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家增值稅下調,裸車價中包含的增值稅並沒有相應減去,買車購置稅反而還增加?

嗨你妹妹


簡單來說:

議定的價格是含稅價,是固定的,增值稅降低,不含稅價就會增加,因些車輛購置稅的計稅依據就會增加。

看下面詳細解答:

根據當前國家的購置稅政策,車主需要繳納的購置稅是計稅價格×稅率(10%),關鍵在“計稅價格”上。有的人覺得,計稅價格就是買車的裸車開票價。而實際上,計稅價格是裸車價÷1.16(增值稅稅率:16%)。從2019年4月1日開始,增值稅下調,車主交稅時計稅價格會變成裸車價÷1.13(增值稅稅率:13%)。分母變小,結果會變大。

舉個例子:裸車價100萬(含稅)

4月1日前交購置稅,價格是:1000000÷1.16×0.1≈86207元;

而4月1日後交購置稅,價格是:1000000÷1.13×0.1≈88496元

差價2000多元。

本質上,買車時車主需要繳納的購置稅,與廠商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包含在裸車價裡)是不掛鉤的,購置稅計算以計稅價格為準(也就是不含稅的出廠價)。但隨著增值稅降低,如果廠商並沒有相應的官降(裸車價降低),那就意味著我們交給4S店的錢,一部分用於給廠商交增值稅其實還多出來一部分,因為廠商交稅所需從16%變成13%。


源恆財稅專員


汽車的零售價格終究是車企自己定的。如果車企認為這款車在稅收下調以後售價不變依然能保證銷量和利潤率,當然也沒有必要調價。畢竟市場經濟,價格只要不違背基本的準則,是沒有問題的。

再則汽車市場近年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在貨幣逐年貶值,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汽車的終端銷售價格反而逐年下降,優惠幅度越來越大,很多車企的利潤率都嚴重下滑,在競爭最激烈的轎車市場,很多車企在轎車的單項核算都處於虧損狀態,所以降低終端售價車企更為謹慎。

目前降價的車企,也幾乎都是統一的套路,第一種是對某款車的某個高利潤車型降價,比如高配或者頂配。其他配置價格不變。第二種是普遍降價,但是終端優惠幅度超低,最終的成交價格幾乎沒什麼變化。

像是蘋果公司這種定價機制嚴謹,利潤率很高,並且價格也偏高的企業,在稅收降低的情況下,就會積極降價,提高企業形象,拉高銷量。

至於購置稅,這次的改革方向是按實際發票價格核算繳納,稅率並無變化。按理是大部分情況下也會更低。因為之前購置稅雖然也是按發票價格核算,但是稅務部分有最低限價,如果車型價格長期穩定的話,購置稅就沒什麼變化。但車型優惠力度變大,稅務部門的最低限價通常都會比較高,更新速度非常慢,按以前的購置稅繳納辦法,多繳稅就是常態,但是新的核算方式就會給車主省錢了。


藤藤小野花藝輕食店


這是坑誰呢?


天兵6789


因為降稅≠降價啊。

政府對企業徵稅,並不是降了3%的徵收率(徵收率與稅率不是一個概念),增值稅實質上是對企業增值部分按稅率徵稅,企業的增值率不會是100%。詳情可以看看冇稅大師!


冇稅大師


車輛購置稅=購車價/增值稅*10%,所以增值稅下降,購置稅反而增加了


順德傳祺友興店


這都有關企業利益問題。到口袋的利益肯定不會隨便放棄的。增值稅下降也不能立杆見影車就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