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推出交通大腦,百度大談自動駕駛,巨頭“跨界”挑戰智能交通

海信推出交通大脑,百度大谈自动驾驶,巨头“跨界”挑战智能交通

4月19日,一場關於智能交通技術與產業結合的精彩討論在青島上演,知名學者、企業齊聚一堂,圍繞國內智慧交通系統發展趨勢、城市交通信號控制、自動駕駛、智慧停車等議題發表精彩觀點。

ITS3.0時代即將來臨,智能交通關鍵還在產業落地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張偉民在致辭中表示,交通是最貼近民生的場景,因此如何實現智能交通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實現具體的落地應用,具有重要意義。AITISA也於去年在深圳成立智能交通推進組,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交通場景的落地與應用。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家智能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關積珍在論壇上發表了《新一代智能交通技術與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他提到,交通系統技術的演進能分為幾個階段,分別是:交通信息化、網聯化、協同化、自動化以及自主交通。目前,我國的交通信息化已經完成,正處於網聯化和協同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可以看到許多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在交通中,多種交通運輸方式開始協同發展,也出現了新型的交通模式,比如共享出行。

海信推出交通大脑,百度大谈自动驾驶,巨头“跨界”挑战智能交通

△關積珍

我國智能交通從2000年開始推動,發展能夠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5-2008年的ITS1.0階段,該階段主要以交通信息化為主;第二階段是2010年以來的ITS2.0階段,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開始普及;第三階段是ITS3.0階段,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

關積珍認為,目前我們處於2.0向3.0發展的階段,部分成果已經有比較成功的應用,但距離高度智能仍存在一定距離。

而在智能交通產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未來有四個方向十分值得關注,分別是智能出行服務、高效的運營與智能管控、智能車路協同體系建設,以及基礎設施智能化。

最後,關積珍強調:“技術創新不是目的,我們最終是要形成一個相關的產業。”希望論壇能推動智能交通領域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深度融合和交流,共同推動新一代智能交通體系的提升。

海信雲腦,做“懂交管”的大腦

海信網絡科技是本次論壇的承辦方。在家電行業,海信赫赫有名,在智能交通領域,海信同樣也做出了不少標杆案例。

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市交通事業部總經理王雯雯發表了《交通雲腦:當交通管理遇上人工智能》的演講,她提到,智能交通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發展已20多年。但目前只能交通建設和應用存在許多顯而易見的瓶頸問題,比如交通問題發現投入大量人工,識別不充分不及時;交通問題解決嚴重依賴專家經驗,導致解決不及時,發展不平衡;海量交通數據蘊含豐富信息,卻無法共享給出行者等等。

海信推出交通大脑,百度大谈自动驾驶,巨头“跨界”挑战智能交通

△王雯雯

針對這些問題,海信與北大、浙大等高校合作,併成立了海信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入交通領域知識圖譜研究,並與博雲視覺合作,開始拓展雲腦在智慧交通的應用。

“雲腦不再僅僅是一個通用的技術平臺,我們將其定義為懂交管業務的雲腦。”王雯雯說,海信20年來深耕交管業務,積累了百餘種交通場景下的智能問題的識別與智慧的處置手段,在全面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基礎上,可以實現業務的實戰經驗與人工智能的完美融合。

在技術方面,雲腦構建了行業先進的技術架構,具備國內強大的交管業務知識庫,交互式的人工智能平臺可以實現交通實體的任意實體毫秒級搜索。同時開放式算法倉、標準化的交通數據資產管理讓交通數據能發揮應有的價值。基於微服務的架構,深度定製優化各種性能的組建,實現毫秒級檢索。同時雲腦主要搭載了多種AI場景化專業應用,最終做到算法的分享,隨用即得。

自動駕駛不僅是車的智能

道路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車也是。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策略技術負責人楊凡介紹了百度的Apollo自動駕駛系統與智能交通之間的關係。

海信推出交通大脑,百度大谈自动驾驶,巨头“跨界”挑战智能交通

△楊凡

他提到,人和機器交互已經從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到了移動物聯網時代。Apollo就是智能的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的智慧道路,DuerOS是指人工智能的雲交互體系和自然的溝通體系,以及所有的內容生態的智能化,組成一個完整的從雲到AI的生態。

Apollo的核心是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完整的、安全的體系架構,讓每個參與者都可以在這裡面,在一個完整的平臺上把手握起來,共同一起發出力量、解決問題。這裡面主要是最底層有一個各種設備的接入層,接著是智能的硬件層,上面是車載的軟件層,最上面是雲端服務層,據瞭解Apollo開放了22萬的行開源代碼,供13萬的開發者推薦使用,“我們推動把產業的開放能力提供成完整的交鑰匙式的解決方案,使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快速部署。”

說起車輛,除了自動駕駛和動態車流管控外,靜態交通的智能化發展也同樣值得關注。

北京智芯原動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停車產品總監廖凱分享了《端雲架構:智慧停車輕量化解決方案》。他提到,停車問題也是智能交通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停車的問題包括非法路側停車;城中村等老舊小區停車難;如何將車場數據快速接入政府數據平臺,打通數據孤島等。但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平衡政府、物業和集成商三方的利益。因此,推出能夠讓智慧停車技術能快速部署解決方案,將有效推動智慧停車的廣泛落地。

為此,智芯原動提出了端雲輕量化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可以免佈線,去電腦,無人值守。在前端部署智能攝像機,前端直接連接到雲計費平臺。在管理上,使用小程序,免去了複雜的軟件下載等流程。

海信推出交通大脑,百度大谈自动驾驶,巨头“跨界”挑战智能交通

△廖凱

論壇最後,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鵬城實驗室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智能交通推進組進行授牌儀式。據瞭解,智能交通推進組於2018年正式成立,僅一年時間就發展組員單位16家,其中包含眾多國內知名院校及知名企業。未來推進組還將繼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

關於AI Tech

2019年4月18日至19日,由青島市科技局、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的AI領域頂級盛會——“2019 AITech國際智能科技峰會”在嶗山區隆重舉行。

本次峰會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以“集智綻放”為主題,探索“科技引領、系統佈局、市場主導、開源開放”的新一代發展模式。峰會共分2場主論壇、6場深度專題分論壇,就人工智能前沿研究與應用展開對話,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產學研資深度結合、熱點技術應用案例等方面進行剖析及探討。

活動主辦方之一“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科技部指導成立,潘雲鶴院士擔任聯盟名譽理事長和專家委員會主任,高文院士擔任聯盟理事長。聯盟成員包括華為、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訊飛、中興等知名企業,以及北大、清華、中科大、中科院計算所等科研院校。聯盟為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實施落地,大力積極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內外合作交流,從微觀層面積極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微觀層面支撐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