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被媽祖託夢的郭臺銘,其實臺灣人更感謝的企業家是他

不只有被媽祖託夢的郭臺銘,其實臺灣人更感謝的企業家是他

文 / 華商韜略 遲玉德 伊然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已宣佈參加選舉。

正式宣佈之前,他還哽咽地表示,是媽祖託夢,要他一定要出來為臺灣做事。儘管不知道媽祖是如何循循善誘勸導這位大佬挺身而出,但郭臺銘的決心顯然已定。

前些年,擁有百萬員工的郭臺銘刷新一個記錄——成為全球僱傭人數最多的老闆,並甩過一句話:“每天管理100萬員工,頭痛得要死。”

現在看,郭臺銘的目標遠遠不是管理百萬人,而是能為千萬人做貢獻,他有一個學習和尊重的榜樣,也是千萬臺灣人更為感謝和推崇的企業家。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國臺辦收到了一筆來自臺灣地區的1億元捐款,這是當時最大的一筆捐款。捐款的人,是臺灣台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

捐款5個月之後,在美國視察的王永慶因心肺衰竭去世,享年92歲。

王永慶是臺灣家喻戶曉的企業家,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

他出身寒門,15歲獨闖天下,兢兢業業地幹了77年,臺塑集團的全球總產值已佔臺灣GNP(國民生產總值,非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8%。

王永慶雖然取得了商業成功,但他並沒有選擇過那種世人想象的富豪生活,而是繼續保持克勤克儉的人生態度。在作息上,王永慶每天10點睡覺,2點半起床,每週工作100多個小時,幾十年如一日。

王永慶常說,一勤天下無難事。他強調,臺灣是一個沒有什麼家底兒的經濟體,再不玩命工作,靠什麼在世界上立足?

除了勤勉之外,王永慶還保持著節儉的作風,甚至到了“摳門”的程度。“從事企業先要有節儉的精神,這便是根。經營管理講究成本,不節儉物料就會浪費,當主管的要有這種認識,才會提高警覺。”

王永慶雖然在工作和生活上錙銖必較,但做起公益慈善來卻極為慷慨,包括設立項目和直接捐款。

長庚醫院是王永慶設立的最重要的公益項目。

“長庚”是王永慶父親的名字,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去世比較早,彼時他也還並未發家。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灣,醫療資源非常缺乏,病人要想住院十分困難。當時的統計數據顯示,1000多萬人口的臺灣,僅有3000張病床。

王永慶父親病重後,沒有床位,也是隻能在醫院走廊中支了一張床,甚至因為病痛難忍不停尋短見。

王永慶抱緊父親,聽著父親呻吟、哀嚎數日而亡。王永慶那時即立下誓言,一定要改變臺灣的醫療環境,建立一個能讓窮人看得起病、條件也說得過去的醫療體系。

1976年12月,王永慶在臺北建立了第一家長庚醫院。

不只有被媽祖託夢的郭臺銘,其實臺灣人更感謝的企業家是他

設立醫院的資金為公益資金,不對外分紅,收益只能在財團內部滾動投資。長庚醫院的宗旨是讓普通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而不用像他父親當年那樣因病致貧,甚至鬧到尋短見。

目前在臺灣,長庚醫院已經是最大的醫療體系,擁有7家連鎖醫院,病床數超過1萬張,健保收入超過臺灣健保總支出的10%。在其成立之前,臺灣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比重為8:2,如今這一比例則變成了2:8。

在大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歷經20年努力,終於在2014年投入運營,該醫院是清華大學目前所擁有的最大醫院。

更值得關注的是,王永慶旗下的臺塑集團雖然在清華長庚投入逾10億元,卻未佔有任何股份,鉅額投資換來的僅是“長庚”品牌在大陸醫療資源最密集的北京醫療市場亮相。

1986年,王永慶還積極推動臺灣的“器官捐獻”文化。

王永慶為器官捐獻者的家屬提供10萬元新臺幣的“喪葬補助費”,他自己則第一個在“眼角膜捐獻同意書”上簽字,以身示範。

除了醫療事業之外,王永慶還特別重視教育事業。在臺灣,他捐建了兩所高校,一所是前文提到的主要為臺塑培養人才的明志工業專科學校,另一所則是為長庚醫院培養人才的長庚護專。

在大陸,王永慶和弟弟王永在於2004年啟動了一項“捐建1萬所希望小學”的宏偉計劃,這些小學被統一命名為“明德小學”。

到2014年年底,王氏兄弟已為該計劃累計捐贈超過21億元人民幣,建成了4244所明德小學,培育了超過250萬貧困地區的小學生。

捐款方面,王永慶自己是不算賬、也不宣傳的,但有統計稱,他一生為慈善事業總共捐贈了超過155億元新臺幣,是臺灣歷史上捐款行善最多的企業家。”

王永慶經常教育子女,“有錢不去做公益,是一種罪過。”

王永慶在奔波和操勞中走完了一生,在77年的奮鬥中,他不但創立了一個企業王國,而且將賺到的財富回饋兩岸人民。

對於他的一生,今日被媽祖託夢的郭臺銘曾評價,“王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臺灣工業之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郭臺銘能不能做出更多的貢獻,還請拭目以待了。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