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席世明】“援疆兩年,他只回過三次家”

他是天津市第九批援疆幹部,援任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招商局副局長;他曾是天津市靜海區工信局技術管理科科長,領導眼中的好同志,同事眼中的好搭檔;他是80多歲老母的兒子,11歲獨子的父親,更是妻子心中的頂樑柱。2019年1月14日,他因突發腦溢血在搶救了8天之後終因病情嚴重去世,年僅43歲。他,就是席世明,“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和“天津市模範公務員”。4月16日,記者來到天津市靜海區工信局,席世明生前在天津工作過的地方,見到了他的領導,同事和愛人,聽同事追憶席世明生前在津的點點滴滴。

【追憶席世明】“援疆兩年,他只回過三次家”

領導眼中的他:心中有大愛

“小席在局裡算是年輕幹部,作風正派,道德高尚。對工作更是達到了忘我的境界。記得有一年我們搞‘千企轉型升級’,他夜以繼日的工作。正巧那陣子他愛人出車禍住院,我們當時都勸他把家裡安頓好了再回來工作,但是他覺得‘千企轉型升級’正在攻堅階段,不能因為自己的家事影響工作的進度,於是他白天上班,晚上去醫院看護愛人,最終圓滿完成了那次任務。”席世明生前的老領導,靜海區工信局調研員杜洪明說。

靜海區組織部副部長商鐵明告訴記者:“我們對於援疆幹部的選拔主要是看崗位需求,當時需要選拔一位科級幹部到和田地區于田縣擔任招商局副局長,需要有招商方面的經驗。席世明同志業務過硬,不但招商經驗豐富,而且還懂技術,是非常合適的人選。當時我們有詢問過他家裡的情況以及他本人的意願,他說‘家裡沒有負擔,接受組織安排,一定圓滿完成任務。’”

上有80多歲老母,下有11歲獨子,還有一位在職的妻子,席世明的家庭並非沒有負擔。但是,正是因為帶著一份內心深處濃烈的家國情懷,使他克服困難,義無反顧的去了新疆。

妻子眼中的他:家裡的主心骨

“他是家裡的主心骨,兒子最聽他的話。” 妻子馬豔玲心中的丈夫永遠是那個為自己撐起家的男人。

“在援疆這件事上,他很堅決,他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他必須去。”馬豔玲說。

臨走的那天,天津去往北京轉車的路上,席世明哭了一路。這是席世明同行的同事後來告訴馬豔玲的。“他就是把什麼都憋在心裡,其實他是惦記著我們這個家的。”在妻子眼中,席世明從來沒有哭過,也不是個輕易向困難低頭的人。

2017年2月到2019年1月,兩年的時間裡席世明只回過三次天津,其中有兩次是因為招商工作回來,但是大多數時間也都是在外邊,回到家裡已經凌晨了,和家人說不了幾句話轉天就走了,已經熟睡的兒子甚至都沒有見到爸爸。

席世明平時話不多,也很少在家裡談論工作上的事。但2018年春節回家的時候,席世明卻給家人帶回了新疆的特產,還給妻子看在新疆老鄉家裡的照片,和他們分享小石榴的故事。“他向我們講起這些的時候,眼裡是溫柔的,我知道他是真的想為援疆做點事情,看到他幫助當地村民後開心的樣子,我們也為他感到高興。”馬豔玲回憶。

【追憶席世明】“援疆兩年,他只回過三次家”

家人在整理席世明的遺物時,發現有一條紅領巾。那是他從天津出發時從兒子的幾條紅領巾中拿走的,而他並沒有告訴兒子。席世明走的時候正是臨近過年,兒子在視頻裡還在問爸爸過年回來能給他帶什麼禮物,但是卻等來了爸爸去世的消息。面對爸爸的突然離世,11歲的兒子還不能理解,他不明白爸爸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而且都沒能回來。馬豔玲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告訴兒子:“爸爸去那麼遠的地方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爸爸的生命是有價值的,你應該為有這樣的爸爸感到驕傲。”

同事眼中的他:樂於助人 原則性強

東永珍在靜海區工信局和席世明共事20多年,也是和他一個辦公室的同事。說起席世明,東永珍還是抑制不住對這位“小老弟”的懷念。

“席世明在科裡最年輕,又是男同志,而且他特別巧,尤其是涉及一些電路的東西,他都特別精通。不僅如此,他對我們這些同事也特別關心,誰家裡有苦難都去幫忙。”東永珍說:“家裡有一次電器壞了,別人都看不出是哪裡的問題,無奈之下只好請小席去幫忙,結果小席到那沒多久就解決了問題。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小席永遠都是把最熱情地一面留給大家,有什麼困難卻從來都不跟大家說。”

東永珍說:“小席對於小事上從不計較,但在大事上卻絕不含糊。那次援疆選拔,小席的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她們是需要他的,但是他安頓好家裡之後還是義無反顧的去新疆工作,剛到那裡的時候還經常通過微信向我們講述著那邊的工作,能夠幫助到當地的村民他是由衷的感到幸福。後來隨著他的工作越來越忙,聯繫也少了許多,沒想到再聽到的竟然是他走了的消息。”

【追憶席世明】“援疆兩年,他只回過三次家”

在席世明的工作日記裡有這樣一句話:“謀事講守恆,創業講守拙,做人講守誠。”而他,也正是用心用情詮釋著援疆的真諦,促進著民族大團結大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