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婧
看懂經濟寫作營第6期成員,看懂經濟專欄作家
ta的其他作品
⊙《從小唐借錢看巴塞爾和商業銀行資本補充 》
⊙《銀行基層員工冷暖自知,有人“撤退”也有人“堅守” 》
⊙ 《 為什麼說票據充量顯示出銀行的低風險偏好? 》
◆ ◆ ◆
一、借錢風波之後
話說那日小唐借錢失利後便陷入了長時間的深思,回想自己多年創業的心血,每天早出晚歸熬夜加班才換來如今的千億規模。時光荏苒自己已然奔四卻不料經營難以為繼,眼看一腔心血即將付諸東流。如今形勢逼人,未來也並不可期,自己這多年不停操勞卻從未有好好享受過人生,突然之間他有了一個大膽的念頭:賣公司!
幾個月後,曾經的唐老闆搖身一變成為了某大型券商的高級研究員,憑藉著多年的企業經營之道,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他都能駕輕就熟,尤其識別虛假財務報表最是拿手,看一眼便知對方究竟做的是內賬還是外賬。正是深諳如此門道使得小唐上任數週便輕易俘獲了部門同事及領導的心,於是大家都叫他牛唐。
可數月之後大名鼎鼎的牛唐竟也開始有了煩惱,他發現雖然別人總誇他看企業厲害,但最近大家推薦的債券大多是城投債或者大國企債,很少有民營企業,自己雖有建樹卻頗有點壯志難酬的意味。
說到這城投債吧,牛唐有些不太明白,這些地方平臺公司的報表奇爛無比,有些公司很多年的經營現金流都是負數,比起他自己的公司差遠了,可是融資成本卻比他們低了很多,大家都要靠搶,還有同行竟高喊出“買城投,保平安”的口號,真是中了邪了!
懷著無限的好奇,牛唐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這城投公司其實大有來頭。當年分稅制時,由於事權和財權並不對等導致地方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能投入的財力卻很少,怎麼辦呢?當然是借!借錢不能明目張膽地打著政府的旗號那當然只能另起爐灶,於是便衍生出了城投平臺。城投公司作為政府的投融資平臺,承擔著政府建設當地基礎設施的重大職能,最初的時候平臺公司借了錢政府給出擔保函或者隱性擔保,但後來中央明令禁止之後擔保便逐漸消失了。雖然沒有了明面上的關係,但是實際上平臺公司和政府之間還是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牛唐在大量的城投公司資產負債表其他應收款一項上發現,應收的對方機構是財政局或者地方政府單位;又或者政府無償給公司劃轉了大量的資產或注入了大筆的資金,總之就是曾經的那層關係並沒有隨著擔保函的消失而褪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聽同事說在他入職之前,曾出現某少數民族地區“第一例”城投債券違約的事件引得外媒用了“shock”這個詞來形容,這影響可見一斑,後來當地政府採取了緊急的補救措施又把錢給還上了。
最近,牛唐發現大家都在積極推薦一個叫鎮江的地方的短期債券,據打聽來的消息說是某大銀行給了他們200個億用來化解債務,於是大家趨之若鶩開始頻頻購買該地方的債券。在去年的時候中央還大規模搞了一次債務置換,用低息的長期債務去置換高息的短期債務以減少地方政府償債的壓力。鎮江之後,開始有機構建議在湘潭等債務負擔很重的地區進行債務化解試點,還希望當地銀行能夠積極加入,牛唐心想這麼看來這城投債還是挺有威力的呀!他開始有些理解陽總之前為什麼不借錢給他了,哎…
◆ ◆ ◆
二、初涉城投債
既然這城投債這麼有威力,牛唐想總要制定一個標準去挑選城投債吧。他自己看企業的時候還是特別關注財務指標的,什麼利潤率啊,負債率啊,那既然這城投債的報表沒辦法看,又和地方政府的聯繫這麼密切,那索性就用GDP和財政收入來作為篩選標準吧。可是光是用數量值無法比較不同級別的好壞,那索性就採用比值吧,用什麼比值呢?那不如就用財政收入/GDP吧!用財政收入/GDP>10%來作為衡量標準,這樣就可以避開採用絕對值的缺陷了。
第二天,這個城投債的投資規則便正式開始施行,牛唐心想有了這個標準,那些差的不好的地方應該就能被自動屏蔽了吧,這樣他就可以多些時間炒炒股票,正好這段時間股票漲的好。牛唐打開大智慧,看見全線飄紅,心裡一陣竊喜。
半個月後,同事達仔來向牛唐彙報,自從採用了他的那條規則之後,大部分的城投債都看不了了,有些經濟實力非常強的地區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牛唐心裡一驚,難道這個標準有誤?
◆ ◆ ◆
三、地方財政預算體系
下班後,牛唐一回到家便打開電腦,迫不及待開始研究我國的財政收入體系。經過一晚上仔細認真地學習,他了解到我國各級政府預算由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構成。由於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是專項收入,專門用於社會保險計劃的開支因此不作為地方政府可支配的財力,此外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在整體財政收入中佔比較小,因此地方的可控財力主要包含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表1:某市財政收入情況表
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佔主要部分,通常佔比能達到50%以上,稅收佔比越大收入質量越好,因為非稅收入變動較大,且佔比較小(如表2)。
在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國有土地出讓收入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一個地區的財政實力主要由稅收和地價來決定。企業多、地價高,地區財政實力則強,反之則弱,這其實也並不違背常識,一個地區企業多則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大量的人才,人口出現了淨流入房價則隨之高漲,這是經濟規律也是歷史規律。但是土地財政受政策影響較大,穩定性較差,因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質量決定了地方財政收入的基本質量。
表2:紹興市級一般公共預算非稅收入(單位:萬元)
牛唐起身申了懶腰,驚奇地發現已經凌晨12點了,他摸摸自己的肚子滿足地笑了笑,關上燈進入了夢鄉。
◆ ◆ ◆
四、GDP的統計內涵
第二天下班,牛唐照常一回到家就打開電腦學習,大學的時候他曾經學過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這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中,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貨物和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種方法。
收入法呢是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
支出法是從生產活動成果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一種方法。最終使用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及貨物和服務淨出口三部分。而我們平時所說的GDP是以生產法為基礎核算的結果。
他點擊進入了國家統計局的官網看見相關的行業分類,行業劃分是依據中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和三次產業劃分標準,並採用兩種分類方式。三次產業分類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是指採礦業(不含開採輔助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剔除國際組織)。
◆ ◆ ◆
五、各地數據的分析
牛唐想既然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和地價,但地價不定性因素較多,因此大體可控部分主要集中在稅收部分。GDP主要是衡量當年的產出,產出越大可收稅務就越多,這邏輯無疑是正確的,那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應該存在著正向關係。
在生產法下GDP=總產出-中間投入,中間投入是指單位一定時期內在生產過程中,消費和使用的非固定資產貨物如原材料、燃料、動力和各種服務的價值,但是通常不包括工資、獎金和福利費等。例如,一個工廠生產出10,000元的產品,其所使用的原材料為6,000元,發放員工工資1,000元,那麼其當期的GDP為4,000元,但是可徵稅的部分僅有3,000元。因此雖然GDP和稅收存在正向關係但不一定是線性關係。
牛唐貌似有些明白了,於是他打開wind找出2017年各省的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據進行對比,確實GDP大的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會更多,例如江蘇的GDP比安徽大同樣江蘇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比安徽多,但兩者真的並不一定表現出線性關係,就比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GDP,江蘇卻比安徽低,這是為什麼?
而且在萬德有數據的省份當中,佔比最高的是海南卻不是廣東,但海南的經濟並不是最強的,說明這個比例指標並不能衡量經濟的強弱,所以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表3:各省2017年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不包括上繳中央部分)
牛唐又點擊進入江蘇和安徽省政府的網站找出了江蘇省和安徽省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數據,果然有重大發現,原來佔比高的未必好呀,這安徽省經濟實力肯定不如江蘇,佔比高主要是因為非稅收入的佔比較高,此外各省上繳中央的部分不同,因此之前那條標準確實無法衡量出地區的經濟實力。但是這廣東和江蘇GDP沒差多少,但是為什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是差那麼多,這兩個省都屬於經濟強省啊。
表4:江蘇和安徽2017年稅收和非稅收入對GDP佔比情況對比(單位:萬元)
牛唐又找出了廣東省的數據進行了比對發現廣東省的稅收收入佔比比江蘇足足高出了2個點還不止,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土地增值稅差異最大,此外非稅收入中的專項收入佔比也比江蘇高。(專項收入,是指根據特定需要由國務院批准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由財政部批准,設置、徵集和納入預算管理、有專門用途的收入。包括排汙費收入、水資源費收入、教育費附加收入、礦產資源補償費收入等。)
表5:江蘇和廣東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各項對GDP佔比情況對比(單位:萬元)
從廣東和江蘇的經濟結構上看,主要差異在於第三產業,第三產業主要為服務業。
表6:江蘇和廣東經濟結構對比(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江蘇、廣東2017年統計公報
牛唐想這跟服務業相關的稅收有些啥呢,對了!牛唐飛速翻出了之前CPA的稅法教材,說到這稅法可是牛唐心裡一塊揮之不去的陰影,由於我國的稅收種類又多又雜,牛唐光是考稅法這一門就考了好幾次。在實行了營改增之後,我國的稅種主要有18個,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菸葉稅、關稅、船舶噸稅、資源稅、環境保護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房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以及印花稅。其中跟服務業相關的稅種主要有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其他稅種的納稅貢獻程度總體還是較小的。
廣東省2017年稅收總體比江蘇省多2,385.58億,GDP廣東省比江蘇省多4,318.90億,初步計算兩者之比為55.23%,而增值稅目前的稅率多在16%以下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多在25%以下,因此這個比例顯得有些異常。
牛唐記得曾經在一個雜誌上看見過這樣一個統計,他們用數據行進了迴歸發現“行業GDP關於行業稅收收入的迴歸係數與行業稅收收入貢獻大小不呈正比例關係,高貢獻的行業稅收對GDP的促進作用不一定大,低貢獻的行業稅收對GDP的促進作用也不一定低。”
因此這其實也跟產業結構有關,說明廣東省服務業中有某些行業雖然GDP貢獻程度不高但是納稅貢獻卻很大。
牛唐又想起前兩天研究的生產法核算GDP的事情,第一第二產業容易計算產出,可這第三產業是如何計算產出的呢?根據部分說法,服務業主要是按照提供服務的價值來計算,可是服務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統計起來確實有些難度啊。
牛唐似乎陷入了深思。
◆ ◆ ◆
五、另一個反例
牛唐最近又發現另一個特別的例子—陝西咸陽市。
表7:咸陽市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咸陽市2017年財政決算(草案)
咸陽市是陝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咸陽市2017年GDP2,340.65億,在中國所有地級市中並不算弱,但是其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有77.47億,僅佔GDP的3.31%,這與其GDP規模便有些不相匹配了。
表8:咸陽市產業結構情況(單位:億元)
咸陽市產業主要以第二產業為主,於是牛唐立刻明白了,咸陽市與廣東省的例子剛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廣東省第三產業發達所以稅收高但對GDP的貢獻少,但咸陽市主要以第二產業為主,雖然對GDP的貢獻大但是稅收整體較低於是造成了佔比差異大的情況。
◆ ◆ ◆
六、收穫良多
牛唐滿心歡喜,心想經過這次系統性的研究,他對於我國的財政稅收體系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雖然研究確實有那麼些粗糙。但他決定,從下週起徹底更改城投債的投資標準,還有他想之後還要來仔細看下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影響,這又是另一門很深奧的課題啊!
< end >
如果您對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寶貴建議吧!
看懂經濟熱文
1、銀行加速觸雲
2、視覺中國,賊喊捉賊
3、半年獲5000萬用戶,相互寶成為全球最大在線互助社群
4、紅嶺創投因擠兌暫停提現,P2P的未來在哪裡?
5、小微企業怎麼沾上普惠金融的光
閱讀更多 看懂經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