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太符觀


汾陽太符觀


太符觀山門正面

汾陽作為古汾州府所在地,確實也有許多的人文古蹟傳承於世,太符觀就是其中之一。太符觀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區東北15公里上廟村,始建年代不詳,金承安五年(1200)在觀內創建醮壇,明、清時期屢有修葺。現存建築昊天玉皇上帝殿為金代原構,餘皆明代所建。道教廟宇,規模宏大,佈局疏朗,場面開闊。太符觀坐北朝南,佔地面積8875平方米。兩進院落,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牌樓山門、昊天玉皇上帝之殿。上帝之殿前方左右,東設后土聖母殿,西設五嶽殿,在後土聖母殿、五嶽殿南側各設有窯洞十孔。


汾陽太符觀

太符觀山門和文保碑

汾陽太符觀


短牆上的三彩琉璃團龍

山門(明),面闊三間,兩側八字影壁。也可以將其看成是一個變了形的五樓六柱的牌坊,中高側低錯落有致,只不過是立柱變成了短牆,中間變成了三座板門,兩旁則變成了向內斜的八字影壁牆。中部的兩短牆上鑲嵌三彩琉璃團龍,盤曲臃腫,勁健有力。正中大板門樓簷下有四攢三翹七踩斗拱,而兩側門樓簷下各三攢二翹五踩斗拱,壯麗不凡。


汾陽太符觀

正中簷下三翹七踩斗拱四攢

汾陽太符觀


旁門簷下二翹五踩斗拱三攢

汾陽太符觀

昊天玉皇上帝之殿

汾陽太符觀


正殿側面

昊天玉皇上帝之殿(金),位於觀內最北端的高臺之上也是正殿,殿前設月臺。大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單簷歇山頂,側角升起明顯。明間施板門,各扇各釘五排金爪形門釘,每溜十個,兩次間置直欞窗。正面簷下柱頭斗拱為雙抄五鋪作計心造,補間鋪作每間一朵,同樣也是五鋪作計心造。兩側山簷下只有前、後槽設補間鋪作,大殿後簷無補間鋪作。從大殿簷下斗拱鋪作來看,用料碩大而古樸,而且特點是所有的鋪作裡沒有出現昂,出跳均為華拱,這種形式還比較少見。這就使得簷下與柱高的距離之比加大,出簷更加深遠,外觀雄渾,富於美感。大殿內部徹上露明造,樑架結構為,四緣栿對前乳栿通簷用三柱。殿內神臺上設竹木神龕,龕內正中奉昊天玉皇大帝,左右侍女、天官等像共7尊,塑像神態各異,侍女像非常生動,為明代塑造。殿內山牆及後壁為清代繪道教壁畫共93平方米,三壁滿布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元圖”壁畫,每組畫旁列有榜題。


汾陽太符觀


左側鐵獅子

汾陽太符觀


右側鐵獅子

汾陽太符觀


昊天之殿匾額

汾陽太符觀


簷下鋪作

汾陽太符觀


這是鑲嵌在牆壁上的萬曆三十四年的一塊公德碑

汾陽太符觀

兩次間置直欞窗

汾陽太符觀


轉角鋪作粗狂豪放

汾陽太符觀


簷下斗拱,舉高比例很大

汾陽太符觀


粗壯碩大的簷下斗拱

汾陽太符觀


大殿內塑像介紹

汾陽太符觀


大殿內壁畫的現狀介紹1

汾陽太符觀


大殿內壁畫的現狀介紹2

汾陽太符觀


大殿門墩石

汾陽太符觀


大殿舉折高大出簷深遠

東、西配殿(明),建築結構基本相同,看細節好像西配殿要早於東配殿,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柱頭卷殺圓潤,柱間施闌額上置普拍枋,闌額與普拍枋均出頭。簷下斗拱為雙下昂五鋪作,耍頭為劄牽出頭,補間鋪作用真昂,昂尾挑斡下平槫。西配殿為五嶽殿,內塑五嶽四瀆及侍臣像,兩山掛五嶽出巡、降安懸塑;東配殿,為厚土聖母殿,塑各種聖母像及侍臣、侍女像,後壁繪壁畫,表現聖母燕樂場景,兩山掛聖母雲遊天界,眾神俯瞰人間懸塑。


汾陽太符觀


西配殿全貌

汾陽太符觀


西配殿簷下斗拱,柱頭卷殺圓潤,雀替簡練,所以西配殿要早於東配殿

汾陽太符觀


西配殿壁畫簡介

汾陽太符觀


懸山側面

汾陽太符觀


正中間的鋪作

汾陽太符觀

西配殿柱頭鋪作裡外轉

汾陽太符觀


西配殿補間鋪作裡外轉用真昂

汾陽太符觀


東配殿全貌

汾陽太符觀


東配殿簷下斗拱,柱頭卷殺直接砍成斜面,雀替雕刻複雜,這些與西配殿是有區別的

汾陽太符觀


東配殿簷下斗拱

汾陽太符觀

東配殿內的神像與神龕

汾陽太符觀


壁畫

這三座殿宇目前內部都在進行修繕,主要是針對懸塑、壁畫和塑像。內部搭有腳手架,施工現場禁止拍照。這些大量的壁畫、泥塑、懸塑,包含了豐富的道教內容,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美術作品。太符觀作為道教做法祀神的場所,雖經滄桑,仍保存這麼多的文物,實為珍貴。是山西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山西眾多的宗教建築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汾陽太符觀


東配殿內正在修繕中的壁畫

汾陽太符觀


東配殿內臨時移開的神龕

汾陽太符觀


靠南側的十幾間窯洞內部神龕之一

另外,觀內還保存有外地遷來的隋代造像碑3塊、唐碑、唐幢各一通。觀內還保存有金碑1通、明碑5通、清代及民國碑3通。


汾陽太符觀


這是東配殿的一塊修繕功德碑

汾陽太符觀


東配殿廊下的一塊唐碑

汾陽太符觀


唐代石經幢

汾陽太符觀


石幢細部

汾陽太符觀

觀裡保存的碑碣

汾陽太符觀


太符觀文保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