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乳汁有什麼好辦法?

翊晨熹絳


您好,混跡育兒界的醫學、藥學、心理學、營養學四棲生物菁媽來回答這個問題。

看到媽媽近百字的描述,做為一個曾經的母乳媽媽,真的能能感同身受,很多母乳不夠的媽媽也諮詢過菁媽關於母乳餵養的問題。

我們的母乳是怎麼產生的?

一般我們在懷孕之後就已經開始為產後的哺乳做準備,甚至有些媽媽在孕晚期已經出現是乳汁自然分泌的情況。

而產後當胎盤娩出加上寶寶強力吮吸的大腦開始釋放催乳素,而催乳素就是乳房開始工作的指導官,把乳汁的開關打開了。

吮吸越早,吮吸越勤催乳素的分泌越多,乳汁的分泌也越多。

媽媽怎麼樣可以促進乳汁分泌

乳汁是寶寶的口糧,少了寶寶吃不飽麻煩,多了吃不完存著乳房脹著難受可能學會導致乳腺炎也是麻煩。

而乳汁不夠是現在更多媽媽擔心的問題。乳汁不夠要怎麼辦?

1、心情很關鍵

不少媽媽產後會有焦慮的心情,甚至因為自己不夠母乳給寶寶吃而產生產後抑鬱的情況。而這種產後抑鬱的情況可能也要加重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

我們的寶寶在胎兒期和媽媽血脈相連了九個多月,對於媽媽的各種情緒的感受能力是非常非常深的,當媽媽焦慮的時候,寶寶也能感受得到,相對於喝更多的奶和開心的媽媽,寶寶更加願意選擇一個開心的媽媽。

一個媽媽說自己發現一個規律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乳汁分泌就會減少,自己心情好的時候不會喝什麼湯乳汁就會增加。

2、充足的睡眠

做為一個母乳媽媽,一定要想盡一定辦法讓自己睡覺,白天寶寶睡覺的時候自己也要找時間睡一下,一般3個月前的寶寶還有晚上喝夜奶的習慣,所以晚上還要給孩子多次哺乳,晚上催乳素的分泌更加多,更有利於促進乳汁的分泌 。

曾經有一個朋友諮詢菁媽:說母乳不夠。說晚上要給孩子換尿不溼,有時候寶寶還會哭鬧還要起來抱著哄睡,自己晚上睡得不好。我讓她晚上除了餵奶然後其他換尿不溼,哄娃由家裡面其他人來做,白天可以睡的時候也要睡一會。

她按我的方法,去做自己睡眠好一些之後果然感覺乳汁就多了。

3、母乳正確的銜接

我們要讓孩子能夠相對比較輕鬆的銜接到乳頭,銜接姿勢確保有效才能有效的讓刺激乳汁的分泌。

吸水方法不對,再努力效果也不好,姿勢不正確,媽媽哺乳也會感覺勞累,喂完母乳媽媽還會有身體上的不舒服,經常腰痠背疼。

如果是銜接錯誤,寶寶吃奶費力無法順利排出,會影響泌乳量,媽媽的乳頭也受傷。

正常的母乳銜接方法是:

母親手張開C字形托起乳房;

用乳頭刺激孩子的口周圍,使寶寶建立覓食反射;

當孩子的口張到足夠大時,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至少3分之2以上)含在新生兒嘴中。

嘴張得很大,下唇向外翻,舌頭呈勺狀環繞乳暈;

面頻鼓起呈圓形;* 嬰兒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暈;

嬰兒慢而深地吸吮,有時能看或聽到吞嚥。

4、媽媽喝足量的湯水

如果寶寶沒有腹脹,建議喝牛奶一天500毫升,可以補充水分還可以補充優質的蛋白質。

如果喝湯注意不要太油膩。每天至少補充1000毫升以上的水分,白開水要不時的喝。

以前這些方法如果還是沒辦法有足夠的奶水給寶寶,那麼菁媽想說無論是媽媽是自己做奶牛還是賺錢買奶粉給寶寶喝,都是好媽媽,都是寶寶最愛的媽媽。

話題:關於母乳餵養你有過什麼故事,歡迎留言!

更多母嬰育兒問題可以關注菁媽育兒哦。


菁媽育兒


題主的心情我深同感受,因為曾經我也為奶粉水不足而煩惱過。後來通過不斷嘗試與調整,奶水才慢慢上來,我來分享一下6種增加乳汁的方法。

方法1、早吸勤喂

新生兒出生後儘早開奶,生後半小時左右是寶寶吸吮反射最好的時侯,開奶成功率高,也就不用擔心堵奶、引起乳腺炎。

餵奶姿勢要胸貼胸,腹貼腹,寶寶的下頜緊貼乳房,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與乳頭。

剛出生1-2周吸奶頻繁,一天可多達十幾次,晚上夜奶也多。寶媽別因為困就偷懶哦,夜間多讓寶寶吸,奶水會起吸越多,因為夜間正是催乳素大量分泌的黃金期。

雖然喂夜奶辛苦,但自己的娃,再苦也值得。



方法2、提高血行

生完孩子氣血虛,血液循環會變差,血液難以達到乳腺,奶水就會變少。所以,寶媽每天拍點生薑用熱水泡泡腳,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一邊泡腳一邊餵奶。

還可以用溫熱的毛巾上下左右摩擦乳房,促進母乳分泌。

另外,要穿足夠長的襪子遮住“三陰交”(腳踝以上,四橫指寬的位置),這個穴位與母乳分泌有很大關係。

方法3、補覺

媽媽經常熬夜餵奶,很容易睡眠不足因而導致奶水減少,所以白天要見縫插針式地補覺,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催乳素的分泌,從而提高母乳的質量與奶量。

方法4、每天補充3L水

母乳大部分都是水,水分不足,母乳減少或變得濃稠,寶寶不但沒有足夠的奶喝,還容易便秘。所以每天要補充3L水,夏天要補充5L,多喝湯湯水水。

每次餵奶前喝一杯水或果汁,正餐至少要兩碗白米飯,每天要吃四五頓飯,少吃多餐。

南瓜赤小豆蜜棗排骨湯、奶汁鯽魚湯、阿膠大棗湯、豬腳黃豆湯等下奶也很管用的。

方法5、多吃根菜類蔬菜

綠葉蔬菜和水果,攝取過多會令身體受寒,而牛蒡、白薯、淮山、白蘿蔔、胡蘿蔔、蓮藕、葛根等根菜類蔬菜則能暖和身子,能提高血行,血氣好也就不擔心沒奶水下來了。

方法6、調整心態,多與寶寶接觸

堅定全母乳餵養,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母乳一時跟不上也不要氣餒,前3個月堅持我說的這幾種方法,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奶水會跟上來的。

另外,多做輕緩的運動,多聽輕柔的音樂讓自己放鬆,保持愉悅的心情,多跟寶寶親密接觸都能很好地促進催乳素的分泌。

轉載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美媽很帥


你生完寶寶時間不長,彆著急,聽說過一句話嗎?孩子長奶水也長,這是人家小寶寶自己帶過來的飯。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家大寶是剖腹產的,當時傳言剖腹產奶水少甚至沒有,我還真不信,孩子出生60天內是加了一包奶粉的(只此一包),奶水確實少,當時也著急,但我的老媽告訴了我開頭那句話,我信了,於是開始了積極造奶的日子。

首先是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寶寶,相信自己是奶牛,相信寶寶會帶奶!

其次自然是行動,飲食上我每餐要喝3碗小米粥,當然根據個人能力量力而行,不過不要怕胖哦,多喝粥、水、牛奶是必需的。肉食上🐟肉必不可少,但不必每天都有,且數量過多,適度即可,推薦鯽魚湯最是下奶,是真的!另外辣椒就忌口吧,我家老二因為我只吃了幾口辣菜,眼屎立馬出來了,忌口後就退了!

最後好心情是奶水的營養劑。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狀態,寶寶吃了奶水也會有好性格,奶水質量也好,也是真的!

加送一句箴言,說了很多,其實就是沒事就讓孩子多吸多喝,不必按時按點兒,非要控制什麼時間,按需餵哺即可!

哺乳期間要多注意休息,祝你保持好狀態,做一個開心的“奶牛”!

我是二胎媽媽,也在餵哺過程中!這是經驗之談,有問題可以隨時交流!


chufa2019


母乳可以說是寶媽送給小寶寶的一份珍貴的禮物,對於小寶寶來說是最健康、營養最豐富的食物。但有些寶媽因母乳不夠,小寶寶每次吃奶都吃不飽,感覺很對不起寶寶,備受母乳不足的困擾。那麼在日常生活護理中,如何增加母乳呢?

一是寶媽要注重休息,不熬夜,勞逸結合。其實大家都知道要多休息,但帶寶寶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經常的熬夜在所難免,所以家庭其他成員儘量幫寶媽分擔一下,讓寶媽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對寶媽好也是對寶寶的負責。

二是要勤餵奶,奶喂的越勤,寶寶越能吸空母乳,強烈的吸吮刺激泌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有助於乳汁的分泌。

三是加強營養,多吃一些能夠催乳的食物,比如木瓜鯽魚湯、花生豬蹄湯等。切記不要吃一些回奶的食物。

四是增加按摩,寶媽平時可以多按摩按摩乳房,從而促進乳房血液循環,達到通奶催奶的作用。

五是喂完奶之後,最好用熱毛巾熱敷一下乳房,活血化瘀,保證乳房暢通。還能清潔乳房,避免細菌的滋生。

最後,如果寶寶長時間不能吸光奶水,時間長了就會容易漲奶,這時應及時使用吸奶器將奶水吸出來,避免奶水堆積造成乳房疾病。


伊貝育兒園


我是十月份生的寶寶,現在兩個月了。因為我本身比較豐滿,身邊的人也都認為我的奶肯定夠寶寶吃的,在生了寶寶十幾天後我就開始刻意的減肥,當時就沒想到奶會不夠吃,連著吃了十幾天比較清淡的食物後,奶量越來越少了,寶寶吸不出奶水餓的哇哇叫,我婆婆也開始明裡暗裡說我不應該吃那麼清淡,我心裡也開始著急了,手機上搜怎樣下奶,基本上每頓飯裡的肥肉都讓我挑來吃了,每天至少喝一頓骨頭湯,鯉魚湯也經常吃,還有花生豬蹄湯,聽說萵苣能下奶也買來吃,就這樣補了十幾天,奶量又增加了,現在寶寶飯量增加也能供應上了。


榧我思存


有的母親會在奶水剛開始正常分泌的時候,或者在一兩天以後就感到洩氣,因為她們的奶水並不多。但是,這絕對不是輕言放棄的時候,還有一大半成功的機會。

如果你發現自己面臨這種情況,就要保證自己飲食充足,還要儘可能多休息。關鍵是要每天喝上幾大杯水:沒有足夠的水分,身體就不能產生很多乳汁。(如果你願意,喝果汁也可以,但是不能喝咖啡、茶和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即使寶寶一開始似乎對吃奶不感興趣,也要經常把家定放在你的胸前。隨著乳房受到不斷增強。

剛開始,夜間哺乳對於乳房的正常尤為重要,年幼的寶寶在夜裡會更有精神,更加起功兒地吃奶。如果寶寶常常在半夜裡很餓,最好在頭幾周加強夜間哺乳,因為這對你奶水的分泌和寶寶的生長髮育都是最好的。計劃好時間,爭取白天能多睡一會兒,這樣晚上你才能多起來會兒。一般來講,給新生兒餵奶的時候,你得習慣值夜班。


爸媽育兒課堂


增加乳汁有什麼好辦法?

我在生完二寶50多天的時候,也是母乳不足,後來經過努力追奶,終於奶水充足了。到了第3個月,二寶的飯量增大了,但是母乳卻更加充足,完全不用添加奶粉了。現在說說我的做法。

讓寶寶多吸吮

寶寶的嘴巴就是最好的吸奶器,沒有比這再好的了。寶寶吃母乳的時候,會刺激腦垂體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大量產奶,滿足寶寶的需要。媽媽的意念也會促使產生母乳,不知有沒有感覺,當餵養寶寶的時候,寶寶吃一邊的母乳,另一邊的母乳也會溢出來。


白天只要寶寶想吃奶,就給他吃,我那時候就是基本上把寶寶掛在身上,一兩個小時就要吃一次。

晚上一定要餵母乳,我記得當時是每2小時喂一次。晚上的催乳素產量是白天的2-3倍,趁機多分泌一些母乳,大腦會掌握寶寶的吃奶量,母乳會越吃越多。

姿勢要正確,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不能只含一點點。



多喝湯水

每天多喝白開水,母乳90%都是水,不增加水分怎麼有奶水。我那時候就是放一把水壺在臥室裡,每次餵奶之前喝上一大杯,一天下來,最多的時候能有四五升水。

每天都要喝下奶湯,新鮮鯽魚花生湯、豬蹄燉黃豆、排骨燉藕都是不錯的下奶菜。喝湯的同時一定要吃肉,因為湯水中的蛋白質只有十分之一,大部分還是在肉裡。

多吃下奶菜

一些蔬菜也是非常有利於下奶的,像菠菜雞蛋、絲瓜雞蛋、黑芝麻燉藕、黑芝麻燉山藥、黃花菜、豆芽菜,都要換著花樣吃。

多吃下奶飯

多喝湯、多吃菜也別忘了多吃飯。紅豆雜糧粥、小米花生粥等都是傳統的下奶飯。



睡足覺

睡眠不足,會抑制催乳素分泌,減少泌乳量。寶寶吃奶很勤,媽媽睡眠不足是常有的事,這時候不要管太多,寶寶睡著了,也要抓緊睡,睡眠充足,才有力氣產奶。

不生氣

生氣也會阻礙腦垂體分泌激素,甚至回奶。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非常重要。多看看寶寶可愛的樣子,多和家人溝通,獲得鼓勵,汲取信心。可能周圍有些“奶水不足”的質疑,不要管他,相信自己能行。

你認為還有哪些方式促進母乳分泌呢?一起來分享吧!方便時點個贊!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常要面對奶量不足,頻頻塞奶的困擾,常常要擔心寶寶吃不飽,產後奶量不夠,有2種可能,一種是奶水分泌不足,另一種為乳腺不通而導致奶量少的情形。學會以下各5招輕鬆把奶量追到手。

增加奶量的方法


1.加強寶寶的吸吮

寶寶多吸吮有助於增加奶水量改善母乳不足,媽媽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寶寶吸吮的次數;藉由寶寶吸吮乳房的動作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荷爾蒙「泌乳激素」,泌乳激素會進而刺激乳房分泌乳汁以供寶寶食用。由於寶寶吸吮的力量較大,也正好可藉助寶寶的嘴巴來按摩乳暈。


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媽媽需頻繁與寶寶進行肌膚接觸,24小時之內至少讓寶寶吮吸6次,每次哺乳後要讓寶寶充分吸空乳房,以有利於乳汁的再產生。


2.充分休息

充足的睡眠能改善母乳不足,夜裡因需頻繁起身餵奶,造成媽媽睡眠時間中斷,無法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而致使奶水量減少。哺乳媽媽除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可偕同丈夫或者家人幫忙照看寶寶,還要學會讓寶寶養成固定的睡眠常規,寶寶休息的同時媽媽也能同時補充睡眠時間。


3.補充營養

母乳中各種營養源自於母體,如果媽媽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若希望孩子獲得最豐富營養,擁有絕佳的抵抗力,哺乳期間一定要均衡飲食。同時,多補充湯湯水水,對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4.保持良好的情緒

產後媽媽,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種情緒會制約母乳分泌。醫學實驗表明,乳母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乳汁分泌會急劇減少。建議找到讓自己放鬆,舒緩情緒的方法,才不會讓情緒影響到奶量唷!

乳腺阻塞的解決方法

1.按摩乳房讓乳汁順利流出

當乳房有局部硬塊,用手指由乳房的外側往乳暈的方向環形按摩,若有硬塊,輕揉按摩,等軟化後再擠奶或親喂效果更加。

餵奶前輕柔的擠壓乳暈,擠出一些奶水讓寶寶比較容易唅入乳房。乳腺按摩有助於防止乳房腫脹和可能發生的乳腺炎,同時還能暢通乳腺,改善乳汁流出。


2.冷敷或熱敷

冷敷:乳腺阻塞/脹奶,胸部紅腫熱脹時。

熱敷:擠奶前熱敷,促進乳汁分泌。

在餵奶前可以依媽媽自己的感覺選擇冷敷或熱敷。不管冷敷還是熱敷,注意不要碰到乳暈位置,以避免噴乳反射。

過度的熱敷有時反而會使血管充血腫脹,所以餵奶前使用不要超過3到5分鐘。


3.浸水或淋浴

坐著用一盆溫水放在膝蓋上,將上身彎向膝蓋,使乳房泡入盆中,輕輕搖晃乳房藉著重力可使奶水較易流出。或者讓溫水衝擊你的背部,使自己放鬆,同時一邊按摩乳房可使奶脹的疼痛減輕。淋浴不如泡澡或是將一對奶奶浸在熱水裡,泡個5〜10分,你會發覺有軟一點,這時應該是脂肪受熱給軟化了,快去親喂將母乳排出。如果真的痛得無法忍受時,可以請醫師處方使用短效的止痛藥,對寶寶沒有影響。


4.繼續多親喂

寶寶親喂的效果比手擠,擠乳器擠來的有效,建議還是多給寶寶吸幫助最大


育兒寶典指南


都說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食物,為了能讓寶寶吃上母乳,很多媽媽都用盡各種辦法,可就是不見效,然後心裡就特別著急,然後越著急奶水反而越少。很多媽媽就很痛苦,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增加乳汁呢?

增加乳汁有什麼好辦法?

1、不要等著下奶

生完孩子後,有的媽媽以為要等到奶陣來了才能喂寶寶,結果左等右等也等不來,雞湯魚湯豬蹄湯喝了幾大鍋也沒多大效果,使勁擠的話,也只有幾滴,就感到特別洩氣。其實,奶水不是等來的,尤其是在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天,這個時候是乳汁分泌的最重要時期,哪怕這個時候乳房沒有任何感覺,只分泌一些透明淡黃的初乳,依然需要寶寶足夠的吸吮刺激,才能形成強烈的神經信號。

2、多讓寶寶吸

如果你錯過了開奶的最佳時期,不要緊,你要多讓寶寶吸,這是個萬能法寶。寶寶的吸吮會刺激乳腺神經,乳腺就是個製造工廠,要有人下單,它才能開工生產,不然產出的奶沒及時給寶寶喝,就會給乳腺一個信號,讓乳腺以為你不需要那麼多奶,於是越產越少。所以,媽媽要讓寶寶多吸,只有足夠的刺激,才能保證寶寶的奶量。這個刺激的頻率因寶寶的需求而定,一般來說一天8-12次,上不封頂。

3、補氣血

氣血虛或者陰虛是女人最常見的症狀,有這些症狀的媽媽一定要先調理好身子再追奶,否則怎麼追效果都不顯著。五氣血虛可以吃鯽魚當歸黃芪湯,紅小豆桂圓紅棗湯,陰虛的話可以吃麥冬等。

另外,準備一盆熱水燙燙腳後跟,喝一大杯孕婦奶粉,這樣可以血液循環加快,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奶陣會來得很快。

4、多喝水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發現,當你在餵奶時,會覺得特別口渴。這時就要響應身體的狀況,渴了就及時喝水,才能夠補充水分,從而有助於產出更多的奶,一般來說,一天保證2升左右的飲水量。

5、多吃下奶食物

媽媽可以多吃下奶食物,比如花生漿,米酒,木瓜,牛奶,鯽魚湯,豬蹄,黃豆,黃花菜湯等,回奶的食物千萬別碰。

6、注意休息

有很多媽媽反映,在休息不好的時候,奶水就會少一些。所以,這個時候,媽媽要陪寶寶好好睡一覺,奶量就會增加。

7、要堅信自己能夠實現母乳餵養

在奶水減少的時候著急是人之常情,但是媽媽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是可以的。

8、少生氣,保持好心情

生氣不僅會讓奶水減少,還會把你的情緒傳遞給寶寶,這對寶寶發育是不利的。有時媽媽會面臨家人的指責,說你“奶水不足,讓寶寶餓著”之類的言論,媽媽不要去管,儘量保持愉快的心情。

希望我以上的方法能夠幫助到你,祝追奶成功!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到您。

媽媽們都知道母乳餵養的好處很多,而且越來越多的媽媽,堅持母乳餵養的意識很強,那怎麼做到堅持母乳餵養呢,我家娃母乳吃到了2歲多才斷奶,我就來說說的幾點建議:

1、親喂、讓寶寶多吸吮

那這點裡面含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親喂”,一個是“讓寶寶多吸吮”。

① 親喂:如字面意思,是媽媽親自喂寶寶吃奶,也就是不要擠出來再餵給寶寶吃,因為寶寶接觸媽媽奶頭,會通過刺激乳頭在大腦產生分泌乳汁的信號,是有助增加奶量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奶“越吃越多”的解釋。那很多追奶的媽媽,覺得奶少不夠寶寶吃,會擠出來一點一點的存在,然後用奶瓶餵給寶寶吃,這樣的做法就大錯特錯了,會越餵奶水越少。

② 讓寶寶多吸吮:這點也就是前面講到的,通過刺激乳頭產生泌乳的信號,而增加奶量,所以說“寶寶是最好的催乳師”,是有道理的。

2、媽媽的營養方面

想要堅持母乳餵養,不僅要保證奶水的“量”,而且還要保證奶水的“質”,這樣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而奶水的質量來源於媽媽的飲食營養,因而產後媽媽的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每天最好各類食物都能吃點,尤其主食和蛋白類食物。

其次,多喝湯水,畢竟母乳的大部分成分都是水,因而想要奶水好,產後媽媽要多喝水,多喝湯、牛奶、豆漿等(我個人就是喝牛奶很管用,只要一喝牛奶,每次都脹奶)

<strong>

3、媽媽睡眠要足夠

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堅持母乳餵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休息的好才能奶水足。很多媽媽會說,剛生完寶寶,兩三個小時餵奶一次,夜裡也是如此,睡個飽覺簡直就是個奢侈的夢想。的確,事實如此,但媽媽可以儘量和寶寶作息同步,寶寶醒來就餵奶,寶寶睡著了,媽媽也要趕快補覺。當然,這點也離不開家裡人的支持,全家人都要做好支持工作。

4、不要生氣,也不要焦慮

每個媽媽都知道生氣會回奶,因而產後媽媽儘量不要生氣,要保持心情愉悅,這點也需要家裡人做好支持工作;另外,很多新手媽媽很容易“育兒焦慮”,可以提前學習些育兒知識,多看些科普文章和視頻,也不要太鑽牛角尖,“過度要求和呵護”反而影響養育效果。

為了保證寶寶的“口糧”,這兩方面,需要家裡人的大力支持,就要多順著產後媽媽,多幫助媽媽一起養育寶寶,不說母乳餵養的洩氣話;支持母乳餵養,就要從精神和行動上雙方支持!

前面就是關於增加奶量,我的幾個建議,希望可以幫到您,也希望可以幫到更多的產後新媽媽們。希望所有媽媽都能如願成為“大奶牛”!

如果媽媽們還有其他方面的產後和育兒問題,也歡迎留言諮詢和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