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9日養豬業重要信息彙總

非洲豬瘟、豬瘟、豬藍耳病、豬丹毒…傻傻分不清楚?

非洲豬瘟在實際中並不總是表現出完整的臨床症狀。在疫病的早期階段或當少數動物受到感染時,很難實現臨床診斷。因其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混淆,臨床診斷非洲豬瘟通常是推測性的,在實驗室確診前,任何診斷都不具有結論性。

今天,讓我們深入學習具體有哪些疾病與非洲豬瘟有相似的症狀,以及如何與非洲豬瘟進行鑑別診斷。

豬瘟(CSF)

非洲豬瘟最重要是與豬瘟相鑑別。豬瘟,也被稱為豬霍亂,該疾病臨床表現與非洲豬瘟相似。急性豬瘟呈現出和急性非洲豬瘟幾乎相同的臨床症狀和死後病變,並且死亡率高。臨床症狀包括高燒,缺乏食慾,嗜睡,皮膚、腎臟、扁桃體和膽囊出血,結膜炎,呼吸困難,虛弱蜷縮,皮膚變紫,在2-10天內死亡。實驗室檢測是區分兩種疫病的唯一方法。在診斷確診之前嘗試緊急免疫豬瘟疫苗是不明智的,因為在緊急接種疫苗過程中,非洲豬瘟很容易通過未經培訓的人員傳播。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PRRS)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也被稱為“豬藍耳病”,其特點是在豬的生長和育肥期出現肺炎以及妊娠母豬流產。通常伴有發燒、皮膚髮紅,特別是耳部出現青色淤血,同時也會出現腹瀉等症狀。高致病性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主要表現為高死亡率、高發熱、嗜睡、厭食、咳嗽、呼吸困難、跛行、青紫/發藍(耳朵、四肢和會陰)。屍體解剖能夠發現包括肺部病變(間質性肺炎)和淋巴器官(胸腺萎縮、淋巴結腫大和出血)以及腎臟瘀斑出血等症狀。

豬皮炎腎病綜合徵(PDNS)

該病屬於豬圓環病毒2型導致的相關疾病之一,豬皮炎腎病綜合徵通常影響生長豬和育肥豬。該病特點是在半邊胴體的後半部以及會陰部位出現深紅色至紫色的皮膚病變。血管壁上的病變是由壞死性血管炎(發炎的血管)引起的,顯微鏡下觀察,很容易與非洲豬瘟進行區分。該病還伴有厭食、沉鬱和嚴重的腎病(發炎的腎臟),這通常是導致死亡的原因。發病率普遍較低,但患病的豬死亡率較高。

下半年豬價上漲幾成定局,那何時開漲,高峰在何時?看養豬人咋說

近日農業農村部專家公開表示,雖然上半年的豬肉價格一波動性上漲為主,但是下半年的供需進一步緊張,豬肉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大漲,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看到豬肉價格的上漲,有養豬朋友就問那今年的豬價如何呢?看養豬人自己咋說。

一些養豬朋友看到最近的生豬價格變化趨勢不明朗,總是在擔心下半年的豬價,甚至給筆者發來私信瞭解接下來的豬價走勢。其實養豬朋友完全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面,現階段生豬價格不上漲,整體偏低主要還是跟現階段市場上不缺肉有關,市場不缺肉屠企就不需要大量收豬,屠企不大量收豬目前的市場供應就可以滿足需求,滿足需求屠企就不會減少自身利潤而抬價收豬。

至下先半年豬肉價格的上漲,首先根據農業農村部專家的說法受生豬供應量減少的影響,下半年的豬肉價格有可能同比漲幅超過70%,那以70%這個數據類推2019年下半年的生豬價格,生豬價格到時可能突破10塊錢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此前也有豬價分析專家預測2019年下半年的豬價是有可能超過2016年的最高值,達到11元以上的。

生豬價格上漲的預測都還是基於目前的生豬存欄,3月份的生豬存欄同比下降了兩個百分點,而且目前非洲豬瘟疫情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有非洲豬瘟的發生就會引起生豬的拋售就會導致市場上的生豬供應進一步下跌,只要供應量下降供需關係就回由供需平衡轉為供不應求,生豬價格也就會迎來上漲。

對於2019年下半年的生豬供應量不論從哪個方面分析,從供應端來看自從2017年1月開始我國的能繁母豬數量就一直下跌,再加上豬瘟疫情發生的這半年多的時間,母豬數量的下降速度達到了歷史級別的速度,母豬存欄不足自然存欄生豬的數量就會下跌,生豬供應不足豬價要上漲。從消費段來看,進入下半年節假日增多,溫度逐漸走低,根據往年的經驗下半年的豬肉消費都要比

此前有養豬人預測2019年下半年的生豬價格會有兩個拐點,一個在7月份,一個在9月份,其中7月的上漲是因為生豬供應不足導致的上漲,而9月就是生豬消費量的提升帶來的巨大的生豬需求缺口,屠企不得不提價收豬而引起的上漲,所以豬價高峰也就是會在9月高峰後出現。

透析一季度農產品價格走勢 豬價上漲勢頭會否持續

近期,不少市民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更貴了,市場上的菜價和肉價持續走高,特別是蔬菜價格一反往年常態,並未在春節後出現下跌。其中有著怎樣的原因?豬肉價格是否受到非洲豬瘟影響?食用油價格又呈何走勢?

4月17日,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為廣大消費者梳理今年一季度農產品價格走勢。

蔬菜價格緣何“漲聲一片”

4月16日,江蘇省連雲港市民劉利紅去菜市場買菜發現,最近蔬菜價格總體居高,豬肉價格略有小漲,雞蛋價格有回升勢頭,總體上“菜籃子”拎得並不輕鬆。國家統計局連雲港調查隊相關人士表示,3月份,鮮菜價格總體居高,同比漲幅達到23.1%,其中,蘿蔔、青椒、萵筍、花菜等蔬菜漲幅較大。

近期,菜價居高的勢頭較為普遍。唐珂介紹,今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穩定,價格呈季節性上漲走勢。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一季度“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3.98,比去年第四季度漲9.05個點,比上年同期高4.48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0.78,比去年第四季度漲10.51個點,比上年同期高5.21個點。

一季度,蔬菜價格呈現春節前季節性上漲、春節後高位震盪走勢。根據往年規律,蔬菜價格往往是“春節大漲、節後大跌”。受降溫等不利天氣條件影響,今年春節後菜價沒有明顯回落,3月份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84元,同比漲18.0%,處於近10年同期較高水平,僅次於2016年的歷史峰值。

菜價高位運行的原因是什麼?

唐珂分析認為,菜價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是2月以來南方持續陰雨寡照天氣,中下旬全國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倒春寒疊加,導致節後蔬菜生產進度整體放緩,產量偏低,地產蔬菜和外調蔬菜供應同時趨緊。一季度平均菜價雖然較去年同期上漲6.4%,但較過去3年同期平均只漲了0.6%,仍處於相對合理的水平。

農業農村部提醒,由於去年以來菜價總體水平較高,蔬菜種植的積極性普遍提升。2019年全國蔬菜種植面積增加1.4%,天氣持續好轉後,部分地區個別品種集中大量上市,可能出現價格大幅下跌和滯銷賣難的風險。

豬價上漲勢頭會否持續

今年一季度,全國豬肉價格止跌轉漲。自去年8月底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豬肉價格持續震盪下跌,跌勢延續到今年2月。春節過後,豬肉價格一反往年節後淡季下跌走勢,開始持續上漲,價格一度恢復到非洲豬瘟發生前的水平。3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均價每公斤19.48元,環比漲6.3%,較去年8月非洲豬瘟發生前高2.1%,較去年同期高7.6%。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生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同比降幅逐月擴大。據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3月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

“生豬少,價格自然會往上漲,3月中下旬開始漲得比較明顯。我們賣給屠宰場的價格是6.8元一斤,去年大概是5元錢。”廣東四會瑞寶養殖場負責人李偉軍說。

市場早就聞風而動。4月9日,新希望集團發佈公告稱,新希望3月份銷售收入上漲約六成,主要歸於豬肉價格上漲。牧原股份公佈的銷售簡報顯示,3月商品豬銷售均價為每公斤13.15元,同比上漲27%。

消費者同時關注,下半年豬價會持續上漲嗎?

對此,唐珂指出,從後期走勢看,二季度豬價有望保持波動上行走勢,考慮到部分屠宰企業前期儲備的凍豬肉陸續出庫以及上半年季節性消費相對平穩等因素,豬價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豬價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專家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養豬的盈利水平將持續向好。農業農村部建議養殖場戶在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下,適時補欄增養,爭取更好的養殖效益。

食用油供給有保障嗎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不斷升級,大眾對食用油的消費需求從純粹追求實惠向追求高品質轉變。消費觀念的轉變,使得食用油行業集約化時代到來,同時也帶來整個行業的增速放緩。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大宗油籽和食用植物油價格總體下跌,僅菜籽油價格上漲。其原因是什麼?未來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勢如何?

唐珂分析指出,一季度國內食用植物油價格延續下跌走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食用植物油進口量增加,供給較充裕。1至2月份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171萬噸,同比增加44.5%。二是主要油籽和植物油的國際價格下跌,帶動國內價格下跌。與食用植物油價格總體走勢相反,菜籽油價格卻大幅走高,這主要因為前期長江中下游低溫連陰雨天氣,不利於油菜籽單產提高,加之我國加強對油菜籽進口檢疫,市場預期菜籽油供應偏緊。

唐珂認為,展望後市,加強進口油菜籽檢疫措施將顯著減少我國油菜籽進口量,菜籽油價格有望保持上漲走勢。但在國內食用植物油供給整體有保障的前提下,預計未來不會對食用植物油供給造成太大的影響。

“主要原因在於油菜籽進口量提前釋放,1至2月累計進口油菜籽108萬噸,同比增加46.5%;國內大豆等油料產能恢復,食用油籽產量預計較好;全球食用油籽和植物油供給寬鬆,豆油、葵花油、棕櫚油等替代產品供給充足。”唐珂說。

豬瘟持續發酵 廣東豬價穩中待漲

4月份以來,廣東豬瘟不斷,養殖戶恐慌性出欄,短時內豬源供應充足,市場需求疲軟,豬價承壓下滑。1-18日,廣東規模場外三元出欄價由14.6元/公斤下滑至13.2元/公斤,累計跌幅9.59%。茂名、湛江等粵西地區豬源迅速減少,整體出欄體重降低,規模場出欄節奏放緩,屠宰廠低價難收購,目前豬價或穩中待漲。

廣東是消費大省,據卓創資訊統計,截止到目前,廣東母豬存欄量已經減少30%-40%,未來供需失衡局面更加凸顯。17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指出,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未來生豬市場漲勢不容小覷。

唐人神一季報公佈:重點發展養豬業務

4月17日晚,唐人神(002567)公佈2018年一季度報告,公司在一季度營業收入33.55億元,同比增加2.2%,歸母淨利潤539萬元,同比下降87.85%。

據披露,公司業績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行業因出現集中性生豬出欄而造成生豬銷售價格普遍較低,對公司生豬產業盈利能力造成很大不利影響;同時,公司加大防控非洲豬瘟的生物安全防疫投入,增加了養豬成本。

公司1988年從飼料起家,逐步涉及生豬養殖、肉品加工。集團創始人陶一山先生用30年時間花30億做生豬全產業鏈經營。目前年飼料生產能力已達800多萬噸,肉製品加工能力達到10萬噸,年生豬屠宰能力近100萬頭,建立了兩個世界級育種場,生豬存欄規模達到40萬頭,銷售收入逾150億元。此外,公司擁有“唐人神”、“駱駝”牌等中國馳名商標。

在養豬業務方面主要為:首先,繼續發揮種豬繁育優勢,擴大種豬規模。公司將繼續同國外優秀育種企業合作,並與國內高校合作,加大種豬研發投入,提高種豬繁育性能、瘦肉率及生產性能,降低料肉比,提升生豬養殖效益。同時,公司將繼續擴大種豬規模,加快湖南茶陵、甘肅天水等區域的種豬場建設速度,確保實現公司1000萬頭的生豬出欄目標。

其次將充分發揮資金、"1+5"養豬模式等後發優勢,內生外延式發展提升養殖規模公司將結合非洲豬瘟疫情、環保等多重因素在現有產能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加快湖南茶陵、湘西花垣、雲南等區域豬場建設,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發揮資金優勢,建設先進的現代化豬場。同時,公司將繼續發揮生豬產業併購基金作用,發現優秀養殖標的,通過併購等外延式提升公司養殖規模,增強公司養殖實力,不斷推進1000萬頭生豬養殖目標。

興業證券在近期研報表示,公司是湖南生豬產業鏈老牌企業,飼料是原核心主業,本部豬料、山東和美和深圳比利美英偉過去每年合計貢獻約2.5億利潤,另有種豬業務及區域性品牌認知度較高的肉製品業務。養豬業務是公司2015年以來重點發展的板塊。通過自建及併購,公司近年出欄量快速增長,2017年、2018年分別為54.4萬頭和70萬頭,預計2019至2020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成本角度,公司過去因管理水平和擴張費用導致完全成本較高,近期有明顯改善。從業績結構角度,唐人神有穩定的飼料+肉製品利潤作為鋪墊,養豬快速擴張期,目前成本水平已較起步階段有明顯下移,豬價一旦拐點向上,將為公司貢獻巨大的業績彈性。

溫氏股份:預防非瘟約增加0.5元/斤的成本

溫氏股份2019年04月18日發佈消息,2019年04月16日公司接待萬金全球等共10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梅錦方,黃聰,梁偉全,接待地點香港、深圳。

調研主要內容

Q&A環節

1、公司目前如何應對非洲豬瘟疫情,有哪些防疫措施?規模養殖場和散養的養殖場在防疫方面哪個更具有優勢呢?

答:公司已經啟動了最高等級的疫情應急響應,積極做好嚴防死守工作。從嚴從速推進了生物安全防控的軟件及硬件配套建設。積極配合各級政府部門對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統籌規劃種豬調撥、生豬生產和銷售工作。

生產方面具體採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全面封場,嚴格管控人員和物資進出豬場;加強對人員、物料、運輸車輛等影響豬場生物安全的要素進行清洗、消毒和隔離,增多消毒環節,落實專車專用等。

銷售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加強銷售計劃的實施,做好大區點對點對接,保證銷售順暢。

在非洲豬瘟疫情面前,不管是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還是散戶或者小型的養殖場,都存在被感染的風險。只有自身提高風險防控意識,落實防疫措施及制度,才能降低風險,減少損失。

2、非洲豬瘟疫情什麼時候能撲滅?

答:非洲豬瘟疫情以前在我國從未發生過,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防治。國內的肉豬養殖密度大,感染幾率較高,預計短時間內較難根除。

3、從防疫的實踐情況來看,公司防疫成本會上升多少?公司生豬養殖成本會增加多少?

答:防疫成本略有提高,主要是種豬場的防疫費用,公司建立了生物防疫體系,建設包括消洗中心、中轉站、種豬廠內部設施的配套等。初步測算,約增加0.5元/斤的成本。投入的成本大部分會費用化。

4、非洲豬瘟後公司在各區域的新建產能規劃是否會有調整?

答:公司會根據分區防控政策、區域產銷平衡、疫情影響程度等情況綜合評估後,再對各區域今後發展計劃進行重新部署。

5、如何看待中國對非洲豬瘟的防控情況?

答: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摸索,行業對非洲豬瘟的認識在不斷加深,防控流程、手段在不斷完善,技術監測、防疫知識都在不斷加強,生物安全體系不斷健全,相信我們未來一定會找到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方法。

6、公司是公司+農戶模式,目前有多少農戶,變動原因是什麼?

答:2018年,公司擁有5萬戶合作農戶(或家庭農場),和去年變動不大。按照單個農戶飼養的規模其實是增加。由於環保和當地土地政策的因素影響,需要拆除和搬遷而解除合作關係;還有一部分是由於合作農戶養殖規模較少,主動退出或者單戶合併。公司的合作農戶正向家庭農場方向升級,飼養規模和設備設施、自動化水平也進一步提高。家庭農場質量的提升,也是未來公司產能穩步提高的重要支撐。

7、公司今年的商品豬出欄規劃?

答:2019年商品豬目標出欄量計劃是2400萬頭。我們正在努力,希望能完成該出欄目標。

8、公司合作農戶環保建設的成本是多少?

答:公司合作農戶環保建設成本佔總建設成本的15-20%左右。

9、公司黃羽雞產能會提高嗎?全國非洲豬瘟背景下黃羽雞有擴產計劃嗎?

答:公司2019年預計黃羽雞出欄量比2018年出欄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從替代性來說,雞肉是主要替代品;從飼養角度來說,商品肉雞養殖成本比肉豬成本更低。

10、公司黃羽雞、生豬的養殖週期情況?快速、中速、慢速雞各類比例情況?

答:黃羽雞養殖週期根據品種不同,平均80天左右,快、中、慢速黃羽雞比例大致為3:5:2,但會根據情況變化,進行適當調整;肉豬養殖週期180天左右。

唐人神:未來生豬出欄目標直指1000萬頭

4月17日晚間,唐人神發佈年報稱,公司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154.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26%,實現每股收益0.16元。

唐人神表示:“公司將加快豬場建設,逐步釋放生豬產能,抓住非洲豬瘟出清落後產能的契機,大力發展先進養殖產能,切實滿足消費者需求。目前,飼料業務和養殖業務平穩發展,為公司提供穩定的利潤和充足現金流。”

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飼料銷售收入為142.81億元,同比增長13.68%,其中,水產飼料同比增長49.30%。同期,公司銷售生豬68.1萬頭,同比增長25.03%,實現營業收入5.46億元,與去年持平;母豬存欄55244頭,商品豬存欄40.73萬頭,公司旗下肉品業務保持平穩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瞭解,自1988年以來,唐人神集團通過投資新建和併購方式完成了飼料、養豬、肉品加工等環節的佈局。集團創始人陶一山用30年時間花30億元做生豬全產業鏈經營。目前,公司年飼料生產能力已達800多萬噸,肉製品加工能力達到10萬噸,年生豬屠宰能力近100萬頭,建立了兩個世界級育種場,生豬存欄規模達到40萬頭,銷售收入逾150億元。此外,公司擁有“唐人神”、“駱駝”牌等中國馳名商標。

2016年至2017年,公司著重對飼料、養豬、肉品、投資發展四大業務板塊的專業能力進行打造和提升,對標行業先進指標,內部狠抓管理,對外拓展上銷量,管理水平躍上更高臺階,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8年,我們立足組織驅動、變革創新、追求卓越,全力推進以球隊文化為導向的人才競爭力打造,不斷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不斷優化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選拔機制,深入推進以業績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和薪酬體系完善,讓價值貢獻大、高業績者能夠獲得高收入、快發展,吸引行業內優秀人才,形成高收入、低成本、快發展的系統拉動效應,打造人才窪地。同時,公司還按照‘專業運作、產業協同、共同發展‘的全產業鏈經營方針,打造養豬、飼料、肉品三大產業一體化經營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公司階段重點是對標行業先進標杆企業,重點發展養豬業務,立志做中國育種水平最高、生產成績最好、成本最優、利潤率最強的大型養豬企業。為此,公司將繼續優化生豬養殖發展戰略,逐步夯實養豬基礎。”

上述人士指出:“2018年,我們確立了未來發展規劃,生豬出欄1000萬頭;飼料銷量1000萬噸;營業收入做到1000億元;淨利潤做到30億元。在養豬方面,我們結合非洲豬瘟疫情、環保等多重因素在現有產能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加快湖南茶陵、湘西花垣、雲南等區域豬場建設,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發揮資金優勢,建設先進的現代化豬場。在併購方面,我們將繼續發揮生豬產業併購基金作用,發現優秀養殖標的,通過併購等外延式提升公司養殖規模,增強公司養殖實力,不斷推進1000萬頭生豬養殖目標。”4月17日晚間,唐人神公佈2018年一季度報告稱,公司在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3.55億元,同比增加2.2%。

天風證券發佈研報指出:“2019年至2021年將是唐人神出欄高增長階段。在不考慮外購豬場情況下,2019至2020年,公司出欄規模分別為160萬頭(含併購計劃40萬頭)、300萬頭(含併購計劃80萬頭)。且從目前非洲豬瘟發展情況來看,南方地區疫情因地理等自然因素隔斷,爆發程度相對較輕。從2019年公司產能分佈來看,我們預估公司產能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預估湖南出欄量佔比將超過一半,預計出欄量受疫情影響相對有限。”

興業證券發佈研報指出:“唐人神是湖南生豬產業鏈老牌企業,飼料是原核心主業,本部豬料、山東和美和深圳比利美英偉過去每年合計貢獻約2.5億元利潤,另有種豬業務及區域性品牌認知度較高的肉製品業務。養豬業務是2015年以來唐人神重點發展的板塊,近年出欄量快速增長,預計2019至2020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從業績角度來看,唐人神有穩定的飼料+肉製品利潤作為鋪墊,養豬進入快速擴張期,目前,公司成本水平已較起步階段有明顯下移,豬價一旦拐點向上,將為公司貢獻巨大的業績彈性。”

豬肉概念再度大漲!傲農、大北農漲停

今日早盤,豬肉概念再度大漲,傲農生物、大北農漲停,金新農、天康生物、海大集團漲超5%。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17日在新聞發佈會表示,從後期走勢看,二季度豬價有望保持波動上行走勢,考慮到部分屠宰企業前期儲備的凍豬肉陸續出庫以及上半年季節性消費相對平穩等因素,考慮這些,豬價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再加上下半年是節日需求的高峰,豬價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專家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養豬的盈利水平將持續向好。

四川:一季度生豬出欄1611萬頭,同比少約6%

今年一季度,四川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6元,同比名義增長9.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9%,實際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35,比上年同期縮小0.02。這是記者4月17日從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召開的2019年一季度主要數據通報會上獲悉的。

夏收糧食播面略有下降,小春作物長勢良好。全省夏收糧食種植結構進一步調整,四個夏糧品種“一減三增”,除小麥播種面積減少外,其他穀物、豆類、馬鈴薯面積不同程度擴大。今年一季度,全省農業氣候有利,大部分地區雨量充足,無極端低溫冷凍天氣,光溫水匹配較好,土壤墒情較好,目前作物長勢良好,夏收糧食產量有望保持穩定。

生豬產能明顯下降,畜牧養殖效益看好。一季度,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159.1萬噸,同比減少3.8%。生豬出欄1611.2萬頭,同比減少5.9%;牛出欄79.9萬頭,同比增長4.3%;羊出欄416.7萬隻,同比增長4.4%;家禽出欄16868.5萬隻,同比增長2.5%。季末,生豬存欄3651.6萬頭,同比減少8.5%;牛存欄890萬頭,同比減少2%;羊存欄1310.2萬隻,同比減少4.5%;家禽存欄42101.2萬隻,同比增長2.4%。從養殖效益看,雖然生豬防疫支出大幅上漲,養殖成本明顯上升,但整體看生豬養殖一直處於盈利區間,一季度全省豬糧比均價7.3:1,平均每頭生豬盈利250—300元。

增收環境總體有利,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52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實際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2元,同比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實際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

消費價格溫和上漲,總體漲幅仍處低位。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 (CPI)上漲1.8%,漲幅較去年同期擴大0.1個百分點。從結構看,八大類商品除交通和通信下跌外,其餘七類均不同程度上漲。受節日效應和肉類價格持續上漲影響,一季度食品類價格上漲3.5%,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擴大2.1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