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问题的建议

每天早晨依然能看到一些没有睡醒的中小学生在边走边打盹!“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最劳累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由学生改编的流行歌曲,可以说就是这些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和日常疲劳生活的真实写照!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健康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得少于9小时。而目前除早晨要早早起床外,多数中小学生晚睡已成习惯。通常小学生们多为晚上11时上床,初中学生多为晚上12时左右上床,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到7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每天学生们都感到很瞌睡,常常上课打盹。星期天节假日想好好睡一觉,可家长又要他们去上‘辅导班’、‘补习班’。目前80%以上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学业负担过重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首先,不少学生经常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挤占睡眠时间。小学3门功课的作业加起来,最少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而要遇到个难题,就说不定要耗费多少时间了。中学孩子的功课就更多了,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自然就长。加之,一些学生写字速度比较慢,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其次,学校、家长仍在重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下,中小学的考试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学校只好不断给孩子们“加码”,学业自然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见面就是分数、分数,加上孩子心理压力很大、很疲劳,晚上做作业肯定也很慢。再次,一些中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影响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有的孩子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想别的问题;有的做作业时边写边玩,很浪费时间,耽误休息。另外,有些双职工家长中午照看不了孩子,就让孩子到学校附近的“小饭桌”吃饭,使孩子的午睡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减负”在教育界喊了多年,仅教育部出台的“减负令”就多达50多道。然而,要在升学考试中更具竞争力,仅掌握学校课本上的内容根本不够,奥数、英语、作文及一些“兴趣班”的作业都得去做。这样,孩子的周末和晚上回家后的时间几乎天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不占用大量的晚上睡眠时间才怪呢!同时,由于长期“疲劳作战”,70%以上的孩子睡眠质量也不高。所以,学校、家长仍在重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这是孩子们‘累’的根本原因。

专家认为:小学生每天要保证10小时、中学生要满足9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个标准是医学专家们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需要确定的。据医学界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少睡4小时,第二天的反应能力将下降45%。生理学研究也表明:少年儿童的生长主要在睡眠时完成。一般情况下,深夜22时至次日凌晨一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也是人体内细胞坏死与新生最活跃的时间。如果错过这段睡眠时间,细胞的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以后即使补睡也无法弥补上。从这个角度说,大部分中小学生正在受到睡眠不足的隐性伤害。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诸多问题:在生理上,会导致少儿生长发育障碍;在行为上,使孩子更有攻击性、脾气暴躁、情绪低落;在学习上,则会导致效率低、记忆力下降,成绩上不去。而现实中,越是成绩上不去,一些家长就会越加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与此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视力下降等,造成“小眼镜”增多。

针对目前学生睡眠不足的现实,首先,学校应切实做好学生的“减负”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增加学生的睡眠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与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中,长期睡眠不足,缺乏必要的休息和调整。久而久之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学校与老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追求时效,做到精讲精练,合理布置作业,减轻学生作业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在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负担学习”为“轻松学习”。另外,家长们应该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并改变“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越好;参加补习班越多,孩子成绩提高就越快”的错误认识。在孩子的学习上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重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问题就可得到有效解决!

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办意见

<table> <tbody> 主办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协办单位: 交办日期:2011-01-27 复函时限:2011-04-27/<tbody>/<table>

承办单位复函

<table> <tbody> 类别:B
陕西省教育厅签发人:吕明凯 陕教函〔2011〕202号 对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518号
提案的复函/<tbody>/<table>

张华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中小学生提前到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现象引起了家长、社会及有关媒体的关注,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违背了素质教育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留给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二是学生居住离学校较远,导致必须缩减睡眠时间保证按时到校;三是中小学课外辅导班屡禁不止,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假期及休息时间。

为更好的规范我省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和身心健康,省教育厅于2010年11月面向全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作息制度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的通知》(陕教体办〔2010〕32号),规定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小学上午8:15到校、初中上午8:00到校、高中和寄宿制学校在上午7:45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不得提前安排。对自愿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要及时、认真地安排好值日和护导等工作,开放场地设施,安排好自愿提前到校的学生开展体育健身等活动。

近年来,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学生睡眠的工作,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学校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为准),初中一、二年级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时间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高中生不超过8小时;停办各类补习班、培优班、重点班和实验班。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义务教育学段一律不得组织和举办各类学科竞赛。高中文理分科只能安排在高三年级进行,不得提前分科。

该文件下发后,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欢迎,有关媒体也对我们的这一举措进行了报道。2010年底前,我厅组织人力赴各市(区)对这一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纠正了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错误做法,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规定的作息制度。

2011年,我厅将加大规范办学行为的力度,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采取措施,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学生每日学习时间的规定,小学一年级每节课时间不宜超过35分钟,其他年级应为40分钟,初中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高中每节课不超过45分钟。确保安排“三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每天安排早操和眼保健操、每周安排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并确保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晨会或午会,每天参加一小时集体体育活动。不得调整到校时间取消学生的早读或早操。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奥数班等校外文化教育机构,取消将竞赛成绩考级成绩作为入学条件的做法。

总之,规范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共同长期关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也会采取措施积极动员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的作息时间,学校作息时间和教学计划应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示。同时,督促学校开放场地设施和器材,安排提前到校的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并安排教师做好值日与护导工作。督促和引导学校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积极动员家长杜绝或减少给学生安排校外文化学习,保证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二O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