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

農村裡的逍遙


這裡給你推薦個旅遊指南:

月收入高於10萬,可以選擇環球旅遊,

月收入3萬~5萬,可考慮低端歐洲遊,

月收入1萬到2萬,選擇東南亞遊,

月收入低於1萬,可選擇國內遊,

月收入低於5千,選擇省內遊,

月收入3千,選擇同城郊遊,

月收入低於2千,請選擇花生油,

月收入低於1千,請選擇地溝油,

月收入低於五百,在家裡夢遊!

所以說,完全取決於十畝地的月收入是多少



家東北味道


最近總看到有關農村人出去旅遊的話題,有的問題問得著實奇怪。哪有人不願出去玩的呢,只是考慮家中的實際情況,又大都猶豫了吧。

我也有親戚在農村,有時聊天說到出去玩,有位嫂嫂說其實自己也很想出去看看,但又不知道怎麼去。確實,她們當中很多人都很少單獨出遠門,即使出去也是有自己的老公帶著,而且還要看自己的老公有沒有時間。我跟她講,那我下回出去的時候把你也帶上吧。她高興地答應了,然後說出去的天數不能長,只能是一兩天,因為家裡還有十多隻雞鴨,怕到時沒人管都要跑到別人家去了。

後來終於遇到一個她與我都有空的時間,然後帶她們夫婦兩人去了一個附近的城市來個二日遊,家裡就留了一個少年看家。一路上她暈車暈得難受,在第一天的晚上,又掛念著自己家裡的那些雞鴨,打電話反覆交代少年把雞鴨趕進籠,點清只數,第二天返程的時候就特別的歸心似箭了。其實除去這些,在景區遊玩的時候,她還是挺開心的,她覺得怎麼著也是出來玩了一趟。

其實,一個對家有太多牽掛的人,是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出去玩的。以前孩子小要照顧,農忙的時候更沒法出去,即使田裡沒事,自己種的菜地,還有養的雞鴨都要人打理,這些都是事呀,所以,即使再有旅遊的慾望,也都會把慾望強壓下去,畢竟現實的生活就擺在眼前。



墨末墨爾


你提的問題是:農民僅憑十畝地的收入,到那旅遊合適?現在我回答你,我地區主打作物大玉米,去了種子·化肥,農藥·機耕費,澆地電費等,(這還得說是自家分的地)(自已的人不費不算錢)每畝淨剩八百元左右,十畝地淨剩八千多元,再加上國家給種地補貼=千多元(每畝補貼=百多元,因為每年給的補貼補的不一樣,所以沒有確切數字)這樣這家的農業收入就在一萬一千元左右,如果這家3口人,人均農業收入三千三百元左在。還沒有一位教師一月工資多,你說他拿什麼去旅遊,我說他旅遊最好的去處是:從房前走到房後。


牛倌17



旅遊是一種態度;旅遊是一種改變;旅遊是一種心情;旅遊是一種解脫;旅遊是一種放飛;旅遊是一種自然;旅遊是一種隨性;旅遊是一種放鬆;旅遊是一秒自由;旅遊是一種寄託;旅遊是一種生活;旅遊是一種希望;旅遊是一種夢想;旅遊是一種突破;旅遊是一種禪意。旅遊不一定到那一個地方,只要你有相象力,也可以神遊、夢遊、意遊。
看景不如聽景,相見不如懷念,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當年南非總統曼德拉,坐了十九年牢,他是怎麼過來的,沒有夢想,沒有神遊的一顆自由的心,他也活不了多久,他更當不上總統。他的牢房裡有一片潮溼地長出了一塊苔蘚,他就把它當成森林,當成城市,靠著這種神遊獲得了心的自由和禪意。人生就是旅途,活著就是旅遊,如果你心中有風景,到處可以旅遊。


空谷幽蘭666666666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算個賬

假如這10畝地,全部種玉米,玉米地畝產在800-1200斤左右,取1000斤/畝

10畝*1000斤/畝=10000斤=5000公斤

按照當下玉米收購價:1.8元/公斤

合計收入:5000公斤*1.8元/公斤=9000元

固定成本:種子70元/畝,化肥200元/畝,除草打藥25元/畝

可能成本:間苗收割到家和車工共260元,滅茬30元(暫且不算)

合計成本:(70+200+25)元/畝*10畝=2950元

農民收入=9000元-2950元=6050元

如果沒有其他的收入,那麼出去旅遊只能想想了!

當然,這個是種農作物。

如果,你這10畝地種的是經濟作物,那麼收入完全不同

假如這10畝地,全部是正常掛果的成年蘋果樹

蘋果畝產在7500斤左右

蘋果產量:10畝*7500斤/畝=75000斤,其中商品果60000斤,落地果15000斤

商品果1.5元/斤,落地果0.7元/斤

合計收入:60000斤*1.5元/斤+15000斤*0.7元/斤=100500元

固定成本:

農藥:10畝果園噴施農藥7次,每次買藥42元,總共花了420元

化肥:果樹專用肥40袋,每袋100元,共4000元

人工:僱人施肥,人工費700元,僱20個人套袋,人工費總計1740元,蘋果成熟後叫人脫袋花了1000元,摘果支出1650元。

果袋:買果袋30萬隻,支出4500元合起來

10畝果園今年總投入14010元

合計收入:100500元-14010元=86490元

可以在閒時,可以選擇價格在2000元-5000元的旅遊產品出去玩一趟!!!

綜上所述:10畝地的收入去旅遊,關鍵在於你在這十畝地裡種什麼?

如果你有條件,投資大棚蔬菜瓜果,我相信收入比果木更高!

收入高了:除了廣寒宮,那還不是隨你挑!!!


阿珂愛跳舞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到那裡旅遊最合適。

當小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先是,淒涼的一笑,為什麼這麼說呢?沒大家見笑,十畝地的收入本身除去高物價成本,低價位收入加天氣的不確定因素,能剩幾何呢?

旅遊,就是向外撒錢的生意,這是富人享受的專利,而農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前一陣子,老伴對我說,我聽人家去西安送孩子上大學的某某人回來說,西安那個城市很好,那裡的小吃一條街上全是買好吃的東西,別還說,西安的羊肉泡饃好吃的很裡,我們要是能去西安轉轉多好呀。

當老伴說到我們去轉轉多好呀時,我掉過臉去偷偷的擦掉了傷心的淚水。

是阿,愛妻陪伴了我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四十多年,辛辛苦苦把幾個孩子拉扯大,今天滿是皺紋的臉上以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而提出的這個要求並不過份,但是我無法給她圓這個夢,我是一個不合格的丈夫阿。

不經意的一個舉動被愛妻發現了,她用她那善良的,包容的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動聽的語言對我說:孩子他爹,我只是和你開個玩笑,再說我們都六七十的人了,那有那份閒心。聽說在那住一晚上都要花一百多塊錢裡。

當聽到愛妻的這些寬慰的語言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流出了我的眼角,孩她娘,你跟著我受苦了。……。

這就是農民,旅遊在他們的字典中是不存在的,而錢在他們心中看的很重很重,在他們的心中,從來不想自己的得失,而是想著兒女們的生活過的行與不行,有了這樣的老人,才出現“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個詞。

所以說阿,老農民旅遊,難那。


手機用戶69369550450


農民有十畝地去哪裡旅遊呢



在南方每年可以種兩次莊稼每畝地去了種子化肥,農藥,人工,每畝地種糧食可以盡剩500元

在北方只能種一茬莊稼,每畝地去了開銷還剩300元

如果種莊稼這個收入去了年開銷還想旅遊



最遠的旅遊地點只能是鄰村的集貿市場

如果種果樹,趕上年景好的話十畝地可以出兩三萬元,再供上兩個學生,還是隻能去林存的農貿市場旅遊

如果是十畝地的大棚種植蔬菜西瓜,櫻桃草莓等,按今年的農作物價格可以剩五至六萬元,因為大鵬的成本也貴,人工也貴。

這樣的收入可以奢侈一回去趟縣城旅遊一趟,當天還必須回來,大棚需要人看護。

農民朋友現在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是真正的享受這種休閒旅遊的能力還是不夠。


默默聽泉z


關於這個話題大家說了這麼多,作為農村人,每天守望著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出去,看看海,爬爬山,或者體會一下城市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然而種十畝地,如果只種糧食作物,十畝地的一年收益,如果是自己家的責任田,一年也就一萬元左右,如果真要去大的旅遊景點去旅遊,還真有點捨不得,必竟粒粒皆辛苦。真想去旅遊,我建意不防去附近的農業旅遊區,現在國家提倡農村發展旅遊,看看別人的發展模式,學習別人的經驗,回家複製別人的模式,改變自已傳統的種植模式,提高種地效益,朋友們不應該去看看嗎!


再意13054977489


去洗洗睡吧,然後做個夢,在夢境中裡面去旅遊簡稱夢遊。可以開上自己的私人飛機,從魯西南直飛三亞看看那裡一年四季會不會下雪,然後從三亞直飛南極看看那裡有沒有企鵝,最後直接睡醒,為啥?人窮連做夢都不敢空想的太瘋狂。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

同樣是農民你為何如此優秀

我是農村小小李,我來自魯西南農村,我也有十畝地,不是我認為去哪裡旅遊合適,而是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去旅遊。我並不是自慚形穢,我身邊像我一樣人到中年,一年四季最多去過鎮裡面的農村人十之八九大有人在。去旅遊,請原諒我,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農村十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錢?

從我所在的山東魯西南農村來說說在農村依靠十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錢?小小李上週剛剛賣了去年收穫的玉米,玉米是帶顆粒賣的出售價格是0.74每斤,十畝地畝產大約是12000斤收入是8880元。每畝地的平均收入是880元。

880元這個數字足夠吉利,當你把所有的種植成本全部算清楚以後,這數字足夠讓你哭泣。從玉米的犁地、買玉米種種子、機器播種、從出苗直到收穫最少會打四次農藥、然後在算上澆地施肥、機器收割玉米以及秸稈還田,這所有的種植成本總計核算在一起至少會有450到500元的種植成本,這些都是可以計算的,都是有記賬記錄的,也就是一畝地玉米種植的純收入大約是380元,十畝地也就是3880元。

一年種植一季玉米、一季小麥、一年十畝地的糧食純收入也就是8000元上下。這10畝8000元的收入是不計算從開始種植到收穫的人工成本的,就是說我在地裡面從事的所有農業勞動是不計算時間成本的,這個是沒有辦法計算的,在算下來除了流淚也就是關上門自己哭去把。

農村有多少人旅遊?

在農村是很少有人去旅遊的,除了一些新婚燕爾的夫妻回去一些周邊不遠的地區去玩耍一下,一般也就是當地就來回的自駕遊,很少有一去幾天不回來的。像我這樣人到中年的自然不用多說,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的重擔都在自己身上,一天到晚沒有白天黑夜的就是幹活,首先是

不捨得花那個錢去,再者是也沒有那個時間,更加不會拿著錢不幹活去旅遊,所以說即便是有人免費請我旅遊,我也不會去的,第一耽誤掙錢,第二工廠沒活了還得看看地裡,再不然躺著休息一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上了年齡的自然不必說,儘管也有一些子女在外有本事的,想帶著老人去四周看看,但是村裡老人幾乎沒有多少去的,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一把年紀了,到哪,舟車勞頓的還不如在村子裡面四處轉轉,到了知天命的年齡看哪裡都不如自己的農村老家了把。

村子裡也有一些有錢人,他們似乎並不熱衷與旅遊。創業時候的艱苦以及年少時候生活的辛苦讓他們觀念裡對於金錢的消費觀念都看的比較重,相對於外出旅遊,在他們的消費理念應該是排在末尾甚至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儘管他們也有錢。

小小李不知道題主這十畝地種植的是什麼?更不敢冒然揣測題主的種地收入。小小李只是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農民去哪裡旅遊合適這個問題的實質。城市人不是都喜歡來農村旅遊嗎?我們在圍城裡面不是那也不去更好嗎?

小李哪天有錢了,也真的想去四處走走,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去看看,給小小李一個希望,我需要你的一個關注,謝謝你的點贊評論轉發。


農村小小李


海波房車旅行在路上第405天,2018年三月從蘇州出發,計劃走遍中國,目前已走過浙江、安徽、河南、山東、山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海南等21個省,行駛路程五萬公里……最近由於要陪孩子中考,需放下腳步。在五月底可以再次出發。屆時還需用半年時間來遊覽廣西、貴州、雲南、西藏、四川五省。美麗的風景在路上,大家可以在各大平臺搜到我每天看到的美景與發生的故事,(在各大平臺搜索《海波在路上》)。希望有夢想旅行的人不要等,像我一樣,即刻出發,讓那些認識你的朋友知道,這個世界我真的來過……

海波原來就是一個,地地道道東北農民,咱們來回答一下問題,農民靠十畝地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

第一:上千年曆史中農民最底層大眾人群,也是最苦最累的人……

第二:按照正常的中國農田收入評估,十畝地收入那你是的貧困戶?我06年種田一百畝水稻,實際收入只是溫飽問題,無奈放棄了農村,進城做農民工……

只靠著十畝地收入,那你需要靠政府救急,去旅行的事兒難了?給你一個建議,用賣掉十畝地的錢💰買一輛自行車🚲和智能手機,帶著家當離開農村,隨著季節的變化騎行遊遍中國,一路上拍風景,做直播賺點錢給你走遍世界打基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可以遊遍地球,農民大哥你厲害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