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巍:精準扶貧帶頭人

2017年11月8日,賈巍受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委派到光山縣文殊鄉東嶽村開展駐村工作。東嶽村是國定貧困村,全村總面積8.7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民組,共計2236人。駐村後,他依託東嶽村豐富的資源重點發展生態茶、有機稻、苗木花卉等特色產業,打造出一條集生產、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之路,助力脫貧攻堅。目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49戶593人中,僅剩10戶29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3%。

黨建引領產業脫貧


賈巍:精準扶貧帶頭人


賈巍:精準扶貧帶頭人


駐村後,賈巍帶領村黨總支和村委會把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一干年輕人才聚在一起,通過“支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群眾走上增收致富道路。

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戶,他牽頭聯繫省出版傳媒集團的七個支部對接幫扶全村76戶貧困戶,並捐贈設立了東嶽村幫扶救助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為全村高質量脫貧提供服務保障。 一是發展多彩田園產業。 依託東嶽村豐富的資源優勢,村裡重點發展生態茶、有機稻、苗木花卉等特色產業。比如, 以村集體合作社為基礎,發展生態茶園和苗木花卉園; 以四方景家庭農場為引領,逐步擴大有機水稻、圍山養雞、稻蝦共作等生態種養規模 ,幫助村民致富增收。二是 發展鄉村旅遊產業。 在賈巍的帶領下,東嶽村整合村內現有的花鼓戲班、地燈戲班、獅舞等民間表演隊,通過外出演出,有效帶動村民增收。依託 新建獼猴桃、觀五玫桃、軟籽石榴等採摘園和 農家樂、古村自助燒烤等項目, 成立東嶽村旅遊開發公司,著力打造集生產、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基地;三是 建立產業示範園區。以 光山縣羽絨產業辦“巧媳婦工程”扶貧車間為依託,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幫助貧困戶從事羽絨服加工,帶動11戶貧困戶實現致富增收。協調 光伏發電併入國家電網,為42戶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利用省派第一書記50萬資金籌建的東嶽村茶葉加工廠,目前已開工生產。

精心辦好惠民實事


賈巍:精準扶貧帶頭人


賈巍:精準扶貧帶頭人


自2011年開始,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對東嶽村開展定點幫扶工作,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

一是美化村容村貌。利用幫扶單位資源優勢,協調資金12 0餘萬元,為向灣村民組建設向灣橋一座、 綠化村級主幹道一條、新建太陽能路燈200盞 ;二 是落實教育扶貧 。協調河南慈善聯盟為10名貧困學生捐贈5萬元, 協調愛心人士捐贈2萬元,為東嶽村小學升級標註化食堂一座;三是豐富業餘生活 。協調社會資金10萬元,先後為東嶽村購置學習型電腦20臺、8套 體育健身器材、 建立東嶽村志願者服務站,讓大家健身娛樂有去處,提高居民幸福指數。

聚力推進鄉風文明


賈巍:精準扶貧帶頭人


駐村後,賈巍和村“兩委”一起,在村裡開展了道德模範人物評比活動。先後評選出“最美東嶽人”“脫貧之星”“創業之星”“好媳婦”“好鄰居”“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典型;春節期間組織村民自編自導自演舉辦"村晚"; 成立了東嶽村志願者服務隊,建立了“一約四會”,提倡 逢年過節移風易俗、紅白喜事簡辦。目前,全村業餘時間,大吃大喝的少了,聚眾賭博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鍛鍊運動的多了,唱歌跳舞的多了,節儉環保的多了,幹事創業的多了。

如今的東嶽村,水、電、路(客運)、文化中心、醫療室(合格醫生)、寬帶、廣播電視戶戶通均達到脫貧要求,脫貧戶人均收入全部超過3400元/年,基本達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在《創富路上》節目中,賈巍說:“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在駐村工作中要順應農民的期盼,立足村情農情,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活富裕為根本,推動農業升級、農村進步、鄉村振興,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最終實現讓東嶽百姓生活的更有尊嚴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