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惜強者 南北對抗賽奏出最強音

自從宋室南遷,中國地理與文化上南北之分,才有明晰界定。而經濟、政治、文化上的南北之分,也隨之逐漸鮮明。以長江為界,江南與江北,或對峙,或融匯,數次的衝擊交流,讓南北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之大,中國之美,恰恰在於這種交流與融合,正所謂“和而不同”也。

對於中國象棋界來說,南北之爭,南北對抗,歷史由來已久,故事纏綿,豐富悠遠。

1931年上海舉行“華東華北區際賽”,成為南北對抗的最初胚胎,1957年廣東、北京、哈爾濱南北象棋名手友誼賽堪稱經典,楊官璘和陳松順組成南方隊以27:21戰勝北京候玉山和哈爾濱王嘉良組成北方隊。

1987年南北國手對抗賽,象棋史上首次最高水平的大對抗,雙方各派8人,南方聯隊由胡榮華、呂欽、於幼華、徐天紅、陳孝坤、林宏敏、言穆江、蔣志梁組成,北方聯隊由李來群、劉殿中、趙國榮、王嘉良、卜鳳波、趙慶閣、喻之青、傅光明組成,此等陣容,可謂銀河戰艦,超級豪華,結果,南方隊擊敗北方隊。

1990年,南北象棋超級棋星對抗賽,南方隊再勝。2000年,南北對抗賽一分為二,分為擂臺賽和元老對抗賽。這也是南北對抗賽第一次以擂臺賽形式進行。

本次比賽以長江為界,每隊八人,六名男棋手,一名女棋手,一名少年棋手。北方隊有才溢(少年)、郭莉萍(女)、張強、閆文清、卜鳳波、陶漢明、李來群、趙國榮(擂主);南方隊有朱琮思(少年)、黃薇(女)、孫勇徵、柳大華、徐天紅、許銀川、呂欽、胡榮華(擂主),經過13場比賽,南方隊獲勝。元老對抗賽參賽4名元老棋手分別是廣東楊官璘、黑龍江王嘉良、上海朱永康和遼寧孟立國四位特級大師,南方獲勝。

2004年的中國象棋南北特級大師對抗賽以長江為界,南方隊有徐天紅、呂欽、胡榮華、許銀川和萬春林,北方隊有劉殿中、趙國榮、陶漢明、柳大華和於幼華,南方隊險勝北方隊。2006年全國象棋南北棋王超霸賽,南北雙方各出2名棋手參賽,南方隊由胡榮華、呂欽組成;北方隊由趙國榮和陶漢明組成,北方隊以2勝1平1負的戰績首次戰勝南方隊。

2007年南北對抗賽在天津舉行,南方隊有胡榮華、呂欽、許銀川、徐天紅、萬春林,北方隊有趙國榮、柳大華、陶漢明、於幼華、洪智,南方隊27∶23獲勝。

2015年,南北對抗賽再次恢復,首屆“吉視傳媒·淨月杯”全國冠軍南北對抗賽在長春舉行,趙國榮為北隊主帥,隊員有王天一、蔣川、陶漢明,呂欽為南隊主帥,隊員為許銀川、鄭惟桐、趙鑫鑫。北方隊一勝三和,5:3戰勝南方隊。

2016年第二屆“吉視傳媒·淨月杯”象棋全國冠軍南北對抗賽故地重演,趙國榮、王天一、蔣川、洪智,南方隊有許銀川、趙鑫鑫、孫勇徵、鄭惟桐,南方隊7:1戰勝北方隊。

明天,2019年第三屆“吉視傳媒·淨月杯”象棋全國冠軍南北對抗賽將再次上演,這是南北棋王歷史上第12次對抗,北方隊有王天一、蔣川、洪智、趙國榮,南方隊有鄭惟桐、趙鑫鑫、謝靖、呂欽。


強者惜強者 南北對抗賽奏出最強音



縱觀歷史數據,前11次對抗,北方隊僅有2次獲勝,分別在2006年與2015年,南方佔據絕對優勢。

本次對抗,南方新增謝靖,許銀川缺席,實力是否有起伏,不得而知,且看明日實戰。

賽制採用全隊輪賽制,共賽4輪。慢棋用時每方50分鐘,每步棋加20秒,快棋每方10分鐘,每步棋加10秒。附加賽雙方基本用時包乾,紅方6分鐘,黑方4分鐘,和棋黑勝。慢棋如弈和,交換先後手加賽快棋;分出勝負比賽即結束。快棋如弈和,換先繼續加賽快棋;如弈和,則換先再賽一局;如兩盤均和,進行附加賽,和棋黑勝。


強者惜強者 南北對抗賽奏出最強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