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太和一中學有學生墜樓,警方已介入,事故發生原因和墜樓學生傷亡情況調查中,你怎麼看?

邵世敏


搞不懂相同的問題怎麼又邀請回答,那就複製粘貼吧

作為安徽太和一中2813屆畢業生,結合畢業以來的社會經驗,再根據現在流傳最廣的坊間傳聞,對這個問題還是有那麼點看法的。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坊間傳聞的內容。相信各位看客老爺通過瀏覽新聞,已經瞭解到該學生在校成績優異,屬於尖子班學生,所以其死亡原因才會顯得撲朔迷離。而太和的坊間傳聞是蓋學生在最近一次的考試中發揮失常,老師對其進行了談話,談話具體內容不可知,造成該生壓力過大,導致慘劇發生。

其次,來說一下太和一中的教育模式,太和一中作為曾經太和最好的中學(至少在本人就讀的時候是),現如今的最好的兩所高中之一,在整個皖西北地區也是赫赫有名的,常年包攬市理科狀元。而這種優異的成績是建立在其高壓的教育模式之下的,在本人的高中生涯,基本是能不放的假不放,必須放的假老師補課,外加做不完的試卷。總之,壓力極其大。

再者,介紹一下太和的情況,我曾經因為在頭條上評論太和是一個經濟文化不發達的小縣城而受到很多老鄉的diss,但在我看來,太和的情況就是如此,雖然進入了百強縣榜單,部分樓盤的房價也達到了一萬,但跟發達地區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接下來說一下我這幾年的求學經歷吧。我的高中老師就說過,太和的文化底蘊並不深厚,學生的基礎素質無法和那些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比,所以只能通過高強度的學習來彌補差距,當時聽到這些話其實是嗤之以鼻的,但在外地幾年的求學經歷讓我現在不得不同意老師的話。我和蘇州的同學聊天的時候,感覺每個人都是博聞強識,什麼領域都能聊起來,真的沒法比。除此之外,家庭背景也是一個硬傷,我南京的一個研友家裡有親戚是中央高官,只要過複試線就能上那些211和985,更沒法比。

最後,談一下看法吧。對於那些指責學校教育方式的,本人是十分不認同,可以猜到,該生不可能是富二代和官二代,所以,高壓教育是唯一在他在以後得生活中給予幫助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出身落後於人的時候有拼搏的資本;我母親在聽到這些傳聞的時候就表示:該生抗壓能力這麼差,即使不死,以後出息也不大。雖然聽起來有點鐵石心腸,但細想又不無道理,畢竟天大的事也不能想到自殺啊,讓家人怎麼活啊;而我的朋友又提出了另一種觀點:孩子自殺有很大原因在父母。回想起來,學生時代無論在外受多大委屈,只要家人能理解,什麼都能過得去。

總之,學校老師雖然可能有錯,但不是最根本原因,父母也應該承擔洗衣服責任,但最根本的是大環境的無奈。

(另附頭條評論截圖)



未能逃離


等待官方消息


他夏了夏天40


聽說他不是因為補課,而是因為這次考試沒考好。


妙言奶奶


實際上校方週日補課沒什麼過錯,都是想讓孩子成為人才,希望大家不要有什麼責任都怪學校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