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醫療保障局:對於“基本醫療有保障”,重慶將有這些舉措!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对于“基本医疗有保障”,重庆将有这些举措!

△重慶市醫療保障局領導幹部在城口扶貧調研。

8歲的惠惠來自城口一戶貧困人家,小小年紀就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呼吸衰竭、膿毒血癥、腦積水等疾病。住院治療後,本應繳納的10多萬醫療費,在國家醫療政策的幫助下,減免至1萬餘元,大大減輕了父母的負擔。

4月18日,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積極落實資助參保、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傾斜性等政策,去年全市參加城鄉醫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9.2萬人,享受資助近137萬人次,金額1.7億元。

享醫保優惠政策

10多萬醫療費減免至1萬元

惠惠是城口縣人,今年剛滿8歲,本應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不幸的是,小小年紀的她卻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呼吸衰竭、膿毒血癥、腦積水等疾病,由於病情嚴重,剛上學不久的惠惠只能輟學在家。父母靠務農為生,一家人本來就過得緊衣縮食。看著女兒被病痛折磨,父母疼在心裡,但想到高額的醫藥費,父母又非常發愁,四處借錢籌集醫藥費。

當地醫保部門得知此事後,對患兒家庭進行救助。2018年10月17日,惠惠住進了醫院,在醫院治療了1個月多後,病情好轉,12月31日出院。“當時的醫療總費用是104844.80元,通過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醫療基金、精準脫貧保、疾病應急救助、扶貧濟困醫療基金 “七道保障線”報銷後,我們只付了10484.48元。”說起這件事,惠惠的父親就很激動。“多虧了國家政策好,我們的負擔才得以減輕。

其實,像惠惠這樣享受了醫保優惠政策的貧困家庭還有很多。

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獲悉, 2018年全市參加城鄉醫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9.2萬人,享受資助近137萬人次,金額1.7億元。在落實傾斜性政策上面,全市共有662.7萬人次扶貧對象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報銷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費39.1億元。同時做實醫療救助託底,將區域內區縣級醫療機構住院傾斜報銷政策擴大到城鄉低保人員、特困人員、孤兒和已納入醫療救助中的城鄉1~2級重度殘疾人,全市醫療救助支出15.96億元,救助495.32萬人次。

到2020年

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覆蓋率達100%

對於“兩不愁三保障”中的“基本醫療有保障”,重慶將有些什麼舉措?

4月18日,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落實資助參保政策,確保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對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城鄉孤兒等重點救助對象參加一檔城鄉居民醫保繳費給予全額資助。對低收入救助對象和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參加一檔城鄉居民醫保繳費給予70%資助;計劃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範圍,醫療保障受益水平明顯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更加有力。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制度全覆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放助覆蓋率分別達到100%。

還有,落實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傾斜性政策。

對貧困人口採取“兩升兩降一取消”辦法給予醫療保障待遇傾斜:“兩升”即農村貧困人口在區域內區縣級醫院住院費用基本醫保報銷比例提高10%,符合大病保險報銷範圍自付費用在起付標準至20萬元(含)內、20萬元以上的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達到55%和65%;“兩降”即農村貧困人口在區域內區縣級醫院住院報銷起付線降低50%,大病保險起付標準降低50%;“一取消”即2020年取消農村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年度報銷封頂線。

最後是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行“一站式”結算,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扶貧救助等“一站式”服務平臺,定點醫療機構對貧困人口就醫目錄外費用佔總費用比例不超出10%。

“要通過各方面努力讓’兩不愁三保障’真正成為一個託底,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把脫貧攻堅重慶的工作做得更細、更好、更紮實。”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