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精誠 無悔人生——記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腦病科主任雷華斌

西北信息報訊 (記者 王吉友 通訊員 周培生)“謝謝,辛苦你們了!我的腦梗死現在已恢復很多,自己一個人去哪裡比以前方便多了。”“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您身體的健康,就是我們的職責”,2019年4月10日早上一上班,宜君縣51歲的趙師傅送來了錦旗,緊握著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腦病科主任雷華斌的手,感激之情融化在了連聲的道謝聲中。“性命攸關,生死所寄;大醫精誠,仁慈護眾”掛在雷華斌辦公室的這幾句話,也正是雷華斌從醫15年來一直履行的工作信條。

大醫精誠 無悔人生——記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腦病科主任雷華斌

大德傳承守初心,堅守腦病第一線

2004年,雷華斌從陝西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銅川市中醫院工作。在藥王的故里工作,雷華斌既激動又倍感壓力,每次到藥王山在藥王的塑像前他總是虔誠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到大醫精誠,仁慈護眾。 在工作中他堅持為每一位患者認真制定診療計劃,仔細研究診療方案,力爭達到診療效果最好又能將患者的治療費用降至最低,不厭其煩地傾聽患者及家屬的心聲。凡是經治的患者,他總能隨時耐心地聽取和解答患者的各種電話諮詢。為此,很多患者和家屬都對他充滿感激之情,“我是醫生,患者的利益高於一切!”這就是雷華斌的心聲。長期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並非易事!這意味著放棄更多的休息和付出更多的勞動。一貫秉承嚴謹的態度,他對腦血管疾病的問診及查體十分詳盡,經常要用別人至少兩倍的時間來仔細詢問病史,所以在中午或者晚上門診正常下班1-2小時後還能見到他為患者忙碌的身影。有時甚至剛匆忙吃過午飯來不及休息就繼續為患者看病。門診、病房加夜班連軸轉更成了家常便飯。更別提節假日,只要有需要,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患者面前。儘管他常常能感受到超負荷工作帶來的身心疲憊,但總說這是醫生的天職和責任,無怨無悔!

“患者康復,是我的最大快樂!”這是雷華斌的格言。他不斷用學識、醫術和貼心的關愛在踐行著自已心中的格言。在他出診時,患者們常常慕名前來,在銅川首先開展腦血管疾病“孫思邈腦病中西醫診療方法”是去除腦病的“良方”。腦梗患者宋師傅,多年受軀體不適折磨,反覆在各大醫院求診效果不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並拒絕治療,雷華斌以前診治過的患者向其家屬推薦了雷華斌,儘管深知患者存在難治的複雜心理因素,雷華斌還是義無反顧地接診了這個患者,經過多次耐心地心理疏導和鼓勵,使他樹立了與疾病鬥爭的勇氣和信心後,並精心組織全科病例討論,悉心制定治療方案,最終使患者獲得新生。同時為了適應現代醫學發展,將現代醫學先進治療方法應用於腦血管疾病診療之中,體現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真正讓腦血管患者獲益,在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腦出血患者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藉助自己在中醫針灸推拿理論,積極開展急性靜脈溶栓,在腦病診療中堅持中醫結合、中西醫並用、針灸推拿與先點康復相結合,大大提高患者治癒率,提高了生活治療,減少了致殘率及死亡率。目前他已就讀西安交大醫學院在職研究生。

大醫精誠 無悔人生——記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腦病科主任雷華斌

大醫精誠挑重擔,突破創新敢爭先

  15年來,雷華斌“敢於創新、積極探索”的觀念催動他不斷地前進。在腦病醫學崛起的初期能夠與時俱進,從第四軍醫大學進修結束後,為了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參與銅川新區建設,他被調往銅川市新區醫院工作,在新區醫院工作期間,憑藉其精湛的醫術,認真負責工作的態度,很快得到患者及同時好評,同時隨著醫院的不斷髮展壯大,人們對專科化要求越來越高,2015年由雷華斌牽頭籌建了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區神經內科,並被任命為神經內科負責人。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習總書記提出大力發展中醫藥,讓中醫人萬分振奮,恰逢北京中醫藥大學與銅川市政府簽訂合作辦醫的良好時機,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應運而生,當時作為特殊人才引進,雷華斌被調往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工作,成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第一個內科--綜合內科,擔任綜合內科主任。隨著醫院業務發展,組建了腦病科,由雷華斌擔任腦病科主任。為了使科室發展能夠搭載北中醫這輛快車,自己與同事們一起,克服各種困難,最終走出一條符合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的腦病發展之路,即堅持中西結合、中西醫並重,早期針灸推拿床旁康復及中醫治療貫穿始終的中西結合特色腦病專科,經過近2年的發展,使醫院腦病科由發展之初的一個病區,發展為二個病區,床位近80張,是目前銅川市集腦血管疾病預防、急性期救治、康復為一體的最大腦病診療中心。現已形成腦血管介入中心、癲癇中心、針灸推拿康復中心、眩暈中心、高壓氧中心數個模塊,同時開展的腦血管動脈溶栓、機械取栓填補了銅川地區的空白。

被患者私下裡稱呼的“孫思邈腦病中西醫診療方法”為保障銅川的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得到業內人士好評,得到病人與家屬的讚許。這些“認可”的背後他所經歷的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為了使腦病救治走向前沿,雷華斌在腦病科創建了腦卒中綠色通道。2018年4月26日晚19:05急診科送來一位大面積腦栓塞的患者,患者不進行緊急溶栓治療很可能會因腦栓塞後高顱壓導致呼吸心跳驟停,甚至引起死亡。雷華斌立即啟動腦卒中綠色通道,患者從入院到實施靜脈溶栓時間為51分鐘,比國際指南中的平均時間(60分鐘)提前了9分鐘。

大醫精誠 無悔人生——記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腦病科主任雷華斌

大愛無疆為患者,勤懇敬業甘奉獻

“言語含餬口角歪,胳膊和腿不能抬,飛奔醫院救命來,溶栓取栓健康還”在裕豐園小區、陽光廣場、耀州永安廣場、宜君的鄉鎮街道上隨時都能聽見大爺大媽們嘴裡唸叨的預防腦病口訣。這些口訣是雷華斌在做義診時手把手教會他們的。大醫不治已病治未病,怎樣減少患者發生腦血管疾病,早期進行腦血管疾病篩查,及早干預,減少發病成為雷華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他的主導下為配合中國卒中學會,成立了銅川市首家紅手環自願者服務團,成為團長的他,帶領團隊先後深入銅川市企業、礦區、機關、社區、廣場,宣講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及早期識別知識,提高廣大群群眾腦血管疾病防治意識,使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深入人心。

2018年5月的一天,雷華斌在例行科室醫護大查房時,發現一位老人情緒非常低落,經與老人溝通得知其名叫王金善,現年63歲,家住宜君縣堯生鎮石板村,患有腦梗塞已經3年,當年治療留下左側肢體無力、活動不靈活等後遺症,隨著時間推移,老人身體情況也逐漸下降,喪失勞動能力。經過腦病科中西醫治療、針灸、推拿及康復、口服中藥、穴位注射,病情迅速好轉。為了使老人能夠安心的進行治療,雷華斌提出倡議,建議大家為這位曾經為村集體做出過貢獻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就這樣“50、100、200……”一筆筆飽含著全科室醫護人員愛心的款項很快到位,不到一天時間,募集善款2000餘元。當雷華斌帶著科室醫護人員把愛心捐款交到老人手中時,樸實敦厚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感激之情,幾番哽咽致謝:“謝謝你們,住了這麼多次醫院,都沒遇到像你們這麼好的醫生護士,為了我的疾病精心治療,還給我捐款......”

2016年12月7日的下午,雷華斌正在手術室給病人進行手術,因當時自己的愛人還在老區上班,所以上幼兒園的兒子有時就不得不請朋友們幫忙接送,不該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在兒子過馬路時被車撞了,當朋友把兒子送到醫院急救時,雷華斌還在繼續給病人做手術,等他做完手術趕到兒子的病床前,看著已包紮的傷口雷華斌的眼淚再也抑制不住,在親人的面前,這個要強的漢子流下了愧疚的淚水。不是因為沒有關愛,只是因為肩上的責任讓他不得不放下太多。不是因為不心痛,只是因為工作的需要,讓他必須放下所有。

大醫精誠 無悔人生——記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腦病科主任雷華斌

“醫者仁心,大醫精誠”雷華斌以這樣的理念,默默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別人,激勵著自己,在醫生這個崗位上踏實認真地奮鬥了十五年,撐起了無數生命的希望,用熱忱的服務,構築了救死扶傷的和諧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