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時,宋哲元攻破鳳翔城,為何將城中數千守軍殘忍殺光?

raoyaoting


宋哲元殺俘,一是為了報復,因為攻城時損失太大。二是為了震懾,用屠城來嚇唬其他敵人。

當時陝西省的軍閥割據特別嚴重,大小軍閥獨霸一方和各自為政的形勢,陝西省內形成無數封建割據的獨立王國。這些軍閥無一不是橫徵暴斂,作惡多端。

宋哲元,雖然出身書香門第,本人也是私塾教師出身,但卻殺人不眨眼。其人軍閥意識根深蒂固,在七七事變前後為維持自己在華北的割據,對日寇步步退讓,對華北的迅速淪陷負有直接責任

1926年,馮玉祥部國民軍在五原誓師後,取道甘肅、陝西,東出潼關,參加北伐戰爭。但是陝西軍閥在其側後,所以委任第四方面軍總指揮宋哲元為陝西省主席,統一陝西的慘烈戰事自此打響。在1927及1928兩年當中,陝西境內的守城戰先後發生不下一、二十起之多,其中又以同州、風翔兩城的攻守戰進行的最慘烈,時間最長,費勁最大和死傷最多。

張維璽,作為辛亥革命烈士彭玉珍的學生,他一直很有底線,十分反感宋哲元的殺俘行為。抗戰時期因拒絕日偽任命被毒死

從1926-1927年,馮玉祥先後派方振武第五軍、韓復渠第八軍、劉汝明第二軍進攻同州,都未能攻克。後來增派張維璽第十三軍,採用坑道爆破法,終於在1927年8月26日攻克同州,擊斃軍閥麻振武。這一戰役,光是第十三軍的官兵前後死傷近兩千人,第十七師師長趙鳳林也受了重傷。

宋哲元聞訊後急電張維璽,請他把負隅守城的麻部俘虜三千人全數斬盡殺絕。以儆效尤,冀使其他土著軍閥聞風喪膽,知所畏懼,不敢再有守城抗拒的舉動。張維璽不肯,發給路費後把三千俘虜全數釋放,令其各回家鄉謀生。

古董店學徒出身的鳳翔軍閥黨玉琨是個文物大盜,他對鬥雞臺一帶的秦漢古墓群進行了大量的盜掘。盜取了大量的青銅器和玉器,其中以西周夔紋銅禁和珂尊最為著名和珍貴。致使一部分國寶流落到了海外

1928年初,宋哲元用了三萬多人的兵力,自春至夏圍攻鳳翔達半年之久,官兵傷亡約有四、五千人,卻始終未能打開鳳翔城。後來張維璽部三萬餘人奉命來增援,仍用坑道爆破法,於8月25日攻克鳳翔,擊斃軍閥黨玉琨,俘虜五千餘人。

宋哲元就和張維璽商議,要把五千俘虜全殺掉。張維璽起初並不同意,但宋卻用同州之戰來堵張的嘴:“去年你打開同州時,我曾請你把‘麻老九’(即麻振武)的那幾千俘虜斬盡殺絕,而你卻把他們一個個地都放走。假若你那時聽我的話,把他們都殺掉,其他那些土匪就可能沒人再敢於守城負隅頑抗,我們也不會在鳳翔再費這樣大的氣力。現在甄士仁、張九才等人還霸佔著隱州、邰陽、寶雞、郿縣。我們若是把‘黨柺子’(即黨玉昆)的這些俘虜一齊殺掉,他們就將為之膽寒,不敢再戰,而我們也可能少死多少人,少費多少事。我想不妨試試看,看他們還敢不敢再守城。”

西北軍擅使大刀,殺俘時亦用大刀砍頭

宋的資歷更老、地位更高,張終於不能扭轉宋的成見。除了第十三軍的第十七師趙鳳林師長,認為這種搞法太慘無人道,私自放走一千多俘虜外,其他近四千俘虜全部被殺,而且是採取殘酷的斬首。

這一場駭人聽聞的集體大殺戮,風聲所播,無遠弗屆,很快地傳遍了陝西全境。盤踞在隴州、郃陽、寶雞、郿縣等地的軍閥甄士仁、張九才等人,嚇得魂不附體,果然都在幾天之後主動求降:“只要開恩不殺,甘願繳械,獻出城池。”宋哲元的這一手,果真奏了奇效,從此關中底定,軍閥全部被肅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