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縣史德鎮:老知青返鄉 憶當年插隊歲月 話鄉村美好明天

西北信息報訊(記者 符備戰)2019年4月16日,在禮泉縣史德鎮黨委政府組織下,曾在該鎮插隊的近百名老知青重返他們的第二故鄉史德鎮,重溫闊別了四十多年的鄉情。

禮泉縣史德鎮:老知青返鄉 憶當年插隊歲月 話鄉村美好明天

首先,組織老知青們先後參觀了該縣唐昭陵景區、烽火村紅色教育基地、秋步月大道、惠民路、東興大道、昭陵大道、沿涇河公路等農村公路及史德鎮天際現代農業園區,認真聽取了各負責人的詳細介紹,對該縣“四好農村路”建設情況、史德鎮現代農業發展及新農村建設進行了詳細瞭解。

禮泉縣史德鎮:老知青返鄉 憶當年插隊歲月 話鄉村美好明天

近年來,史德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全鎮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鎮域面貌日新月異。在道路建設方面,新修高標準通村公路50公里,栽植綠化苗木10萬多棵,順利通過國家“四好農村路”複驗,公路已經成為該鎮對外的亮麗名片。在水利建設方面,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打和修復機井113眼,襯砌U型渠道300多公里。大力實施史德西片集中飲水工程,8個村18000人用上了乾淨、方便的自來水。在產業發展方面,著力打造史德“御桃之鄉”品牌,積極發展中早熟鮮桃產業,新發展黃金密4號、金秋紅李2000多畝,發展白數、紫苑等中藥材種植85畝,地栽木耳35畝,發展設施大棚50多座,穩步實現農民更富、農村更美、農業更強。

禮泉縣史德鎮:老知青返鄉 憶當年插隊歲月 話鄉村美好明天

其次,在召開的座談會上,史德鎮負責人向老知青們介紹了史德鎮近年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情況,並對知青們當年為史德鎮建設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希望大家能繼續發揮餘熱,積極為史德發展建言獻策。

禮泉縣史德鎮:老知青返鄉 憶當年插隊歲月 話鄉村美好明天

“1974年4月16日,我來到史德公社史南大隊插隊。自從離開農村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這次回來感覺變化太大了,之前在我們下鄉的時候,一下雨兩腳泥,泥路出行都困難,更別說出工了;吃水更困難,100多米深的老水井,要用牛皮繩一桶一桶打,因為力氣小,經常為打水頭痛。現在好了,柏油路上小車跑,設施大棚有瓜果,戶戶通了自來水,家家房子很氣派。我回村都找不到北了,發展變化確實好。”老知青劉保安激動的說到。

禮泉縣史德鎮:老知青返鄉 憶當年插隊歲月 話鄉村美好明天

“45年前的今天我們下鄉了,45年後的今天我們回來了,能再次回到第二故鄉,心情真的很激動,史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非常欣慰第二故鄉能發展的這麼好,這麼快。我會常回來看看的。”老知青張肅銓說到。

禮泉縣史德鎮:老知青返鄉 憶當年插隊歲月 話鄉村美好明天

最後,吟唱老歌曲,探訪老朋友。老知青們重新踏上這片曾奉獻過青春、揮灑過汗水的熱土,重遊故地,追憶往昔,目睹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看到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交通更加便利,感到由衷地高興,併為第二故鄉的進一步發展送上了美好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