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第四桶油”創始人債務逾期破產,曾想解決加油貴的難題

導讀

民營石油公司借互聯網改變傳統石油運營模式的夢想破滅了。


4月16日晚,光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光匯石油)發佈公告稱,由於薛光林在4月11日因債務逾期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破產,按照公司的相關規定,薛光林在公司包括董事會主席等在內的全部職務均被撤銷。


可惜!“第四桶油”創始人債務逾期破產,曾想解決加油貴的難題



根據香港高院判決書,越南國家石油公司(Petrolimex)因光匯石油未能償還逾3000萬美元的債務,申請對光匯石油破產清算。

薛光林是光匯石油的創始人,他於2018年4月23日以個人名義為光匯石油做出擔保,但債務逾期後,薛光林沒有提出延遲法定追債要求的申請。香港高院還認為,光匯石油已不具備償還債務的能力。

至此,曾經身家百億的石油富豪也連3000萬美元的債都還不了,正式破產。


可惜!“第四桶油”創始人債務逾期破產,曾想解決加油貴的難題



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字頭的“三桶油”相比,光匯石油沒有那麼耀眼,但在業內也挺有名的,畢竟號稱“第四桶油”,作為全國500強裡面排名139的企業,也是有很多光環的。

光匯石油是中國最大的海上供油服務商,還是唯一一家拿到保稅油牌照的民企,2008年,在港交所借殼上市

2011年,創始人薛光林以石油富豪的身份,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在當年的《福布斯》大陸富豪榜單中,他以28億美元身家與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並列第19位。

在2014年的時候,光匯石油還收購了美國Anadarko石油公司在中國渤海擁有的所有油田資產。

2015年,薛光林便以190.5億元的財富位列大陸富豪榜第51位,那是光匯石油風生水起的時代。

就在那時,薛光林看到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機會:

互聯網+街市成就了淘寶;互聯網+百貨成就了京東;互聯網+打車成就了滴滴;互聯網+自行車成就了摩拜······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傳統行業一個接著一個被顛覆,於是,薛光林也想借助互聯網顛覆傳統石油行業,開始佈局互聯網戰場。

可惜!“第四桶油”創始人債務逾期破產,曾想解決加油貴的難題


小債(ID:bondreview)覺得,可能也是從這個時候,就埋下了破產的種子。

2016年1月,光匯石油正式上線"能源產業鏈+金融+互聯網"的電商平臺光匯雲油,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

據媒體報道,光匯雲油以1個月的儲油期限,在用戶購買一定容量(升)的儲油卡後,可獲得12%的固定年化收益,外加因1個月後油價變化而帶來的浮動收益或虧損。滿1個月後,兌付方式可以選擇現金兌付或者抵換相應面值的加油卡。

想法是很好的,成品油行業在上游就已經被巨頭操控,到終端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已定的油價,沒有任何議價權。

光匯石油打造的這個“互聯網+石油”的平臺,對接自己的石油儲備基地,讓消費者可以“低價儲油”,想解決車主“儲油難,加油貴”的難題,顛覆傳統加油卡的運營模式。

但現實是殘酷的,光匯雲油不斷被質疑存在類證券化、資金池等違規行為,在現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如此緊張的氛圍下,路是越來越難走了。


可惜!“第四桶油”創始人債務逾期破產,曾想解決加油貴的難題



可惜光匯石油曾經有1000多萬噸的現貨倉儲,有300多萬噸的油輪運量,有油品的零售、批發牌照,還有互聯網支付牌照,還有紮根石油行業20多年的專業化團隊,依然說倒下就倒下了。

可惜!“第四桶油”創始人債務逾期破產,曾想解決加油貴的難題


當初薛老闆想用“互聯網+加油站”模式在石油行業掀起一場變革的夢想,恐怕也要無奈終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