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大聲叫我董先生


刷抖音上刷到這個視頻,反覆看了好幾遍,先是震驚,然後是心疼,這麼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他的媽媽蹲在地上無助的拍打地面真的是很揪心。在西安出差的先生也看見了視頻,馬上給我打電話說:以後不要逼孩子學習,愛啥樣啥樣,健康快樂最重要。我反思了一下:首先我和孩子的關係很好,我們無話不談,可能是因為他還小吧,他是我自己帶大的,和我的關係也最好,我們經常和對方說“我愛你”。其次,我脾氣不好,遇到學習問題確實很容易發火,大吼大叫,會說一些傷孩子自尊的話,我知道這樣特別不好,但火氣一上來根本控制不住,以後慢慢改掉這個毛病。最後,我想說無論我的孩子將來做什麼我都愛他,支持他,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360行行行出狀元。

番外篇:以前覺得明星沒有任何隱私,現在連我們這些普通老百性也沒有隱私。發視頻的人有沒有想過會對本來就喪子的媽媽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大家會說她什麼?她還能不能再有勇氣活下去?還有那個孩子,有人說受不了失敗,心裡承受能力不行,您知道是什麼原因就這麼下決斷?這件事帶給我的就是反思反思再反思,剩下我沒有任何資格評價。


夏小沫summer


從新聞中瞭解到從上海相關部門獲悉,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據悉,男孩今年17歲,是某職校二年級學生。其母稱,當時正駕車載著男孩,他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跳橋。120到場後確認,男孩已無生命體徵。

對於孩子生命的失去,真的非常痛惜,非常難過!17歲正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卻輕輕一躍去了另一個世界。只是希望孩子在另一個世界裡過的快樂,過的幸福吧。


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孩子的行為習慣需要從小培養。

每個孩子的生長,如同一棵小樹的成長過程,需要家長不斷的去糾正他的長勢,給他適當的修剪。才能讓它生長得更加挺拔,俊秀,更易成材!當小樹長成大樹出現偏差的時候。再去修正已經很難了。

第二,對於孩子的行為,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

孩子犯錯,正是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的開始,錯誤的認識和行為有時候卻包含著正確的起點。我們不能多關注孩子言語心裡的錯誤結論。還應多關注孩子心理的變化,以及言語行為的動機起因。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容忍孩子的不正確行為,錯誤到正確,總有一個改變的過程。


第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愛護生命,關於生命的教育我們做的遠遠不夠。

從孩子的行為可以看出,孩子對於生命沒有任何敬畏,珍惜之心。也許,母親對他的批評讓他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可是生命只有一次,孩子卻不知道珍惜,作為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真正的缺失了挫折和生命教育。

最後,希望每一位家長和老師。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任何事件的結果都是由內因導致。對於孩子的引導教育,理應從心開始!


中學教之道


4月17日22時,上海盧浦大橋,一輛白色轎車剛剛停下,一大男孩就從車裡衝下來迅速跳下高架橋,全程不到5秒鐘,其母緊隨其後,也沒有抓住孩子,遂跪地痛哭。

原來,男孩今年17歲,上職校二年級,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到母親批評後憤而跳橋,之後民警在橋下綠化帶發現了孩子遺體,而孩子此時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啊,什麼時候才不在人間上演,一個父母含辛茹苦養育了17年的大男孩,如此決絕的選擇跳橋輕生,這背後到底有多少我們不曾體驗的痛苦?然而,父母呢?自己親身養大的孩子說沒就沒了,這讓父母后半生怎麼活?

隨著青少年自殺現象的連年攀升,如此避免這種現象也不得不令人重視起來,而最該反思的就是我們做家長的,在孩子學生壓力,生活壓力空前高漲的今天,家長只有正確的進行教育教育,才能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護佑孩子堅強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那麼,家庭教育應該是怎樣的呢?遵循什麼原則呢?

一、溝通原則:尊重、信任是有效溝通的橋樑,同理心是打開孩子心結,實現真誠溝通的必然通道。

小徐老師常年在一線教學,發現現在太多的家長和老師根本無法和孩子交流,因為孩子的心門早已關閉,家長和老師一開口,孩子就知道他們要說什麼,無非是一些自以為是的大道理,無非是一些凌駕於孩子心理感受之上的指責和教育,孩子受夠了,所以他們不和家長和老師交流。

但是,不和家長和老師交流的孩子,必定是無助的,內心的認同感、價值感和被尊重感一定是極低的,而這種低價值感如果在生活中又遭遇長期的挫折,那麼極易被沮喪、悲觀的情緒所操作,在父母或老師言語不當的刺激下,孩子就會作出過激的行為來。

所以,家庭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家長要時時刻刻接受孩子,正確的瞭解孩子,只有時時有效的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家長才能真正幫孩子走出生活的困惑和情緒上的悲觀絕望,才能在孩子遇到問題進拯救一把,而不是將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淵。

因此,如果家長和老師想和孩子作朋友,讓孩子敞開心扉,那麼就要掌握溝通的原則:

1、尊重、信任

有尊重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交流,有些家長,孩子在交待事情的來龍去脈時,孩子剛一開口,家長就聽不下去了,馬上反駁:“我就知道,這就是你的錯,你怎麼不想想……”等等這樣指責的語言就連珠炮的講出來了,試想,您既然不相信孩子,既然不用聽孩子解釋述說,就知道是孩子的錯,那還讓孩子說什麼?孩子不說,又怎能解開心中的委屈和困惑?

所以溝通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尊重、信任。只有選擇尊重、信任孩子,孩子才能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家長才能耐心聽下去,才能有一顆平常心,去站在孩子角度來分析問題,不誇大也不掩蓋,這樣分析出來的道理才能令孩子信服,才能幫孩子成長。

2、同理心

溝通的第二大有效原則是擁有一顆同理心,所謂“同理心”就是理解孩子、包容孩子,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感同身受,從情感上先接納孩子。

例如,孩子闖了禍,被學校老師批評,被同學排擠,此時孩子的內心是孤獨的,無助的,如果家長上來就劈頭蓋臉地指責孩子的行為錯誤,表達對孩子的失望之情,那麼孩子就會更加無助,痛苦,覺得被整個世界所拋棄。而這種情緒一旦不斷積累,孩子很難堅強的面對問題,只能使負面情緒堆積下來,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

二、良好溝通的方法

與孩子交流溝通是有原則,也有方法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轉變觀念,更好搭建有效溝通的橋樑。

1、學會抱著同情心和同理心去傾聽孩子

當家長自己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請家長先學會傾聽,無論孩子說出多麼過激的話來,請家長一直保持冷靜的傾聽,不評論,不指責,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是有效建立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有效辦法。

現在,很多家長聽不得孩子說一些大言不慚的話,孩子一張口,只要言語過激,家長就火冒三丈,恨不得把孩子一切不良的想法扼殺在搖籃裡,但是您有沒有想過,當人在氣頭上,是需要發洩,而情緒失控下說出來一些過激的話,正是發洩的方式之一,這並不能成為家長指責孩子言行的理由。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傾聽。一定要放下身段,抱著同情心,同理心去耐心的聽孩子發洩內心的不滿,這才是有效輸導心理不良情緒的最佳方式。

當孩子傾訴完,發洩完自己的不良心理,而此時家長也沒有指責他,那麼他的情緒才會安定下來,他的心扉才會向你敞開,而你和孩子之間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步的溝通。而您當您有一顆同理心,能從孩子的情感需求下手,才能真正打動孩子,而您的生活智慧才能有效被孩子接受,才以指導孩子成長。

2、學會為孩子“擋槍”

從小到大,孩子會遇到無數的問題,有時候是孩子自己的錯,有時候是對方的錯,但無論是什麼原因,當孩子面對問題時,內心都是惶恐的,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根本無法預知後果,更不能堅強的承受問題帶來的後果,因此,家長要適時的為孩子“擋槍”,從而減輕孩子身心上的壓力,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強大,找到安全感,同時也感受父母的愛和信任,這樣孩子才願意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跟家長說,並願意聽取家長的建議,家長也才能從根本上指導孩子健康成長。

拿小徐老師來說,我兒子有一次在學校和一男孩打架,被“惡人先告狀”,老師嚴厲地批評了他,並且對兒子的辯解不予理睬,兒子很生氣,對老師態度也不好。於是老師通知家長來學校處理此事。

我去到學校後,首先做的不是指責孩子,而是為孩子“擋槍”,第一時間替孩子向老師道歉,並承認是自己沒教好孩子,給老師帶來麻煩,請老師原諒,而孩子請交給我來教育。

當我把孩子領出校門時,孩子哭著對我說:“媽媽,我以為你會當著我老師的面把我揍一頓或者批評我一頓並逼著我給老師道歉,謝謝你媽媽!”

其實,作為母親,我只做了我應該為孩子做的事,而孩子卻從此明白,任何時候我都是和他站在一條戰線上的,是那個隨時可以給他提供安全和好的建議的人,相信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內心才是最有安全感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3、學會冷處理

當孩子的情緒過於激動時,家長要學會冷處理,要給孩子充分消化內心不良情緒的空間,不要激化矛盾,引起內心的崩潰。

很多控制慾比較強的家長,面對問題孩子,自己先控制不住情緒,自己先暴跳如雷,口不擇言,這對一個內心極其痛苦,或者情緒失控,極度悲觀的孩子來說,無異於是火上澆油。

總之,溝通最重要的目標是千萬不要激化矛盾,要想辦法化解矛盾。

一切悲劇都源於矛盾的激化,而矛盾一旦激化,事情就會往失控的方向發展,這才是我們應該避免出現的情況。

再回頭看此視頻中的悲劇事件,車子直接停在馬路中央,而孩子開門衝出後直接跳橋,相信母子倆在車內一定進行了激烈的爭吵,是激化矛盾的結果。可憐一個如此年青的生命就這樣逝去,給父母留下的是一輩子的痛。

小徐老師最近一直關注青少年輕生事件,每次看到悲劇發生,內心都受到極大的觸動,悲痛之餘,我希望家長們能掌握一些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原則和目標,真正學著去做一個溫和的、有智慧的父母,真正能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引路人,幫孩子去構建更加美好,更加寬廣的人生。


指尖教育帝國


這是一個“玻璃心”的孩子,一碰就碎啊!

“母親批評”,孩子就“跳橋”給你看!孩子的這個行為不僅傷了自己母親的心,也給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捅了一刀子:沒有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生育的孩子是一個精神的侏儒!

面對這種極端的事件,做為家長要引起深思,到底該如何去教育孩子,把孩子真正培養成身心兩健的陽光少年?

1.生命教育,讓孩子意識到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平時居家與子女相處,少談社會的陰暗面,多談社會的積極面,平時感慨人生少一些消極,多一些陽光。家長就要給孩子做出熱愛生活的榜樣,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輕言悲觀厭世之話。

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健康的書籍,多讀一些能夠溫暖心靈的文學作品,遠離遊戲,少沾帶有血腥殘暴的遊戲,多看一些積極健康的影視作品,少看一些蠱惑人心的迷信東西。

引導孩子多從事一些體育運動,少去一些夜店、娛樂場所;多與一些陽光健康的人交往,少與一些性格乖戾內心陰暗的人來往。

家庭應當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容洽的氛圍,讓孩子懂得生命的重要,讓孩子明白幸福的真諦,發自內心地熱愛父母,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孩子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2.挫折教育,面對苦難才能磨礪人頑強的意志。

孩子的心為什麼像“玻璃”一碰就碎,就是因為孩子從小處於溫室之中,經不起外面任何風霜雨雪;處於嬌慣中的孩子更會滋生妄自尊大、盲目自信的心理,別人碰不得,說不得,稍微受點委屈,便覺灰心喪氣生無所戀。這種灰暗的心理如何面對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面對困難重重的人生之旅。

其實,從許多成功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越是處於惡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常常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玩強生命力。孩子小時候,少一點物質上的滿足,多一點精神上的磨礪,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一個孩子的夭亡,對於一個家庭的打擊是殘忍的,但是對於一個社會卻同樣是上了沉重的一課,他要求我們為父母者必須慎重地面對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生下來,供他吃,供他穿,然後交給學校就太平無事了。


亂語三千


這真是個理不清楚的事。如今的孩子,沒有從前多兄妹時代那種“缺愛”氛圍,特別是獨生子女,一家人的目光全灑孩子身上,捧手裡怕化,捏緊了怕壞。社會、學校、周圍多方面影響到孩子人格教育。一方面,家庭教育時,萬不得己不會教訓孩子,更不會有挫敗感教育,這樣眾多牽扯教育下來的孩子,有兩極分化可能。一種屬於乖乖型孩子,他們成長到一定階段,會思考一些行為的對錯,分清善惡,哪些事可為,哪些事不可為,能有較強自律性,這是最好的一類。另一類,脾氣暴躁或性格孤僻,得不到自己想要就耍橫或沉入心裡,父母怎麼樣做都是錯,但孩子天天長大,不斷挑戰父母底線,有的父母真可謂操碎了心,用盡了力,但孩子終是缺點太多,自我太強,根本沒有考慮過其他人感受,放大一個個小事來與人或社會的衝突。除了痛惜跳橋孩子外,我們真該心疼一下失去孩子的媽媽(還有其他親人)難處,也許她己很努力了,但孩子還是沒理解她而放棄了生命!節哀吧,那位媽媽!


穀雨163845795


視頻一連看了十幾遍,每看一次都是一次心痛,一個十七歲孩子,陽光的少年,花季的青春,就在那衝動的幾秒鐘永遠的離開了親人。為人之父母的家長們怎麼會不為之扼腕痛惜。

盧浦大橋我曾無數次開車經過,視頻可見這個孩子跳橋的地點是在距離黃浦江上還有一段距離的引橋上,引橋和下面的柏油馬路至少也有五六層樓高,孩子一躍而下,可憐的媽媽在那一刻天塌了,驚恐詫異一剎那,跪在欄杆下捶胸頓足也無回天之力,人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生活條件的富足,父母對孩子的十分疼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小就捧在手心,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少聽到家長的不字,從幼兒園到高中,甚至父母爺奶兩代人的寵愛,孩子漸漸大,形成了獨佔鰲頭,爭強好勝的個性,現實生活的路哪有那麼平坦。

另外,現在好多家庭父母忙於生計賺錢,只關心孩子學習成績,很少溝通,很少教導孩子怎樣為人處世,怎麼與同學朋友交往,家庭教育嚴重缺失,一些城市孩子不懂他們自身條件的優越是別人無法比擬,他們認為一切優越本該這樣,哪裡經受起較大挫折,甚至稍有不順就不能承受走向極端。玻璃心的孩子不是一天養成的。

養不教,父之過,很有道理。記得我們小時候農村吃的差,穿的差,做錯事,父母樹上折下一根柳條,打得你沒有地方藏。其實那時候我們也是一樣認為生活本該就是這樣。

孩子在外惹事生非回去輕者罰跪,重者掃把伺候,習慣了長期吃苦,就懂得了對生活的珍惜,習慣了家長嚴厲,就懂得了對父母的敬畏。

小時候,看不完父親冷漠的面孔,聽不完母親嘮叨的教誨,捱打,責罵現在想想何嘗不是父母的一種教誨。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和環境變了,作為家長不能只關心孩子學習成績,自己也要經常多看看傳統古典的國學書籍,用來啟發教育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久而久之孩子課本外的知識就多了,懂得了珍惜,學會了尊重,做事學會了換位思考,心智強大了,遇事就不會那麼盲目衝動 ,家庭也自然就會更加幸福和諧。


大漠初


◇看到這一事件,我想起另一個新聞:學生在學校鬧事,老師通知家長來學校,學生感覺到自己沒面子,當著父母的面跳樓了。

那個學生是一個高中的學生,因為在學校因為爭風吃醋和另一個男孩一起追求一個女生,一時氣不過就打了那另一個男生,導致那個男生受傷,被他的班主任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番,之後班主任叫他的家長來學校,這個學生也是一時激動,從5樓跳下當場身亡!家長當時就在旁邊,目睹了自己孩子的輕生這個情況,頓時昏倒。

這個男跳下和這個17歲男孩多像呀,因為自己的母親就他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事情後批評了他。就選擇這樣的極端方式來應對!

現在的孩子啊!ε=(´ο`*)))唉!

真的是太脆弱了,遭遇一點點挫折就想不開!說都說不得,那更別說打、罵了!現在的家長、老師也是不容易!希望父母和學校多給孩子上一上挫折教育!讓孩子能夠正確面對這樣類似的事情!


小熙帶你看世界


衝動是魔鬼,很多讓我們後悔不已事情都是因為一時衝動,導致了不了挽回的後果。一個花季少年,因為母親對他的批評,縱身從橋上跳下,只留下母親捶胸頓足,實在是讓人唏噓。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孩子們怎麼了?現在的教育怎麼了?我們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

記得我們小時候,家長,老師批評甚至打罵是司空見慣的,當時可能憤憤不平,過不了一兩個小時,便煙消雲散,該幹嘛幹嘛。那時候的孩子們像一塊鐵,千錘百煉,敲敲打打,經歷無數挫折,對一些小風浪自然是見怪不怪,坦然面對,所以,那個時代,孩子們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自殺的很少。



反觀我們現在的孩子們,就像是溫室理的花朵,家庭,學校,社會無微不至地呵護,見不到風雨,不經受挫折。當下,學校自然是不敢,不能對學生們的錯誤進行懲戒,進行挫折教育,只能讚賞,表揚,鼓勵。家庭對孩子們也是關懷備至,恨不得什麼都安排好,什麼都照顧到,這樣的環境成長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能有多強?

這次跳橋的男孩,其實只是跟同學發生矛盾,母親在車上批評他,這在我們看來是很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是孩子承受不了,憤而跳橋,說明心理承受已經到達他的極限。



所以我認為,從這次事件,還有以往的種種讓我們痛心不已孩子自殺自傷事件中,我們應該反思,挫折教育應該被重視,被全方位保護起來的孩子今後該如何面對社會?畢竟社會的競爭是激烈的,既然早晚要面對風雨,何不未雨綢繆?讓孩子們早一點,循序漸進地經受挫折,讓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強大呢?


周老師的工作室


17歲的青春,就這麼毫無價值的消逝了,令人痛心!可以說,這位少年,死於情緒的失控,而失控的導火索,則是其是母親的批評。母親的本意是教育孩子,而正是在錯誤時間裡的教育,導致了孩子生命之花溘然凋謝!

痛定應該思痛,我覺得我們必須明確一下四點,在自己或者他人情緒激動情緒失控時,採取正確的姿勢,度過情緒失控這個危險期:

其一,情緒失控之時,絕不是教育之機

情緒失控,容易讓人感到絕望,覺得生無可戀,衝動之下失去理智。可見,失控的情緒之下,我們應該做的是疏導,是讓失控的情緒恢復平穩,而不能感情用事,火上澆油。

就拿這個悲劇事件來說,知子莫若母,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性格應該是很清楚的,在得知孩子跟同學發生矛盾的情況下,父母要做的,是傾聽,是安慰,讓孩子傾倒出心中的負面情緒,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去批評,這個批評,就是把孩子推向深淵的推手。

其二,控制情緒茲事體大,切不可等閒視之

但凡不是預謀的極端事件,可以說都是情緒失控的結果,當造成嚴重後果後,所有的當事人都表示追悔莫及。作為旁觀者,往往會斥其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其實,這是不懂人的心理。情緒失控時,人就會失去理智,根本想不到所做作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其三,情緒激動時,起碼要做三次深呼吸

人人都會有情緒激動之時,遇到情緒激動時,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深呼吸,再次深呼吸,三次深呼吸,一般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三次深呼吸都無法平復,最後的一招就是離開現場,眼不見心不煩,情緒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其四,最親近人的言行,最容易導致情緒失控

在很多情緒失控發生的事件中,導致一方情緒失控的,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因為人心情極其糟糕時,心中充滿了負面的情緒需要宣洩,而最親近的人,則是宣洩的傾聽對象。如果此時,最親近的人沒有當好垃圾桶,而是指責、批評、懲罰,就會導致對方絕望,做出極端的舉動。所以,遇到家人或者親友情緒激動時,傾聽安撫就是最好的良藥。

綜上所述,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高度重視情緒的自我控制,高度重視對他們情緒的引導和紓解。情緒失控之時,絕不是解決問題之時,一切的問題,都留到情緒平穩、冷靜理智的時候處理,否則,只會使事情走向我們預期的反面,造成嚴重的無可挽回的後果。


當代師說


我有一個朋友,她快四十了也沒有孩子 ,老公有毛病,她是一個初中數學老師,很多時候我覺得她說得話很對。她說,如果她有孩子,不會溺愛孩子,什麼都不為他準備,作為她的孩子必須自立堅強,我說也要照顧孩子的情緒,現在的孩子抑鬱症的很多,她說,如果她的孩子抑鬱症了,或者選擇自殺,那麼死就死了,這樣的孩子即使活著也沒出息。雖然話語很無情,可能她沒有孩子的原因,但是還是有點道理,一個17歲的男生,能匆匆這麼瞭解自己,那麼即使他沒死,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太沖動,太幼稚,太不負責任。只是可憐了他的母親,一輩子活在自責裡。現在的孩子真是玻璃心啊,一碰就碎,一言不合跳橋給你看,這都是什麼孩子呀,父母教育還是有缺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