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黃雲鵬,一代“瓷痴”,用筆觸勾勒著人生,素胚上的青花,筆鋒翩然;瓶身上的河山,一如自然。 一濃一淡,一點一染,是畫的修養,亦是為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青花。一生只為一件事,黃雲鵬付出的,是世人不曾見過的艱辛。一切尊重古法,一切追求極致,一切嚴格要求,一切蕩然於心。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景德鎮陶瓷凝結著一代代能工巧匠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精湛的制瓷工藝將中國推向了世界。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割斷歷史,就失去未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無法割斷血脈、丟掉根基 “承千年瓷藝,傳千古瓷魂”,黃雲鵬沒有停止探尋,沒有停止繪製的雙手。心中之事報以最誠摯的真心,付出的是心血,回報是內心的滿足。 用一心,痴一事,盡一力,終一生。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江西有一條江,叫做昌江

昌江以南有一個小鎮,叫做昌南

宋代景德年間

這個鎮改名“景德鎮”

在陶瓷出口悠長的歲月裡

無數外國人來到這個小鎮買陶瓷。

昌南意味著陶瓷

陶瓷見證了中國的英譯名“China”

時光流轉,人世變幻

然而時間總會留下一些痕跡

用無聲的語言訴說著昔年的故事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瓷都景德鎮

歷來是陶瓷大師雲集之地

但是身為陶瓷藝術大師的同時

又執著地繁榮陶瓷文化

傳承技藝的人卻很少

“ 擇 一 事 終 一 生 ”

沉浸在古陶瓷的世界裡

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

淬鍊心性

用幾十年或者一生的時間

守護著手中的技藝

用一顆真正質樸的匠心

去呈現每一件帶著溫度的藝術品

這是一份幸運,更是一種選擇

他不但是一位仿古瓷專家

更是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他,就是中華仿古瓷第一人,黃雲鵬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黃雲鵬,自70年代進入故宮學習,就協助故宮修復了許多重要陶瓷文物。祖籍江西豐城的他,考上景德鎮陶瓷學院的那一刻起,便與古陶瓷結下了此生的緣。他說,到了窯址,它會把你帶進歷史。從中可見從泥到瓷的生產工藝與流程。可見當時窯的結構及作坊形制。可見產品的器型、品種、畫面和畫意。還可窺見當時的產量、規模等······一處窯址就是一座原汁原味的陶瓷產業博物館。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憑著對古瓷器的熱愛,黃雲鵬研讀陶瓷古籍認真審視每件藏品的時代特徵,看器型線形、胎釉特徵、紋樣與款式,並且對景德鎮所有的古窯址進行了全面調查。從匣體、墊餅、墊渣,到窯爐、作坊、瓷片。

最後, 經過反覆試驗,黃雲鵬成功恢復了景德鎮御窯,多項瀕於失傳的傳統工藝,破解了歷代泥釉和青花、釉裡紅釉上五彩顏料的配方,複製精仿了景德鎮宋元明清時的影青、青花、釉裡紅、鬥彩、五彩、粉彩、顏色釉等。

歷代官窯品及民窯精品,既傳承了景德鎮陶瓷的傳統制瓷技藝,又使得古陶瓷找到一條迎合市場的發展之路。

“路是選對了。”黃雲鵬說這話時,臉上露出了笑意。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20年來,公司裡畫青花的人,大多是我帶出來的,現在有近百人。我還經常給繪瓷員工講課,不斷提高他們的繪瓷水平,把非遺傳承下去。”黃雲鵬說。

黃雲鵬非常願意把他的技藝傳承下去,讓那些願意從事陶瓷藝術創作、把陶瓷作為終身事業的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與學習機會。

自八十年代末到 2017 年,黃雲鵬在海外舉辦的展覽與學術講座已遍及 10 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觀人次數萬人次,其中其作品得到多國元首、企業家與收藏家的青睞 。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目前,黃雲鵬已被美國彩虹電視臺、英國國家電視臺、日本 NHK 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十餘家國內外電視臺拍攝紀錄片。同時, 香港《文匯報》、《參政消息》、《環球時報》、《文化報》、《收藏快報》及新華網、百度、新浪網等二十餘家主流報紙、網絡 媒體對黃雲鵬給予專題報道。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2013 年,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世界元青花大展”中曾被 2.3 億拍出 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實物與黃雲鵬大師再造的“仿元青花鬼谷下山”, 穿越了七個多世紀的時光,受邀同臺競秀,引來嘖嘖稱讚。在展出現場, 這件文物的擁有者,世界著名古董商“埃斯凱納齊”與這件“天價元青花” 的再造者,黃雲鵬大師,歷史性的握手,成為了世界陶瓷界的一段佳話!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希臘總統卡羅洛斯·帕普利亞斯會見黃雲鵬

希臘官方這樣評價黃雲鵬的作品:黃雲鵬先生的陶瓷作品融瓷質美與裝飾美於一體,大氣天成。使我明白了西方在大航海時代為何對景德鎮陶瓷產生那樣強烈的追求。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黃雲鵬常因全英華人收藏家協會邀請,前往英國講授古陶瓷鑑賞。圖為 2015 年,黃雲鵬在英國倫敦講學後,英國主辦方按國賓禮儀在英國國會大廈為黃雲鵬舉辦答謝晚宴。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會見黃雲鵬

1993—1999 年,日本商人從中國買走黃雲鵬仿製的元青花,黃雲鵬的名字便蜚聲日本 文博界,十幾年間不斷有日本考察團前往景德鎮拜訪黃雲鵬,從九十年代中期,黃雲鵬作品 開始出現在日本收藏界。1997 年,一件黃雲鵬仿明永樂青花海水龍紋扁瓶被認為明代真品, 雖最後確認為黃雲鵬仿品,但還是被當時日本首相以收藏,轟動了日本媒體。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仿古是個累活,一筆一劃都要跟真品一模一樣。”仿製古瓷50年後,黃雲鵬打算放開手腳,把重心從仿古挪到創作上來。

一開始,他只是在仿古中創新,畫法隨性,不再中規中矩;後來,他不滿足於此,決定自己創作一些作品。世博會期間,他的首次原創之作《國瓷2010》在上海首發,第一批限量定製100件,卻收到了訂單近千份。

黃雲鵬 | 造的是國之大器,成的是大國工匠

“我要創作,一定要超出歷代所有官窯瓷器,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可能出手。”對於原創之路的前景,黃雲鵬語出驚人。

黃雲鵬的50年,不僅見證了中國瓷器界的崛起與復興,更是見證了一代大國工匠的成長與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