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beyond的歌可以聽的越來越少了?

皮特芬


作為一個beyond迷,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這問題,我並不覺得事實如樓主所說的。我聽他們的歌,一般都是隨機播放,也許有些歌聽得比較少,但是基本都聽完了。我覺得能從他們的作品大夏一路聽到長空的人,真的不多。

但是站在非歌迷或者偽迷、甚至是一小部分駒迷的角度上來說,那確實真的也不多。因為我覺得這些人普遍都有一個交集的部分認可,即:大地至海闊天空之間的這些傳唱度較高、較廣泛的商業化或半妥協下的商業化作品。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歌確實很成功、很好聽,以至於一提到“黃家駒”或者beyond的時候有些人就會很自然的想到諸如:海闊天空、光輝歲月、大地這樣的經典。

有時候看到有些人說我傳那些三子時代的作品淨是些沒有“靈魂”的作品(說樂隊沒有了靈魂,這我認同),真的很想在評論區反駁這些人!因為就算是在四子時代,難道就沒有三子自己寫的詞或曲了嗎?(指沒有黃家駒參與的情況下)衝開一切、報答一生這些呢?再者就是剩下的那些家駒寫的、唱的作品呢,有哪首又唱紅了?還不是一樣等到大地出現之後?這些歌就是你們所說的那些沒有“靈魂”和有“靈魂”的作品,真相打臉了沒?但是仔細想想還是算了,就算爭贏了又如何?

某些人聽不進三子時代的作品也就算了,還各種去黑、噴他們,儼然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說:“他們除了會炒舊飯吃老本”或“沒了黃家駒你們什麼都不是”之類的憤青樣子。作為一個歌迷,我真的覺得這些人既無知又好笑!三子吃你家的飯了?你以為你是誰?不喜歡別聽呀,人家又沒叫你聽!殊不知這種行為只會讓人覺得你很low!

所以不是beyond沒什麼可以聽的歌,也不是越來越少,而是有些人耳朵跟不上!






於天


因為Beyond代表了處於80、90這兩個時代在社會基層打拼的心聲!當年無論香港、國內的整體經濟皆是旭日初昇階段!因此,Beyond大部分歌曲都融入了家駒作詞時對未來的理想、抱負,寄語歌詞自我激勵。因而歌曲影響了很多處於底層的打工仔的心聲!就等同於50---60年代的老一輩愛聽紅歌一般的情意結。屬於一份時代的記憶。現在新生代、90---00後,有幾多個是要靠自己拼搏?同比肯定比數量不如70---80,因此Beyond的歌曲,那種不服輸、敢做敢拼、奮鬥期的孤獨感的歌對於新生代肯定就不會那麼熱囖。


老吹管理學


beyond的歌我從小聽到現在,也會聽一輩子



AttentionCharlie


因為高音質的版本收費了,低音質的又太差,開會員又要錢,幸好我有下無損音樂的方法😬


源自楚


因為現在流行的基本都是小清新的,特別是抖音上比較火的歌,年輕人都喜歡聽,而搖滾風卻很少出現了,也很少人去聽。


摳鼻屎的熊D


那是你覺得並不是所有人


橘貓Rex


你自己而已,不代表別人!


民族大道75號守護者


因為年代不同吧!家駒的音樂都是和平多


AAy018


人年紀大了,靈感,創造力在不斷減少,當然出的歌曲會越來越少,不是人人都能不老,精力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