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大火:別總說來日方長,這世上回首之間都是後會無期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巴黎聖母院大火:別總說來日方長,這世上回首之間都是後會無期

當時看來只覺得“怎麼可能?”巴黎聖母院就像一個永恆堅定的信念,怎麼可能說消失就消失呢?但在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6點50分,巴黎聖母院卻突遇嚴重大火。

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終究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

經歷4個多小時的搶救,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所幸聖母院中所有的藝術品都被保存了下來,大教堂的寶藏是完整的,但仍有部分在燃燒,著名玫瑰花窗被燒燬。

巴黎聖母院大火:別總說來日方長,這世上回首之間都是後會無期

隨後,總統馬克龍趕到現場並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我們將重建它,我們將召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明天就將啟動!” 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Kering集團掌舵者皮諾家族也承諾將捐出1億歐元用於重建聖母院。

可是重修聖母院預計需要8~10年時間,在此期間不會對外開放。而即使重建,那些經歷歲月洗禮的磚瓦木質,再也不如彼時了。

巴黎聖母院大火:別總說來日方長,這世上回首之間都是後會無期

“800年和一瞬間。”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會消失嗎?會的。

無論是那些愈久彌新的藝術瑰寶,那些我們執著不放的信念,那些我們以為還能再有的機會,還有那些陪伴在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 我們曾經以為所有堅不可摧的東西,終有一天都會消失。

邁開步子去追逐想要的一切,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這不是無所顧忌的浪漫,只是小心翼翼的守護。

1、別總說來日方長

這世上回首之間都是後會無期

記得曾經看過這麼一段話,大意是——

我們無法僅僅通過思考來了解與重塑自我,所以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我們需要通過可能性的想象和試驗,不斷的行動與評估,最終保留或拋棄一些可能。

而不要一開始就試圖找到完美的方案,巴不得看到自己多年後的樣子,如果真這樣,很多“我想要”恐都將變成後會無期!

我們以為,時間還多著呢,以後有的是機會去做,我們用這些藉口安慰著自己,然後心安理得的蹉跎著時光。

我們以為如今在身邊的人,會永遠陪在我們身邊。

我們以為大熱的技術永遠不會過時等玩夠了再來學習,我們以為轉行再等等吧等拿完年終獎、等有一天IT技術沒那麼多人了再來學,我們以為0基礎入門太難了先自學一段,但是忘記了時不待我......

“就只是覺得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快30歲了;突然有一天,看到爸爸媽媽頭髮都白了好多;突然有一天,發現外婆奶奶身體似乎越來越不好了;突然有一天,覺得自己還有好多事沒做……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很多事已來不及了!”

“我現在大三,轉了專業,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每一天都想掰成兩半去活,結果已經不重要了,就想熱烈豐盈的活著,身邊的人啊,你們慢些走。”

“珍惜當下,即便生活很不容易,但是這個世界上有些人連選擇的機會都失去了,多花時間在值得的重要的人和事上,餘生可貴。想做就去做,人生苦短,一點遺憾都不要留。”

所以別熬夜追劇打遊戲了,別叫外賣了,別回家就躺屍了,珍惜自己一直在“等待的”夢想,珍惜自己此時此刻在做的事情,以及此時此刻在我們身邊的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總想著等掙夠了錢,闖出一番天地,再孝敬父母,可是我們還有大把時間去奮鬥,但他們又有多少時間去等待呢?

喜歡的人就去追,“夢裡夢到的人,醒來記得去見他吧”!只怕所謂的來日方長,恐都將變成後會無期。

2、想做的事就趕緊去做

別讓等待成為終身的遺憾

之前比較火的王德順,一個79歲的老頭,赤膊上陣走北京T臺秀。

看《重返二十歲》的時候,我搜過他的簡歷,但是我對他的詳細瞭解,還是在我見到他之後。

他剛到北京,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差點流落街頭,十年堅持下來,他開始全國巡演話劇,去德國表演啞劇。

現在他的境遇可想而知,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你說命也好,運也好,就是有人想做一件事情就去做了,而不是停留在嘴上的說說而已。

當斷則斷,人生向前看,當你決定了一件事就去做吧,當你想學一樣東西的時候就去學!

巴黎聖母院大火:別總說來日方長,這世上回首之間都是後會無期

英國曆史學家柏林認為世界有兩種傳播模型,一種叫積極自由,你可以在廣場上任意表達你的觀點;另一種叫消極自由,你有表達的權利,也有離開的權利。

同樣的,每個人的人生有很多種選擇,你可以選擇保持激情努力上進,也可以選擇安逸磨洋工混日子,但請你記得,你一定要對自己負責。

“少年俠客江湖老,不勝人間一場醉”,人生短短三萬天,天時地利人和的時間並不剩下多少,一個錯過,也許此生就都沒有機會。

請保持“萬事趁早”的勇氣和魄力吧!有些事你做得早,你的一點跨越,帶來的可能就是巨大的飛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