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過哪些官?最大的官是什麼?最高俸祿是多少?

奪席談經焚香讀易


孔子做過什麼官,最大的管是什麼?他的俸祿是多少?我只知道孔子當過官了,具體當的啥官?俸祿多少我還真不知道啊!我只知道孔子一生周遊列國為的就是能做官,他說的:“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得反抗。”他自己也沒有做到!他臨死時告訴他自己的兒孫們說:“我一生所宣傳的都是讓別人實行,我自己也沒有做到,都是騙人的話,都是為了我自己能當官才這麼說的。”

像孔子這樣的人他的靈魂六千年才來人間一次,因為世界上不需要孔子這樣的人!所以他的靈魂大多數時間都是被壓那兒不用他來人間投胎做人。像諸葛亮這樣的具備軍師才能的人他們的靈魂也不常來人間投胎做人,因為他們一來人間就會發動戰爭。諸葛亮的八卦陣死了多少人啊?那麼多靈魂債難道不算總賬嗎?不審判嗎?秦始皇手下大將白啟一次坑殺40萬趙國俘虜,神讓他的靈魂七次投胎做牛🐮七次被雷電擊殺懲罰他坑殺40萬趙國俘虜的罪惡行經。伸冤在神神必報應啊!


紅蓼5084565091


孔子一生真正做官(古稱出仕),也就五年時間,而且是到51歲才有了機會出來做官。先後擔任過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兼攝相事,最大的官就是大司寇兼攝相事。



那都是一些什麼樣的官呢?做得怎麼樣?

孔子到了51歲才出來做官,一開始被任命為中都宰,中都是魯國的一個邑,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中都宰也就相當於縣長,孔子上任僅一年時間,中都這個地方就得到大治,社會安定,男女別途,道不拾遺,四方則之。

孔子的政治才幹引起了魯定公的注意,第二年就升任小司空,主管魯國的土木工程事務,但是個副職。雖然說是副職,卻是中央官員,中都宰是地方官。孔子擔任小司空的時間很短,但他秉持以禮治國原則,糾正了一些違禮,非禮的行為。

同年,孔子便升任大司寇,大司寇是魯國的最高司法長官,負責社會治安、刑獄、糾察等事務。本來大司寇這類高官,孔子以前都是由魯君同姓的卿大夫出任,孔子以異姓平民擔任,在當時引起了震動。



在大司寇任內孔子做了三件大事:

1.殺少正卯(我的另一文章專門論述過,在此不贅言。)

2.夾谷盟會

孔子以大司寇兼攝相事的身份,陪同魯定公參加了齊魯兩國的夾谷盟會,因為孔子的機智勇敢,粉碎了齊國想挾持擄獲魯定公的陰謀,併成功要回了曾經割讓給齊國的三塊地方,取得了這件外交的重大勝利。

3.墮三都

即拆除了在當時把持魯國朝政的三桓的大個大邑的城堡的城牆。當時已經成功的拆除了季孫氏的費邑,叔孫氏的郈邑,在拆除孟孫氏的成邑時,遭到了孟孫氏的反對而失敗。

孔子任大司寇兼攝相事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打擊了三桓家臣,其次削弱了三桓權勢,大大加強了國君的權力。但是也引起了三桓的警惕和不滿,最終導致孔子出走。

那孔子做官時的最高俸祿是多少呢?

從後來孔子周遊列國時,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在魯國做官有俸祿多少?)孔子回答:奉粟六萬。得知孔子在魯國做官時的最高俸祿是粟六萬。

那粟六萬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據張守節《史記正義》考證:

孔子一年的俸祿相當於今天的12萬多斤穀物,是一筆極可觀的收入了。


又新閣讀史



孔子年輕時,做過管理倉庫和牧場的小吏。由於孔子精通會計。其工作達到了完美。

孔子五十一歲時,晉升為中都宰。相當於市長,政績顯著。

五十二歲升任司空。

五十六歲升任大司寇。相當於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孔子官職最高時的俸祿是多少呢?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 初到衛國,衛靈公馬上接見孔子,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孔子 回答:“奉粟六萬。

唐代司馬貞 《史記索隱》稱:不可能是六萬石,應是六萬鬥。 張守節《史記正義》進一步解釋說:六萬鬥,指小鬥, 相當於二千石。

孔子一年的俸祿是兩千石糧食。


楊朱學派


孔子做過“委吏”(管倉庫、司會計)、“乘田”(管畜牧),有說還做過魯陬(音zōu)邑宰(即邑的主管)。曾問道於老子,自周返魯,開始聚徒講學。後任魯國中都宰,一年後由中都宰升任為司空、大司寇。“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國政三月”(見《史記》)。按《史記》記載,可以看出孔子攝政三個月,治安由亂變治,男女行人路不拾遺。

孔子擔任的最大官就是大司寇行攝相事(國政)。以後周遊衛、曹、宋、鄭、陳、蔡等國,前後十三年,六十八歲時返魯,仍不見用,乃從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史記》稱他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晚年喜讀《易》。弟子三千人,知名者七十二人。

孔子最高俸祿——粟(穀子)六萬。《史記》索隱記載:“若六萬石似太多,當是六萬鬥。”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司馬遷寫《孔子世家》的時候,孔子已經去世300多年了,他的資料從何而來,據他自己的介紹,是當初去過曲阜,在孔子的家鄉尋找孔子的事蹟。

我們現在能見的孔子資料,最早的大約就是《史記》了,對孔子的最高褒揚也是自《史記》開始。至於後來出現的越來越詳細的孔子生平,大約都為捕風捉影的敷衍故事,是否當真,各取所需吧。

“官”是2000多年來,中國社會的最高評價標準,因此,孔子若要成為人們的偶像,必須要有高官身份。若秦政權為第一個國家組織形式,公元前350年之前則就沒有出現“官”,它終究是國家組織形式裡面的社會角色。


胡氏口語文


最大的官就是至聖先師,受盡天下香火🌹🐔


民哥戲說歷史


只做老師不當官。


我與孩子共成長


孔子年輕時想做官,但沒考取。遇到挫折後,他發奮讀書,掌握了好多的哲學思想的雛形。後來各國遊說,推銷自己的理念。那時遊說是一個很寬鬆的職業,進出國界不需要簽證,😄到敵對國家去也不受殺戮。先前由於不是公務員,沒有固定薪金。收入就像如今補課學習班,由學生家長或王室酌情給付。後來也做過官,倒不是很高級別的官。


秋色正傑


最大的就是丞相!至於工資嗎?五千石!


覃兆平103459729


知識學過來全部還給老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