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瑜是怎么死的?是因心胸度量小而被诸葛亮气死的?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漫谈君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演义,以著名的史书三国志为蓝本,重新创作的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注意,是小说,所以,虽然主要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有,但,和真实历史有相当大的差距。举一个例,武将单挑,频频出现,就不现实,但如果不这么写,光是运筹帷幄,情节枯燥无味,就没啥意思了。

三国演义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正统,刘备集团就被作为正统来写,其他都是奸贼,就他是皇族后代汉室砥柱,大加褒扬,其他人就是反派,其实都是分裂国家的军阀,初期都是打着维护朝廷的旗号。

有了这么一个基调,刘备团队的人都成了正义凛然的正面人物。怎么个歌颂赞美都不为过,演义中的关羽和诸葛亮是离真实人物比较大的代表。夸大功绩,夸大能力,就非常普遍。甚至把败仗当胜仗来写,比如新野惨败,明明因为战略战术问题,被曹军杀的落花流水,非要搞个火烧新野,体现孔明神机妙算。高度神话个人力量,这是国人通病。

诸葛亮有两件事,对刘备集团贡献很大,一个是分析天下大事,奠定了刘备集团的信心,一个是极力要求联合孙权集团,为刘备集团的生存奠定基础。可以看出来,他是战略层面的规划者,这个功劳很大。

但他最为刘备推崇不是仅仅这些,刘备三顾茅庐,不是问计于诸葛那么简单,最真实的目的是拉拢诸葛亮代表的荆襄士人集团,也就是那些地头蛇,而诸葛亮是关键人物,是他们的领袖。没有荆州刘备什么都不是,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就无法稳固荆州。

这就是诸葛亮在刘备那里存在的最大意义。

为什么入川的第一人选不是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要留在荆州,为什么诸葛一走,关羽就丢了荆州?

因为关羽在当地根本没有群众基础,丢失荆州不是战斗失败那么简单,而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关羽是比较能打的,把曹仁打成什么样了?但他败走麦城,是因为内部人的反叛,包括刘备的义子刘丰孟达傅士仁等人。他控制不了这些人。

回到题主的问题,赤壁之战主力是孙权,从战略规划到战术设计,再到实施,都是鲁肃和周瑜,刘备方主要是策应。曹操也仅仅承认被孙权打败。而演义里,诸葛亮却成了猪脚,很天然不对,草船借箭,借东风都是小说家言,更谈不上三气周瑜了。

没有明确史料记载周瑜死因,当打之年暴卒,有几种可能,一是有暗疾,以前医疗手段不行,不知道。赤壁之战耗费精力,病发身亡。而是孙权集团内部政治斗争,周瑜心情不好,加之有旧疾。暗杀之说不太可信。


拾字接头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国演义》中对周瑜气量的描述,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周瑜不会只有这么小的气量。周瑜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华是真实地被记载于史书的,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基本上被神化了的角色,贬低周瑜和司马懿等人。周瑜先后辅佐孙策和孙权兄弟,可以这样说,没有周瑜就没有孙吴政权的建立,也没有孙权最后称帝的资本。我认为周瑜应该是累死的,积劳成疾。

关于周瑜的死因,史书有记载。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 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结论,周瑜是积劳成疾,用脑过度,病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