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周瑜是怎麼死的?是因心胸度量小而被諸葛亮氣死的?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歷史漫談君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演義,以著名的史書三國志為藍本,重新創作的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注意,是小說,所以,雖然主要歷史人物和事件都有,但,和真實歷史有相當大的差距。舉一個例,武將單挑,頻頻出現,就不現實,但如果不這麼寫,光是運籌帷幄,情節枯燥無味,就沒啥意思了。

三國演義有一個核心價值觀,就是正統,劉備集團就被作為正統來寫,其他都是奸賊,就他是皇族後代漢室砥柱,大加褒揚,其他人就是反派,其實都是分裂國家的軍閥,初期都是打著維護朝廷的旗號。

有了這麼一個基調,劉備團隊的人都成了正義凜然的正面人物。怎麼個歌頌讚美都不為過,演義中的關羽和諸葛亮是離真實人物比較大的代表。誇大功績,誇大能力,就非常普遍。甚至把敗仗當勝仗來寫,比如新野慘敗,明明因為戰略戰術問題,被曹軍殺的落花流水,非要搞個火燒新野,體現孔明神機妙算。高度神話個人力量,這是國人通病。

諸葛亮有兩件事,對劉備集團貢獻很大,一個是分析天下大事,奠定了劉備集團的信心,一個是極力要求聯合孫權集團,為劉備集團的生存奠定基礎。可以看出來,他是戰略層面的規劃者,這個功勞很大。

但他最為劉備推崇不是僅僅這些,劉備三顧茅廬,不是問計於諸葛那麼簡單,最真實的目的是拉攏諸葛亮代表的荊襄士人集團,也就是那些地頭蛇,而諸葛亮是關鍵人物,是他們的領袖。沒有荊州劉備什麼都不是,沒有諸葛亮那麼劉備就無法穩固荊州。

這就是諸葛亮在劉備那裡存在的最大意義。

為什麼入川的第一人選不是諸葛亮,為什麼諸葛亮要留在荊州,為什麼諸葛一走,關羽就丟了荊州?

因為關羽在當地根本沒有群眾基礎,丟失荊州不是戰鬥失敗那麼簡單,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關羽是比較能打的,把曹仁打成什麼樣了?但他敗走麥城,是因為內部人的反叛,包括劉備的義子劉豐孟達傅士仁等人。他控制不了這些人。

回到題主的問題,赤壁之戰主力是孫權,從戰略規劃到戰術設計,再到實施,都是魯肅和周瑜,劉備方主要是策應。曹操也僅僅承認被孫權打敗。而演義裡,諸葛亮卻成了豬腳,很天然不對,草船借箭,借東風都是小說家言,更談不上三氣周瑜了。

沒有明確史料記載周瑜死因,當打之年暴卒,有幾種可能,一是有暗疾,以前醫療手段不行,不知道。赤壁之戰耗費精力,病發身亡。而是孫權集團內部政治鬥爭,周瑜心情不好,加之有舊疾。暗殺之說不太可信。


拾字接頭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國演義》中對周瑜氣量的描述,其實歷史上真正的周瑜不會只有這麼小的氣量。周瑜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他的軍事才華是真實地被記載於史書的,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基本上被神化了的角色,貶低周瑜和司馬懿等人。周瑜先後輔佐孫策和孫權兄弟,可以這樣說,沒有周瑜就沒有孫吳政權的建立,也沒有孫權最後稱帝的資本。我認為周瑜應該是累死的,積勞成疾。

關於周瑜的死因,史書有記載。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獻計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部屬,孫權認為曹操在北方仍需牽制,又認為劉備恐怕難以控制,所以沒有采納。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突然病卒,年僅三十六歲 。孫權聽聞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資,然而壽命短促,我還能依賴什麼呢?”又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感動左右。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時,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承擔。 孫權稱帝后,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是當不上皇帝的。”結論,周瑜是積勞成疾,用腦過度,病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