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切實解決中小學生長期睡眠不足問題的建議

每天早晨依然能看到一些沒有睡醒的中小學生在邊走邊打盹!“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最勞累的人是我是我還是我……”這首由學生改編的流行歌曲,可以說就是這些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和日常疲勞生活的真實寫照!根據教育部對中小學生健康的要求,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得少於10小時,中學生不得少於9小時。而目前除早晨要早早起床外,多數中小學生晚睡已成習慣。通常小學生們多為晚上11時上床,初中學生多為晚上12時左右上床,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到7小時,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每天學生們都感到很瞌睡,常常上課打盹。星期天節假日想好好睡一覺,可家長又要他們去上‘輔導班’、‘補習班’。目前80%以上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學業負擔過重是影響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首先,不少學生經常為了完成作業不得不擠佔睡眠時間。小學3門功課的作業加起來,最少得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而要遇到個難題,就說不定要耗費多少時間了。中學孩子的功課就更多了,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自然就長。加之,一些學生寫字速度比較慢,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就可想而知了。其次,學校、家長仍在重複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一方面,在高考指揮棒下,中小學的考試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學校只好不斷給孩子們“加碼”,學業自然越來越重;另一方面,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見面就是分數、分數,加上孩子心理壓力很大、很疲勞,晚上做作業肯定也很慢。再次,一些中小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影響睡眠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有的孩子做作業時思想不集中,想別的問題;有的做作業時邊寫邊玩,很浪費時間,耽誤休息。另外,有些雙職工家長中午照看不了孩子,就讓孩子到學校附近的“小飯桌”吃飯,使孩子的午睡時間也得不到保障。“減負”在教育界喊了多年,僅教育部出臺的“減負令”就多達50多道。然而,要在升學考試中更具競爭力,僅掌握學校課本上的內容根本不夠,奧數、英語、作文及一些“興趣班”的作業都得去做。這樣,孩子的週末和晚上回家後的時間幾乎天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不佔用大量的晚上睡眠時間才怪呢!同時,由於長期“疲勞作戰”,70%以上的孩子睡眠質量也不高。所以,學校、家長仍在重複走應試教育的老路,這是孩子們‘累’的根本原因。

專家認為:小學生每天要保證10小時、中學生要滿足9小時的睡眠時間。這個標準是醫學專家們根據青少年的生理發育需要確定的。據醫學界的研究表明:一個人一天少睡4小時,第二天的反應能力將下降45%。生理學研究也表明:少年兒童的生長主要在睡眠時完成。一般情況下,深夜22時至次日凌晨一時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也是人體內細胞壞死與新生最活躍的時間。如果錯過這段睡眠時間,細胞的新陳代謝將受到影響,以後即使補睡也無法彌補上。從這個角度說,大部分中小學生正在受到睡眠不足的隱性傷害。青少年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諸多問題:在生理上,會導致少兒生長髮育障礙;在行為上,使孩子更有攻擊性、脾氣暴躁、情緒低落;在學習上,則會導致效率低、記憶力下降,成績上不去。而現實中,越是成績上不去,一些家長就會越加延長孩子的學習時間,這樣就會造成惡性循環,使孩子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與此同時,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視力下降等,造成“小眼鏡”增多。

針對目前學生睡眠不足的現實,首先,學校應切實做好學生的“減負”工作,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增加學生的睡眠時間、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依然有相當一部分學校與家長片面追求升學率,使學生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中,長期睡眠不足,缺乏必要的休息和調整。久而久之勢必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其次,學校與老師應該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方法,追求時效,做到精講精練,合理佈置作業,減輕學生作業量,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並在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上下功夫,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負擔學習”為“輕鬆學習”。另外,家長們應該懂得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孩子在學習中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並改變“學習時間越長,學習成績就越好;參加補習班越多,孩子成績提高就越快”的錯誤認識。在孩子的學習上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注重提高孩子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中小學生睡眠嚴重不足的問題就可得到有效解決!

陝西省人民政府交辦意見

<table> <tbody> 主辦單位:陝西省教育廳 協辦單位: 交辦日期:2011-01-27 覆函時限:2011-04-27/<tbody>/<table>

承辦單位覆函

<table> <tbody> 類別:B
陝西省教育廳簽發人:呂明凱 陝教函〔2011〕202號 對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第518號
提案的覆函/<tbody>/<table>

張華俊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切實解決中小學生長期睡眠不足問題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近幾年,中小學生提前到校,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學生睡眠時間不足的現象引起了家長、社會及有關媒體的關注,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課堂教學質量,違背了素質教育倡導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究其原因,一是學校留給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二是學生居住離學校較遠,導致必須縮減睡眠時間保證按時到校;三是中小學課外輔導班屢禁不止,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假期及休息時間。

為更好的規範我省學生作息時間,保證學生充足睡眠和身心健康,省教育廳於2010年11月面向全省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全省中小學作息制度保證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的通知》(陝教體辦〔2010〕32號),規定各中小學必須嚴格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小學上午8:15到校、初中上午8:00到校、高中和寄宿制學校在上午7:45以後安排集體教育教學活動,不得提前安排。對自願提前到校的學生,學校要及時、認真地安排好值日和護導等工作,開放場地設施,安排好自願提前到校的學生開展體育健身等活動。

近年來,省教育廳高度重視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保障學生睡眠的工作,多次下發文件要求學校不得隨意增加課程門類、難度和課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課外作業,其他年級課外作業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以中等水平學生完成作業時間為準),初中一、二年級課外作業量控制在1.5小時以內;不得擅自提前複習迎考時間和延長學生上課時間,小學生每日在校學習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初中生不超過7小時,高中生不超過8小時;停辦各類補習班、培優班、重點班和實驗班。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義務教育學段一律不得組織和舉辦各類學科競賽。高中文理分科只能安排在高三年級進行,不得提前分科。

該文件下發後,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廣泛歡迎,有關媒體也對我們的這一舉措進行了報道。2010年底前,我廳組織人力赴各市(區)對這一文件的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糾正了一些地方和學校的錯誤做法,督促學校認真執行規定的作息制度。

2011年,我廳將加大規範辦學行為的力度,在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等方面採取措施,要求各學校嚴格執行學生每日學習時間的規定,小學一年級每節課時間不宜超過35分鐘,其他年級應為40分鐘,初中每節課時間為40分鐘,高中每節課不超過45分鐘。確保安排“三課、兩操、兩活動”,即每週安排三節體育課、每天安排早操和眼保健操、每週安排文體活動和實踐活動,並確保學生每天有15分鐘的晨會或午會,每天參加一小時集體體育活動。不得調整到校時間取消學生的早讀或早操。並採取有效措施治理奧數班等校外文化教育機構,取消將競賽成績考級成績作為入學條件的做法。

總之,規範中小學生作息時間,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關係到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落實和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學生、家長、老師以及全社會共同長期關注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也會採取措施積極動員學生家長配合學校安排好學生的作息時間,學校作息時間和教學計劃應及時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示。同時,督促學校開放場地設施和器材,安排提前到校的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活動,並安排教師做好值日與護導工作。督促和引導學校通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積極動員家長杜絕或減少給學生安排校外文化學習,保證學生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增強學生體質健康。

感謝您對我省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二O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