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人願意接受抑鬱症患者嗎?抑鬱症患者可以結婚嗎?

喜歡正確的思想


說起抑鬱症患者的病恥感,作為常常接觸抑鬱症的醫生,我真是深有體會,往往這種可笑的病恥感會讓他們就診的時間延後半年甚至一年時間,那麼這麼長時間他們在幹什麼呢?極力掩藏自己患有抑鬱症的秘密,獨自承受孤寂和絕望的感覺;或者轉而在各大綜合醫院或者中醫診所求醫,當然還有數量眾多,質量毫無保障的心理諮詢診所。往往一年以後當他們終於鼓起勇氣走進精神專科醫院或者綜合醫院的心理科的時候抑鬱症狀已經十分嚴重了,大多早已無法勝任工作,達到了重度抑鬱的程度。

我也很奇怪,為什麼人們聽說一個熟人得了癌症都會表示同情,而聽說一個熟人得了抑鬱症總會有“矯情”,“小心眼”,“裝的”之類的詞語來武斷的評論別人的疾病?明明都是重大疾病。世界三大重大疾病排名:第一名惡性腫瘤,第二名心腦血管疾病,第三名抑鬱症。而這個排名只能持續到2020年,世衛組織預測,到2020年抑鬱症將會超過心腦血管成為給人類造成重大負擔的世界第二大疾病。

如果有人笑話你是抑鬱症患者,那麼他一定不知道他笑話的不是你一個人,而是將近一個億的全國抑鬱症患者。如此龐大的抑鬱症患者群體,其實在國家權威統計下,曾經接受過藥物治療的抑鬱症患者人數,不足抑鬱症患病人數的十分之一,也就是絕大多數人還沒有或者抗拒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又是偏見,很多人說抑鬱症藥物吃了不是抑鬱症也會變成抑鬱症?還有人說抑鬱症的藥吃了整日昏昏欲睡,什麼都幹不了;還有說抑鬱症的藥副作用巨大,抑鬱症沒治好,人的身體都被吃壞了。其實治療抑鬱症的藥物由於需要作用在中樞神經,確實存在一些明顯的副作用,尤其在患者剛剛接觸藥物的時候會尤為明顯,但所謂副作用是完全可以改善或者完全緩解的,求助和相信你的主治醫師,他們會幫助你減少或者消失藥物副作用。

希望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能有尊嚴的活著,你的問題我可以告訴你,抑鬱症患者當然會有人願意接受,當然可以結婚,我經歷了很多這樣的例子,甚至很多人是因深愛自己的人才重燃希望的聖火,愛情確實不是萬能的,但愛情可以告訴一個抑鬱症患者,生活仍在繼續,希望還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所有的抑鬱症都能接受到最科學有效的治療。


我說精神



實際上是你自己嫌棄自己,是你自己拒絕自己,是你自己躲避自己。


抑鬱症不存在器質性病變完全可以結婚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抑鬱症是完全可以結婚的,不存在器質性病變。也沒有具體的遺傳依據,內源性抑鬱症除外。這一點跟精神分裂症有著天壤之別,有人認為抑鬱症就是精神問題,而甚至就等同於精神病。就等同於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在臨床生理學上是神經遞質攝取不平衡導致的,以持續的負向情緒為特徵的心境障礙。

神經遞質它包含了多巴胺去甲腎上腺,跟血清素,當它濃度過高的時候,人就容易焦慮,當它濃度過低的時候,人就容易抑鬱。當你發現自己被診斷為抑鬱症的時候,極有可能也患上了焦慮症,根據比例的多少分為焦慮型抑鬱症和抑鬱性焦慮症,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抑鬱,比如考試不及格啊,比如被父母的苛責呀,比如情場失意呀,比如投資失敗呀,比如身邊的親人去世啊,他都有可能觸發你潛意識的負向情緒。

只是你沒有把它當回事,你沒有認真對待他,所以他沒有給你生活造成很大的障礙,如果你一旦按照國際通行的DSM5去對號入座的話,你會發現你身邊所有的人都會患上抑鬱症,患上焦慮症。因為他們實在的確存在抑鬱,存在焦慮呀,抑鬱症焦慮症,他在沒有成為心境障礙之前,不也是一種情緒的描述嗎?


對待情緒方式決定患上抑鬱症的幾率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個沒有情緒的人,他就是沒有意識的人,他就是植物人,所以只要有情緒,只要你對待情緒的態度有問題就會導致你患上抑鬱症,患上了焦慮症。

所以當我們被診斷為抑鬱症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就會逃避,就會抗拒,就會否定這個事實,就會想辦法讓自己好起來,當然臨床上這個生理用藥可以緩解你的軀體症狀,可以平衡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可以調節神經遞質攝取平衡的問題。但是還不能解決你對待情緒的方式,只要這個方式還在,你就會一如既往的抑鬱,這也是臨床上抑鬱症複發率達到87%以上的原因所在。

在意識療法裡面提到抑鬱症的思維方式,是受害者的思維方式。總是有意無意的,在頭腦裡面以過去某個人某件事情,編織作為受害者的故事,同時你近距離觀察抑鬱症患者發現他們希望把別人也拉進他的頭腦故事裡面,充當一個評判對錯的法官,他總是要找一些理由,讓自己的心理達到平衡。而實際上只會弄,人們不斷的產生更多的抑鬱情緒,然後積壓在自己的潛意識當中。當那個臨界點到來的時候,你就會有抑鬱症的方式爆發出來。從這一點來講啊,我們每一個正常人都是抑鬱症的潛在患者!


情緒跟頭腦思維結合的時候讓我們處在持續無意識狀態

只要沒有發展為重度抑鬱症階段,抑鬱症其實都是可逆的,也是人生的一種大概率事件。不要諱病忌醫,認為是天塌下來的大事情,當你越是這樣重視他的時候,它就變得越強大,你越是抗拒它的時候,它就變得越強大,當你越是否定它的時候,它就變得越強大,甚至會泛化出其他一些稀奇古怪的症狀。比如社交恐懼症得過強迫症,比如選擇困難症,比如拖延症。

所以意識療法提到我們對待情緒的態度,實際上也是自我療愈的一個關鍵。自助者天助之,當我們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就是否定他,抗拒他,排斥他,第一個問題就是:我有什麼方法可以控制我們的情緒,當你控制你的情緒的時候,你的情緒他永遠不會離開你,它會持續的潛藏在你的潛意識層面,加強你的思維方式,跟認知方式。

所以跟你的情緒相處的方式,也就是跟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也就是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自我心理療愈的關鍵步驟。情緒它實際上是一股能量,他只是想要穿過你的身體,給你傳達一個信號。但是我們卻將這種情緒壓制在自己的身體裡面,當這個情緒跟頭腦思維結合的時候,就讓我們處在一種持續無意識狀態,嚴重的情況就是抑鬱症。

自我療愈抑鬱症的關鍵就是改變認知方式轉變思維模式

所以我們要表達自己的情緒,這種表達情緒的方式,實際上它就會帶給你一個新的看問題的方式。這個表達實際上就是,說出你情緒下的感受,感受是比你的思維更真實,A是引起情緒的事件,B是你的思維方式認知角度,C是情緒。人們往往會因為情緒,人們往往因為,C而不斷去找A的麻煩,而實際上你能改變的只是B而已。

有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賣雨傘的,小兒子是賣草帽的。老太太成天唉聲嘆氣,她覺得自己生活很不幸。鄰居就問他為什麼唉聲嘆氣?老太太說,一到下雨天的時候,我就擔心賣草帽的小兒子,他今天就沒有收入,到晴天的時候,我就擔心賣雨傘的大兒子,他也沒有收入,鄰居就哈哈一笑說,你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於是老太太整天就開開心心的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到,實際上這件事情本質上沒有任何的改變,只是看問題的角度發生了轉變,所以意識療法,就是讓我們自己變成這個鄰居,變成一個冷靜客觀看待這個事情的鄰居,從另外一個角度,從另外一種思維模式去看待這件事情,那麼你就會得出截然不一樣的情緒。

當我們不斷的真誠對待自己情緒以及轉變情緒下的這種思維模式。你就會發現,你會用新的思維模式取代舊的思維模式,那麼在心理學上講,同一個動作,只要你做到27次,它就會形成一種習慣,他就會改變你的人生,改變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甚至對價值的取向,這就是自我療愈的真諦。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你能夠,開心富足,成為真正的自己。

陳了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創始人,自我心理療愈發起人,意識療法跟森田療法認知療法CBT一樣是心理療愈的體系,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識療法它是自我心理療愈的體系,旨在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處在各種心境障礙下的人們,肉體的痛苦可以通過生理治療,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遠的,當每個人長大時都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常態。通過意識療法的踐行讓更多處在痛苦煎熬中的人們,獲得內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於情不惑於心的力量,不戀過往不畏將來的力量,出離頭腦活在當下的力量,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

了凡心療愈


會有人願意接受抑鬱症患者嗎?抑鬱症患者可以結婚嗎?

當然會有人願意接受抑鬱症患者,當然可以結婚,但是幾率非常低。

至於是否會被人嫌棄恐懼,要看大眾對抑鬱症的認識程度。不理解抑鬱症的人會把這認為是一種病態,理解抑鬱症的人大多持理解同情的態度。在現代社會,由於心理學的普及與發展,大多數人或多或少地對抑鬱症有所認識,最起碼都知道抑鬱症是令人痛苦的心理疾病,大眾對抑鬱症患者是理解同情的。嫌棄恐懼自己沒有人要,是抑鬱症的一種病症,主觀地自我貶低,因此與其思考他人願不願意接受,可不可以結婚,倒不如自己先從抑鬱症中走出來來得更為重要。

分析一下我的經歷。

我也曾是一個抑鬱症患者。念大學的時候,因為對未來的迷茫擔憂以及愛情受挫的雙重打擊,我患上了輕度抑鬱症。我常常覺得自己沒什麼用,未來不會找到好的工作,也不會有人會喜歡我。白天犯困,晚上失眠,吃不下飯,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更不會去思考可不可以結婚的問題。

渾渾噩噩地將近一段日子之後,同學們都知道我的情緒非常低落,因此極少與我接觸。但有個善解人意的女孩選擇接近我,開導我,幫助我,所謂天使就是形容這個女孩吧。在這個女孩的幫助下,我終於走出了陰霾。

這個例子足以說明,還是有人願意接受抑鬱症患者的。




冰光說電影


首先,身為抑鬱症患者,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接納自己,承認自己是抑鬱症患者,並且接受現實,這樣才人際交往中才不會太過於敏感和自卑,但由於抑鬱症患者本身的情緒控制就會弱一些,但如果你的症狀已經確診,還是要定期接受檢查與醫生的階段性治療建議。

由於關注點不同,外界與個體產生的信息,會讓我們的情緒存在正常的波動現象,而抑鬱症患者會受到情緒波動從而放大,這樣抑鬱就消耗了過多的精力,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履行自己的義務。

但真相則是,日常生活中的痛苦並沒有那麼大,只是患者自身進行了放大而已。而對於你所說的抑鬱症患者是否可以結婚的懷疑,這一點確實不必擔心,因為在很多來訪者中,大部分都是已婚的抑鬱症患者,難不成得了抑鬱症還要離婚不成?

所以,是不必擔憂的,這就好比很多人在發現我是心理專業後,很多人都會有警惕性,這就是對心理不太瞭解而已,你的抑鬱症也是如此,只不過還沒有出現一個懂你的人,懂抑鬱症患者的人而已。

再說抑鬱症,也本身是情緒的控制問題,並非牽扯到身體器官或遺傳基因,就像感冒一樣,那你說誰還沒有感冒過呢?對吧,每個人都會抑鬱,時間長了也一定會得抑鬱症,所以,這一點也不必糾結了...

如果對抑鬱、焦慮、成癮、人格障礙等科普、心理引導技術感興趣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霖士心理”,這裡會定期分享治療筆記,也希望能同我們一起成長...


霖士心理


抑鬱症患者極為需要愛的氛圍,一份無私的愛持久的愛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同時,抑鬱症並不屬於禁止婚姻的情況。整體來說與此類患者戀愛結婚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抑鬱症患者更願意把所有問題的發生歸結為自己的原因,這種難為自己的特點在兩性關係中是不具有攻擊性的。但這對另一方是一種考驗,一個是不能利用患者的特點去滿足自己,因為這會加重病情。第二個是需要長時間持續性的單向付出,並不一定能獲得對等的回饋,因為患病期間人的大量精力都用來內耗,以至於難以進行正常情感流動。這就需要考慮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假如提問者只是打算開始這樣的感情,那麼建議慎重考量。如果已經開始,那麼建議認真思考,如果是終止,要儘量在不影響病情的前提下慢慢處理,如有必要,諮詢專業人士後進行。





陳稻農


我近來得了憂鬱,很不經意,自己毫無意識的,這兩個月靠親人和家人的陪伴支持,真的擺脫一些思想,憂鬱症思想太胡思亂想,想法不切實際,很多想法不可能發生的也在想,我主要是事事不順,和家裡關係不太融洽,以自己的情緒要求別人,以為自己才是對。壓鬱希望不發生在大家身上,真的很痛苦,很多家人會放棄或無奈…希望大家身體都健康。


1351210435


謝謝

談點個人看法,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並不是精神病,抑鬱症患者比正常人的思維要敏感許多,不存在思維混亂的問題。所以抑鬱症患者不僅可以結婚,照樣可以生孩子的。對抑鬱症的認識要科學,藥物治療後並不影響正常的生活。我患比較重的抑鬱症,結婚生子一樣也沒有少,吃藥控制住後依然在工作崗位上(腦力勞動)到退休。


紅梅花開



裸奔巴喬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都有或輕或重的抑鬱,我想說的是,社會上還是對這種病戴有色眼鏡看待,這種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再有一點,如果他真的愛你,你的優點缺點他會一併收下的


宛君ing


你好、你提的問題很好、最好不要結婚、因為抑鬱症的人自身難保、維持家庭難度大、家庭矛盾一糾紛、症狀會加重、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結婚、這是事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