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 劉鐵梁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中國民協顧問、河北省民協主席 鄭一民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導 劉曄原


井陘申報“中國廟會文化之鄉”,引中國民協眾專家前來考察評審

河北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博導 謝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