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太和一中学有学生坠楼,警方已介入,事故发生原因和坠楼学生伤亡情况调查中,你怎么看?

邵世敏


搞不懂相同的问题怎么又邀请回答,那就复制粘贴吧

作为安徽太和一中2813届毕业生,结合毕业以来的社会经验,再根据现在流传最广的坊间传闻,对这个问题还是有那么点看法的。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坊间传闻的内容。相信各位看客老爷通过浏览新闻,已经了解到该学生在校成绩优异,属于尖子班学生,所以其死亡原因才会显得扑朔迷离。而太和的坊间传闻是盖学生在最近一次的考试中发挥失常,老师对其进行了谈话,谈话具体内容不可知,造成该生压力过大,导致惨剧发生。

其次,来说一下太和一中的教育模式,太和一中作为曾经太和最好的中学(至少在本人就读的时候是),现如今的最好的两所高中之一,在整个皖西北地区也是赫赫有名的,常年包揽市理科状元。而这种优异的成绩是建立在其高压的教育模式之下的,在本人的高中生涯,基本是能不放的假不放,必须放的假老师补课,外加做不完的试卷。总之,压力极其大。

再者,介绍一下太和的情况,我曾经因为在头条上评论太和是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小县城而受到很多老乡的diss,但在我看来,太和的情况就是如此,虽然进入了百强县榜单,部分楼盘的房价也达到了一万,但跟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接下来说一下我这几年的求学经历吧。我的高中老师就说过,太和的文化底蕴并不深厚,学生的基础素质无法和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比,所以只能通过高强度的学习来弥补差距,当时听到这些话其实是嗤之以鼻的,但在外地几年的求学经历让我现在不得不同意老师的话。我和苏州的同学聊天的时候,感觉每个人都是博闻强识,什么领域都能聊起来,真的没法比。除此之外,家庭背景也是一个硬伤,我南京的一个研友家里有亲戚是中央高官,只要过复试线就能上那些211和985,更没法比。

最后,谈一下看法吧。对于那些指责学校教育方式的,本人是十分不认同,可以猜到,该生不可能是富二代和官二代,所以,高压教育是唯一在他在以后得生活中给予帮助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出身落后于人的时候有拼搏的资本;我母亲在听到这些传闻的时候就表示:该生抗压能力这么差,即使不死,以后出息也不大。虽然听起来有点铁石心肠,但细想又不无道理,毕竟天大的事也不能想到自杀啊,让家人怎么活啊;而我的朋友又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孩子自杀有很大原因在父母。回想起来,学生时代无论在外受多大委屈,只要家人能理解,什么都能过得去。

总之,学校老师虽然可能有错,但不是最根本原因,父母也应该承担洗衣服责任,但最根本的是大环境的无奈。

(另附头条评论截图)



未能逃离


等待官方消息


他夏了夏天40


听说他不是因为补课,而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


妙言奶奶


实际上校方周日补课没什么过错,都是想让孩子成为人才,希望大家不要有什么责任都怪学校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