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是什麼意思?

宛桐桐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六月指陰曆六月,即在陰曆六月裡逢立秋節,那麼就有可能兩邊的收成都不好,即秋前收,秋後收的都不會好。這是誇張的說法,意在警醒人注意,防患於未然。這是氣象農諺,有地域限制,不是處處可準可靈的。2017年,2018年陽曆都是8月7號立秋,而陰曆都是在六月,一是六月十六,一是六月廿六,請回頭對照一下,準不準?

立秋是24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安排是依陽曆規律來編排的,所以從陽曆看,日期較固定,不是以陰曆規律定的,所以從陰曆看,就很不固定,不是提前就是延後。立秋以陰曆看,應是七月節,而在六月見,就是提前了,叫“早秋“了。而以陰曆看節氣,再依此而斷收成好壞顯然是不科學的,也就沒有準確性了。安排農事論節氣,依節氣走沒錯,依陰曆走就有錯。立秋早,立夏,立春也必早,24節氣從陽曆的太陽運行規律而定,體現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冷熱寒暑,好安排農事,這在陽曆看挺有規律的,沒什麼特殊。天氣氣候變化不是單著陰曆的,與陰曆月亮運行沒太多必然聯繫。所以這農諺的準確性很值得懷疑。雖有偶然巧合,但也不要以偏概全,以偶然巧合當作必然一定。

僅以節氣在陰曆來早來遲來斷農業收成好壞多是不準確的,但作為警示人注意,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然,還是有必要的。早春遲春,早秋遲秋,陽曆有定,陰曆無定,不必大聲小怪。那是因為兩套不同計算的歷法系統造成的,並非是真有大特殊,天氣氣候有大變化,也不是以此為依據,會另有因由的。





樹德漢碩


自古以來,老百姓們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得出了很多有關於天時天象與農業生產關係的經驗。這些經驗,雖寥寥數語,卻總結到位,意義深遠,對農民耕種起到了實際的指導意義。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就是一句有關於立秋節氣和莊稼收成關係的農諺。從字面上來看,它的意思是:如果立秋時間是在農曆的六月裡,那麼頭茬和後茬的農作物都不會有一個滿意的收成。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一般是在每年陽曆的8月7日至9日間,在農曆上則對應為6月底到7月初左右。立秋之後,天氣逐漸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

通常來講,立秋的那一天,正是農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裡,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立秋前後,華北地區的大白菜也要抓緊播種,以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有足夠的熱量條件,爭取高產優質。所以民間有“七月秋樣樣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說法。

但如果立秋過早,那麼天氣也就冷得早,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光照和溫度就會欠缺,受此影響,農作物收成自然就差了。所以就有了“六月立秋,兩頭不收”的說法。2018年的立秋日在陽曆8月7日,農曆是6月26日,如果按農諺來說,那就是“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一下,這句農諺說的是否有道理!

不過,一來農諺大多具有地域性;二來它只是個經驗總結,並不是百分百符合的。再加上現在的農科技術越來越發達,再不是以往那個只能靠天吃飯的年代了,想要改變農作物生長環境也不是件難事。所以很多農諺的現實意義也是越來越小了。


陌上花開且緩歸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代代相傳,指導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產和生活,這些都是老一輩長期以來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村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是什麼意思?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要是往年農曆的六月份是立秋節氣,那麼這一年的夏收和秋收就不會很好。有人說,農曆六月份立秋,就證明今年的天氣比往年的天氣冷的早,秋風來的更早,這樣的天氣就會影響秋收的農作物,比如玉米,高粱之類的生長會產生影響,就自然秋收的時候收成不好。有的人覺得跟好奇,到底是哪個月份收成好呢?也有人說,要是在農曆七月立秋,那麼今年的收成肯定會很好。



各有各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們來看一看,往年農曆六月二十六是二十四節氣立秋,也可以說“六月立秋”。夏天在北方種的小麥的收成也會不怎麼好,還真的是“一頭不收”。那麼還有一頭呢?那就要等到收其他農作物的時候才能知道收成情況,但是也要做好心裡準備。有些年輕人實在想不通,明明收成不好,為什麼還要種那麼多農作物?



說白了,在農村種農作物的人也很無奈,有些人又年紀大了,出外面打工夜沒人要,只能在家裡種點其他農作物,要是不種有沒收入,雖然說“莊家不收年年種”,但是還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每個人都希望年年大豐收,可是遇到不好的情況只能接受了,能有什麼辦法呢?也希望以後能少碰上“六月立秋”這樣的年份,年年都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以上分析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