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平衡

生命在於平衡

隨著科學的發展、醫學的進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運動與休息,勞與逸本是一對矛盾,

二者處於統一即相對平衡狀態下生命才能健康。

生命在於平衡。要維持人體正常功能狀態,必須實現以下幾方面動態平衡。

營養平衡屬物質平衡

我國“膳食指南”中指出:“食物要多樣,飢飽要適當,油脂要適量,粗細要搭配

,食鹽要限量,飲酒要節制,三餐要合理”的飲食原則,這樣,就能確保六大營養素的

全面、合理地攝入。如果營養過剩,往往導致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如果營

養不足,便會引起營養不良的一系列症狀。過胖、過瘦都易潛伏疾病。不胖不瘦、保持

體重穩定的人,壽命最長。

動靜平衡屬能量平衡

生命的三大支柱,除營養平衡外,運動和休息也不例外。人體器官的活動,有張有

弛。人體的運動包括勞動和休息,包括睡眠,要勞逸結合。過多運動,不注意休息和保

證充足的睡眠,也會損身耗體,導致百病叢生。失眠和嗜睡均屬病態。據國外報道,運

動健將沒有一個是長壽的。

心理平衡屬信息平衡

情緒是生命的指揮棒。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順境、逆境都會遇到。無論在何種情

況下,務必保持情緒的穩定和自我控制的良好狀態。不僅生氣和憂鬱會致病,甚至樂極

也能生悲。儘量做到遇事不怒,泰然處之,隨遇而安。據報道,人類有70%的疾病與腦

有關,這個腦主要是心理狀態,精神作用。“笑口常開春常在”,健康長壽多與開朗樂

觀的性格結緣。

內外平衡

機體的存在要與多變的環境相適應。這就要求人們應努力做到適應環境的變化,增

強機體抵禦外界變化的能力。人類要給自己創造一個無汙染、無公害的“綠色”生活空

間,力求環境優美、舒適及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