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阿拉伯史系列/週四更新/竹鼠(撰文)|

書接上文。( )

哈倫的父親,也就是阿巴斯王朝的第三位哈里發馬赫迪曾經給自己的兒子找了一個“太子太師”來教導哈倫,這個人呢他的名字叫做葉哈雅。

他身為太子的師傅,理所應當的在馬赫迪還在位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有地位的公眾人物,而在馬赫迪死之後,那就更不用說啦——我們的哈倫哈里發對於他的這位師傅,這位“第二父親”可謂是尊敬到了極點,甚至於前所未有的授予了他一個新的官職:維齊爾(大臣)。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圖為後來分裂出來的諸多小王朝之一的“阿尤布王朝”,其領導者的頭銜就是“維齊爾”

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其實都可以聯想了,就歷史來看,無論古今中外,但凡擁有極大的權利,極高的社會地位的這波人,基本上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

雖然在史書上我們找不到關於葉哈雅先生的生活做派,但是我們卻可以明明白白的從他的兩個兒子的行為中推斷出來他們這一家子的奢華生活:公元805年葉哈雅去世之後,留下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法德勒,一個叫哲耳法爾。這倆小子憑藉著自己父親的餘威,開始在朝廷中廣佈自己的爪牙,到了後來,他們倆人實際上就已經控制了阿巴斯帝國的朝政,堪比是曹孟德和曹孟德的本體分身版本。

不僅如此,他們在生活作風上也很成問題,那句話咋說來著?這人吶他一有了錢,他就開始作:這倆人和他們的一些親戚,附庸,專門在巴格達的東面給自己劃了一片肥沃又美麗的土地,建造自己的公館,這些公館建造的那是相當的奢華,放在咱們中國歷史裡類比,那基本就是按照大明宮這個規制修建的,什麼珍珠寶玉什麼古玩字畫,塞!都往裡塞!咱們有錢咱怕啥啊?就這些房子(注意是這些,他們可不止修建了一座別墅)究竟豪華到什麼程度,這麼說可能比較籠統,舉個具體的例子吧。後來這些房子被麥蒙哈里發給沒收了,改也沒改動也沒動,直接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哈里發宮”。

即使直接從臣宅變成行宮,這些房子的精美程度,奢華程度,無論從啥角度來看,那都是一點兒違和感都沒有的。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今日的巴格達市區

除此之外,這些豪宅裡還堆滿了其他人送給他們的金銀財寶。有多少錢財呢?多到這倆兄弟真實做到了那句話所說的:視金錢如糞土。錢都不叫錢了,那只是一種工具,用來招攬人心人才的工具。這倆人已經覺得自己的錢可以賞賜給普天下的人才了,於是乎變得十分的慷慨。

直到現在阿拉伯還有一句諺語,形容一個人很慷慨,最高的形容詞就是:“你就跟哲耳法爾一樣的慷慨啊”。

俗話說“一天不容二日,一國不容二主”,咱們上一回剛說完哈倫哈里發他是一個帶領阿拔斯王朝走向興盛的男人,這樣的人,他怎麼能夠容忍這倆兄弟在他身邊作威作福,不把他當回事兒呢?之前沒動你們,那是因為你們的爹,我的老恩師尚且還在人世,不看僧面看佛面,給你們面子。既然你們不識抬舉,那就沒有辦法了:哈倫就開始籌劃擺脫這兩兄弟的控制,拿回屬於自己的主導權。

要說這哈倫也真是個狠人,為啥呢?您聽聽他是怎麼用計策除掉這個家族的您就明白了:哈倫有個妹妹,長得貌美如花,又很受哈倫的寵愛。哈倫捨不得他妹妹嫁人,那意思就是你就別嫁人了,陪著我就行了。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女性一輩子不嫁人是一個不太光彩的事情,於是哈倫就藉此機會靈機一動,有那麼一天找到了哲耳法爾跟他說,說讓你和我的妹妹結婚你看咋樣啊?普天下都知道哈倫對自己的妹妹寵得不要不要的,這忽然說要下嫁給哲耳法爾,那小夥兒當然是樂壞了。但是下一句哈倫又加了一個條件,

說嫁給你可以,但是你記住你們只是名義上的夫妻,不能有夫妻之實。給您聽聽這是人話嗎?一個大小夥子一個大姑娘,都已經拜堂成親了,要不是有特殊原因,憑啥讓人家僅僅保持名義上的關係啊?

我個人猜測,這就是哈倫下了一個套兒——果然,在他們倆結婚之後的某一天,哈倫就偶然發現她的妹妹已經生下了一個男孩了,而且還偷偷的送走了,不讓哈倫發現。給哈倫氣的一佛昇天,二佛出竅,直接抓住哲耳法爾,一刀就給劈了,懸掛在一座橋上示眾。與此同時還連坐家人,把另一個法德勒還有他們的其他幾個兄弟乾脆一起扔進了監獄,一直給他們關死在了裡面。同時,查抄這個家族所有的家產,一共獲得了三千零六十七萬第納爾,這還不算不動產的價值。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阿拉伯銀幣

於是在哈倫施展的霹靂手段之下,這個原本名聲顯赫的家族立刻分崩離析,就此幾乎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哈倫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成就呢?您從這個事兒就能開出來啦,第一他有腦子,機靈;第二他心狠,自己的妹妹那都捨得出去,而作為君王來講,心狠其實算是一個優點;第三,他有執行力,做事果斷,條理清晰。這都是成為英明君王必要的因素。

剛剛奪回了帝國控制權的哈倫,還沒來得及慶祝自己的勝利,就又得知了一件令他心煩的事情——拜占庭帝國的第一位女皇,艾琳娜給哈倫送來了一封信,信中用非常禮貌的口吻表示瞭如下大概內容:不好意思,從今天開始不再給您送貢稅了,之前送的,也請您還回來吧!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拜占庭女皇的鑲嵌畫

打住,看到這兒我得跟您解釋一下為啥拜占庭的女皇會給哈倫送這樣的一封信。起因呢是在馬赫迪還活著的時候,他曾經帶著自己的倆兒子,也就是哈倫和他的哥哥哈迪,親征拜占庭。而那一次戰爭的起因呢,是因為拜占庭趁著阿拉伯人在進行朝代的更替,奪回了一些邊境上的土地,這就讓阿拉伯帝國的邊境線縮短了不少,馬赫迪自然是不能同意的。在那一次戰爭中,阿拉伯人的軍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公元782年的時候他們已經打到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底下了。隨後呢,拜占庭的攝政太后愛利尼就跟已經打到家門口的阿拉伯人簽訂了一個屈辱的城下之約,條約規定拜占庭每年給阿巴斯帝國送七萬到九萬第納爾的貢稅,阿拉伯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到了巴格達。

現在哈倫一看自己當年的手下敗將不僅要反悔不給錢,竟然還舔臉讓自己的把之前的錢給退回去,簡直氣得差點沒哭出來。立刻他就召集了軍隊,親自又一次去討伐拜占庭,同時給這位女皇回了一封同樣言辭文雅,禮貌有加的回信,信件內容如下:

奉仁慈的真主之名:

信士們的長官哈倫給羅馬人的狗伊琳娜,(給我聽好了你個狗東西)

不信道的母親所生之子,我確是看到你的來信了(連帶著你媽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而我的回答是要你用眼睛看的,而不是要你用耳朵聽的。(你有勇氣,給我等著!)

賽蘭。(再見。)

緊接著哈倫親自率領軍隊先行一步來到敘利亞附近的一座城市,他本人就在這裡紮下大營,領導戰事的進行。事實證明,拜占庭就是作死,你沒那兩把刷子就別跟人家裝大餅——在這場公元806年進行的戰役之中,阿拉伯人再一次橫掃小亞細亞的拜占庭領土,佔領了包括赫拉克利亞在內的很多重要城市。結果就是拜占庭人又一次不得不簽訂不平等條約(這純屬自找的),不僅要按照原數給阿拉伯人貢稅,哈倫還要求包括皇帝本人在內的所有皇室成員按人頭繳納一種侮辱性質的人頭稅給他。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赫拉克利亞要塞遺蹟

到了這個時候,阿巴斯帝國的勢力就可以說到達的頂峰了。因為這個和阿拉伯人戰鬥了一百多年的老對手可以說已經完全匍匐在了阿巴斯人的腳下,阿拉伯人的聲望瞬間到達了一個巔峰,就連西方的查理曼大帝也要派使者來和哈倫簽訂同盟,以共同對抗拜占庭帝國。

我們常說一個盛世的君王不光要有武功,還有要文治。

哈倫不僅僅是打敗了政治上的敵人,也把阿巴斯帝國的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截:著名的智慧宮運動從第二代哈里發曼蘇爾的時代起步,到了哈倫這個時代依舊被哈倫所倡導,他本人也對科學,哲學非常感興趣。同時,他在穩定了國內的局勢之後,慷慨的邀請各地的文化學者,科學家,藝術家來到首都巴格達生活,這就使得當時的阿巴斯首都巴格達成為了一座異常繁華的城市,兼具商業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地位,這都得益於哈倫的一手促進。

在他之後,他的兒子馬蒙(或者叫麥蒙)也是一位傑出的君主,他除了繼承了他父親的慷慨和好學之外,也曾經征討過拜占庭帝國。但是他所做的大部分善政幾乎都和哈倫差不多,咱們就不再一次展開細說了。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麥蒙哈里發(最左)

在此之後,經過了阿巴斯帝國的全盛時期,到了阿巴斯帝國的第八位君主,穆爾泰綏木的時候,阿巴斯帝國的政治突然出現了一個很怪異的現象:哈里發的世俗領袖的功能在逐漸減退,這或許是因為帝國的範圍過於廣大所導致的,那些割據地方的政治勢力開始對巴格達的政令陽奉陰違,而只是尊敬哈里發的宗教地位。對應的,哈里發把自己的宗教地位抓的越來越緊:在阿巴斯帝國後期,很多哈里發的名字都要加一個後綴,例如“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這類帶有明顯宗教色彩的尊號——而在前期,哈里發們是完全不需要如此多此一舉的。

與往常一樣,當中央權力開始衰落的時候,地方政權就要上臺了。在之後的時間裡,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只保持著名義上的統一,而各個省份地區都以已經各自為政,建立了很多小王朝。雖然他們沒有一個敢自稱哈里發,但是都被哈里發授予了“蘇丹”這樣的名號,成為了地方的實權統治者......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有哪些地方會率先脫離阿巴斯王朝的統治?失去了其他地區控制權的中央政府會不會想辦法重奪權力?

請看下回。

END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阿拉伯史 | 阿巴斯王朝的盛與衰

魯智深:最關心婦女的人成了佛

名妓從良後,嫁給了哪些“老實”人?

阿拉伯史番外 | 伊斯蘭教派知多少?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