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精明瞭一輩子,卻落得兩個兒子逃難三個兒子遇難!

晉獻公,是晉文公之前晉國最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掃清了國內對自己君權的威脅,養育了三位有才幹的公子。還先後吞併多個小國,讓晉國的勢力範圍大大擴張。

可就是這樣一位君主,晚年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繼承人也慘遭殺害。

晉獻公精明瞭一輩子,卻落得兩個兒子逃難三個兒子遇難!


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獻公的父親晉武公,本來只是國君旁支,沒有資格繼承君位,是憑藉武力殺掉了國君,才控制了晉國。晉獻公繼位之後,有臣子提出,晉國現在公子這麼多,這對您的君位是一個威脅,應該清理清理。晉獻公也是害怕有人走父親的老路,就下令殺掉諸位公子,剩下的只有自己的兒子們。

晉獻公養育了八個兒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都非常賢明。晉獻公很器重太子申生,一心想把他培養成為內外兼修的繼承人。不過後面的故事繼續的不太順利,在攻打驪戎的過程中,晉獻公得到了兩姐妹,姐姐就是驪姬,晉獻公非常非常的寵愛驪姬。驪姬生了個兒子叫奚齊,晉獻公愛屋及烏,為了討好驪姬,就產生了要廢掉申生,改立奚齊為太子的想法。

因為申生是多年的太子了,地位很穩固,在諸侯中也比較有威信,晉獻公就動起了心思。曲沃是自己祖廟的所在地,就以此為名讓申生去守衛曲沃,把重耳派去駐守浦邑,夷吾去屈城居住,奚齊則跟著自己住在都城絳城。

本來太子就是該跟國君駐守都城的,現在晉獻公這麼做,已經含糊的表示了自己的態度。後來晉獻公帶軍攻打霍國、魏國和耿國,太子申生都跟隨作戰,因為作戰有功,就把曲沃封給申生,還授予了他卿大夫的職位。這時候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太子本來是要繼承整個國家的,現在就已經有了封地,還做了臣子的最高位置,這分明是個安慰獎,那以後國君是不要想了。

這時候申生已經有點感覺到了危機,可還是不敢確定父親的態度。之後晉獻公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意思,他讓申生獨自去統兵作戰。有大臣跟晉獻公講,這可不是太子該做的事情了。太子帶兵在外作戰,擅自頒佈命令是不孝順父親;什麼事情都跟國君請示,又顯得沒有能力,會失去威信的。此時晉獻公已經明著說了,我有好幾個兒子,還不知道該讓誰接班好。

私下裡,晉獻公又跟驪姬講,我打算廢掉申生,讓奚齊接我的班。驪姬當然高興了,可是她還藏著小心機,表面上是極力拒絕,私底下就到處找機會陷害申生。

有一年,驪姬讓申生去曲沃祭祀祖先,然後把祭品獻給晉獻公。祭肉帶回來之後,驪姬就在裡面下了毒,等晉獻公回來,她就開始了表演。先是用祭肉毒死了小狗,又用祭肉毒死了下人,把晉獻公看的冷汗嗖嗖。這時候驪姬的演技達到了高潮,她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說太子這麼做都是因為嫉妒您太寵我了,為了讓你們父子關係不至於破裂,我還是死吧,不行,就讓我帶著孩子走吧。

晉獻公精明瞭一輩子,卻落得兩個兒子逃難三個兒子遇難!


本來晉獻公只是想廢掉申生,被驪姬這炸裂的演出一刺激,陡然起了殺人之心。申生聽到這件事情,嚇得一時六神無主,就跑了。有人勸他,這分明是驪姬在搗鬼,你去找父親解釋啊!申生說了一個很詭異的理由,父親年紀大了,他離不開驪姬,我不能不孝。至於出國逃亡,我已經有了企圖毒死父親的罪名,也沒有人敢收留我了,之後就自殺了!

申生死後,驪姬並沒有徹底放鬆,她曉得重耳和夷吾跟申生兄弟情深,而且也都是奚齊的競爭對手,就再次施展演技,把晉獻公的怒火引導了那兄弟倆頭上。在幾次三番遇險之後,二人覺得,這晉國實在待不下去了,就雙雙出國避難去了。

奚齊的太子地位穩當了,晉獻公也著實又過了幾年好日子,又拿下了幾個小國家,然後就病倒了。感覺自己要不行了,他才意識到忽略了些什麼,就對大臣荀息講,我雖然讓奚齊做繼承人,可他年紀太小了,我怕有人不聽他的,你能幫助他嗎?荀息還能怎麼樣,就以自己的性命發誓,要好好的輔佐奚齊。

晉獻公死後,奚齊繼位,荀息做了相國,國內真的有人不服了。以裡克為首的一夥人,想利用申生、重耳和夷吾留在晉國的黨羽作亂,他們就下手殺掉了奚齊。這下子荀息尷尬了,本來想自殺,又想到驪姬的妹妹還生了個兒子悼子,想想要是輔佐悼子做國君,也算是間接履行了自己對老主人的諾言,就擁立悼子做了晉國國君。

裡克他們的決心很大,一個月之後,就在朝廷上把悼子也殺掉了,荀息也未能倖免,成為悼子的陪葬。

晉獻公了精明瞭一輩子,為了防備君位旁落,痛下殺手把同族的公子全部剷除。為了讓國家強大穩固,四處征討擴大領土面積。最後卻落得兩個兒子流亡,三個兒子遇難,他們難道是在替爺爺晉武公還債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