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高新法院召開“公眾開放日”品牌創建推廣新聞發佈會

4月11日下午,大慶高新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近一年多來深入推進“公眾開放日”活動情況。分黨組成員、副院長沈洪慶通報了“公眾開放日”活動的經驗做法,並回答了記者提問;研究室主任王希慧宣讀了“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函。來自大慶日報、大慶晚報、都市生活報的記者及部分轄區群眾參加了新聞發佈會。發佈會由員額法官、專職宣傳員付建國主持。

沈洪慶介紹說,近年來,作為全省司法公開示範院,大慶高新區法院秉持“讓人民群眾走進法院,讓法院走進人民群眾心中”的工作理念,緊跟省、市兩級法院的決策步伐,堅持轉觀念、強思路、拓渠道,立足新時代審判工作與普法宣教和輿論工作的結合點,不斷強化品牌意識,傾情推進“公眾開放日”活動,實行常態化工作機制,使審判質效和社會滿意度均得到很大提升,在全省法院介紹了經驗。

主要做法:一、把完善的責任體系作為謀事之基。堅持“三個強化”:一是強化領導,黨組率先垂範。成立院長掛帥的領導小組,落實常態辦公機構。分黨組班子成員帶頭轉變觀念,爭做“公眾開放日”的聯絡員、講解員和宣傳員,每名班子成員親自講解或主持、聯繫、參與“公眾開放日”活動年均在10次以上。二是強化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出臺有關“公眾開放日”品牌計劃、工作流程等五項制度文件,逐年制發工作方案,將責任分解到部門、落實到人頭,確保“公眾開放日”不間斷,做到事前有審核、事中有計劃、事後有總結。三是強化統籌,提升活動質效。每次“公眾開放日”,大到路線確定、議程安排,小到兩名專職講解員的排期分工、各節點引導員和接待員的安排,都要按制度精心籌備、周密部署,並於每季末專題通報推進情況,指出不足、促進整改。二、把多元的思路模式作為成事之要。力行“四個結合”:一是在參觀主體上堅持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與人大、政協以及轄區2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3所高校、12所中小學、5個社區建立常態化“公眾開放日”合作機制。二是在接待主體上堅持專職與兼職相結合。在責任部門以及講解、導引、秩序維護等崗位上,均實現專兼職結合,確保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三是在活動時段上堅持工作日與節假日相結合。將活動開展與傳統節日、法定假日和重大紀念日、國家憲法日以及開學日等緊密結合,並通過“兩微一網”和各級各類媒體開展相關宣傳報道近百篇次,引發了公眾理解、支持、相信法院工作的廣泛共鳴。四是在活動內容上堅持因人施策與法治建設相結合。區別不同主體有針對性地確定開放內容,依法選取類型化案件,大力強化旁聽庭審、專題培訓、角色體驗等項目頻次,全面提升不同人群的法治意識。三、把堅定的中心意識作為行事之本。推動“六個融合”:一是與作風建設深入融合。“公眾開放日”擴大了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近一年多便收集到30餘條意見建議,據此健全完善有關財務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13項制度。二是與審判執行深度融合。堅持以審判為中心,通過系列“公眾開放日”活動,倒逼審判質效上臺階。三是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近兩年,細化出臺有關理論學習、組織生活等系列黨建措施,推出部門晨會等創新舉措,增強了黨員歸屬感和組織凝聚力。四是與宣傳調研深度融合。連續七年獲評全國法院司法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多篇論文入選全國法院年度學術討論會,創歷史新高。五是與文化建設深度融合。順應“公眾開放日”形勢需要,全面強化“法官之家”建設,規模化專建警隊文化長廊,全樓宇更換書畫壁掛,提升了司法人文氣息。六是與改革創新深度融合。建設未成年犯非監禁刑判後幫教網絡平臺,樹立了少審品牌;穩步啟動內設機構深改試點和“三員合一”等各項改革。通過轉觀念、強思路、拓渠道,有力推動了高新區法院“公眾開放日”活動向縱深方向發展,截至2019年4月11日,一年多來共組織“公眾開放日”活動48場次,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均實現了新提升,有力推動“公眾開放日”活動形成特色,逐漸打造司法公開品牌。由於成效顯著,在去年全省法院“公眾開放日”經驗交流座談會上,高新區法院作為全市唯一一家基層法院作了經驗介紹。

隨後,研究室主任王希慧宣讀了“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函,並簡要介紹了高新區法院“公眾開放日”活動對外宣傳情況,現場以H5的形式回顧了歷次“公眾開放日”活動花絮,誠摯邀請各界人士走進高新法院,感受陽光司法。

發佈過程中,媒體記者就“公眾開放日”活動對象、常態化銜接機制等關心的問題分別進行了現場提問。沈洪慶副院長、王希慧主任對此分別進行了解答。

本次新聞發佈會在民主、寬鬆、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取得圓滿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