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大家好,這裡是心漫之說,用心解說動漫的精彩瞬間所在。

今天作者給大家分享的依舊是宮崎駿導演的作品啊。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作品是《幽靈公主》。首先,作者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具體內容。這是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個故事。主人公名叫阿席達卡。某天,一個長得的凶神惡煞的邪神來到了他的村莊,並且要侵佔他的村莊。這個邪神的本身其實是一個野豬。而這個野豬是與眾不同的,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一隻受了詛咒的野豬神。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這個野豬神在極力的破壞著阿席達卡的村莊。對於阿席達卡這樣的一個既善良又勇敢的人來說,自己的家園遭受著這些,他當然是必須選擇保護自己的家園了。於是,在這個時候,在別人無動於衷的時候,阿席達卡挺身而出。經過一番搏鬥,終於,打敗了野豬神。雖說這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不得不說,阿席達卡的勇氣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雖然說阿席達卡救出了村莊裡的人,而且還打敗了野豬神,但是,命運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他也受到了野豬神的的詛咒。這時他性命難保,所以他必須尋找一個可以解救自己的辦法。幸運之神還是眷戀著每一個善良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阿席達卡遇到了一個巫婆。巫婆告訴他,如果想要救自己的性命的話,他就必須去西方查明真相,尋求一條生路。一路上他的收穫還是挺多的,意外的打聽到了森林裡的守護神可以幫助他。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於是,當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感覺非常的意外,並且開始向著森林出發。沒想到,在路上的時候,他碰到了兩個受了傷的人。因為他內心的善良,所以最終他還是選擇救下了這兩個人。而這兩個人剛好是艾伯西的部下。艾伯西是個怎樣的人物呢?他是一個非常可恥的人。艾伯西是一個鐵礦場的老闆。他為了開採礦石,居然開始大量的破壞森林。但是,大家都知道,森林對於人類和動物的重要性。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首先,森林是動物的家園,是動物的棲息地。其次,森林對空氣的作用也是非常的大的。它可以優化我們的環境。所以,破壞森林就是破壞環境,破壞環境就相當於是破壞了我們的家園。而艾伯西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地破壞動物的家園。這種行為是非常的可恥的。更何況,他們破壞森林就算了,還傷害動物。後來,阿席達卡將這兩人送回了鐵礦場。正是因為這,他還發現了鐵場的秘密。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同時呢,他還知道了野豬神是如何被詛咒的。原來,是艾伯西用一種非常厲害的火槍攻擊了森林。而野豬神也正是因為被這種火槍的巨大威力傷害了,所以才變得如此邪惡。所以才會被詛咒。所以說,這其實是非常可怕的一種火槍。而且,在途中,他救下了那兩個人時,也遇到了小桑。珊雖然說是屬於人類的,但是呢,她是被白狼神養大的。當時,小桑被人類遺棄了之後,就被白狼神給救了下來,並且一直將她撫養長大。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從小的時候,小桑就生活在森林當中,因為艾伯西經常破壞森林。所以小桑對人類其實是非常的痛恨,同時也非常的討厭的。小桑受了傷之後,阿席達卡救下了她,自己卻也受了傷。剛開始的時候,桑對他也是有敵意的。因為桑從始至終都不願意相信人類。因為在她看來,人類就像是惡魔一般。但是,桑卻被阿席達卡感動了。而且,從電影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後來他們兩人並肩作戰,共同戰鬥。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而後來,山獸神用自己的生命還了大地生機。當我看完宮崎駿導演的這部作品之後。感觸很深。我們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麼的渺小。我們想要存活的更久,想要過上美好的生活,就必須要和大自然和平共處。同時,大自然也因為我們人類的存在而變得有了活力。就像是在這部電影當中,他們破壞了自然,就要受到一定的懲罰。在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破壞了自然,自然當然是要給我們懲罰的。可想而知,人類怎麼會鬥過大自然呢?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其實,現在的森林雖然保護的很好,但是不缺乏偷偷砍伐的人。而讓人們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性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它就是以另一種方式告誡我們。我們對自然應該溫和一點,不能因為自然付出,我們就要無線的索取。自然才是我們的家園。宮崎駿導演的這部作品剛好警示我們要熱愛自然,同時,反應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大家覺得呢?其實宮崎駿導演的作品就是這樣,他總是在以一種簡單的方式告訴我們很多道理,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作品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吧。

漫說:一個守護者的故事,一份對大自然的愛,經典的《幽靈公主》

結語:話不多說,看故事就應該看正片,我說十分鐘,不抵你看一分鐘。用心體會,不同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