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4個半月不說話,怎麼辦?

瘋子琴


很能理解你的急切心情。誰不想寶寶早一天能說話。可不能在說話上面落在別家寶寶後面。

我家寶寶一歲4個月的時候,也只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叫不出來。奶奶這音應該不好發。直到現在還發不出來。

現在,我家念念一歲10個月了。可以說到三四個字的詞,應該算晚的。不過每天學到的詞和短語更新很快。

學會了簡單表達,例如:爸爸要吃。媽媽回來,爸爸肚肚。還不能連成完整的句子。相信再過一個月,就會了。

我家念念一歲四個月到一歲八個月斷斷續續在生病。精神狀態很不好。不想怎麼說話了。你逗他,他都不怎麼說。生病不開心,會阻礙語言能力的發展。

等春暖花開的時候,病全好了,大家心情都好了。自然講話也多了,語氣和氛圍也就不一樣了。小孩就感受到了。也就慢慢願意開口了。

我有兩個侄子。親兄弟,哥哥說話比較早,一歲多就能說了很多話。弟弟就差很多,都快到幼兒園不怎麼說話。

究其原因,弟弟用了安撫奶嘴,用的時間長了,嘴有點變形。口齒不清,說出話來,被老家人恥笑。這樣就造成心理陰影,就不怎麼說話了。

後來家裡發現這個問題,從老家搬出來。換了一個環境,加上不斷的鼓勵。即使說得口齒不清,慢慢也就會說。

我現在帶我家念念多去戶外走走。看到植物就跟他說這是什麼植物。看到動物就說什麼動物?看到各種交通工具就跟他說這交通工具的名字。

小孩子一般對活動的物體比較感興趣。男寶對挖土機這類尤其感興趣。可以帶他看,因勢利導的,教他說話。

繪本也是一個不錯的訓練說話的方法。有一天我指著繪本上一個媽媽肚肚的繪畫,說“媽媽肚肚”,我還給他展示我的肚子,說“爸爸肚肚”。他都學會了。然後指著自己肚子說“念念肚肚”。

所以說小孩說話不要急,慢慢引導。創造一個有利的語言環境。排除一切干擾,早晚會說的。不要跟別人家的小孩比較。每個孩子的特點和遇的環境不一樣。


念爸念媽的念念


這個不用著急,孩子既然會說爸爸媽媽奶奶,那在語言方面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我家老大,都到一週半的時候只會爸爸媽媽奶奶,比你家的還要晚,而且我家都一週五個月才會走路的。平時,我們教說話的時候,我家孩子不像其他孩子,其他孩子學說話的時候都是跟著發音,哪怕發的音不對,但也是能給人的感覺是在學習,但是我家的是不開口,後來發現,孩子也是在記憶發音,只是不說而已,一說話大多都是正確的發音音,雖然孩子說話晚,但是後期孩子的發音和詞彙量等都沒有多大問題,只要家長堅持跟孩子進行交流就可以的。


國際莊高大胖


首先要幫這個小孩打開心扉,找到他喜歡的話題。這個可以從的感興趣的方面著手。比如他喜歡小汽車,就跟他一起玩小汽車遊戲,玩具,看動畫,找到和他共鳴的地方並堅持跟他聊天,等待他的反饋,不要因為他回答較慢就放棄聊天。孩子在回答或者進步的時候家長要即使要給予孩子反饋。久而久之,她就能打開心扉,會漸漸和你多說話了,這個時候,孩子對你的信任感就建立了。

接下來,當她能足夠信任你的時候,你會發現 她的內心其實是有很多想法的。一般不喜歡說話的孩子其實內心世界都比較豐富,他們更多的是和自己的內心交流,有什麼事都喜歡藏在心裡。所以當你能打開他的心扉,你可能就會認識一個新的他。然後,你繼續和他保持朋友那種狀態,還能帶她去玩去吃東西去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在這些過程中,多問他一些有的沒的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培養他說話的習慣,還可以增進你對他的瞭解。當你足夠了解她的時候,你就能抓住他的興趣點了。就是知道她在乎什麼,怕什麼。

後期就是要經常引導她他一些交際方面的方式和一些性格方面的培養。這個就是培養他多看看有益的書,電視節目。再一個就是要讓她的爸媽對她多關心,這點很重要。

一個內心再怎麼封閉的人,如果周圍都是一些開朗的,積極的,樂觀好玩又滿滿正能量的人,他總會受到影響的。

這個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時間也會使人改變,但改變的方向還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要學會靜待花開。






姜寶媽媽的育兒分享



w看11


大科學家愛恩期坦3歲多才會說話,我女兒四個多月就會叫媽媽,五個多月會叫爸爸。但這並說明不了什麼,每個人的成長都不一樣。只要健康快樂就好。


魚兒吐泡


寶寶一般到了一週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了,當然說話都是從簡單逐漸到複雜的,真正學會說話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大強強兒


可能內像不愛說話吧,寶媽也不要急


369媽媽


正常,一歲四個月還小,有的孩子說話遲


女主角0425


如果沒有身體的問題,例如:聽力,或口齒,或智力之類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沒問題的,耐心點兒,從輸入到輸出有個過程,而且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早點兒晚點兒都是正常的,不要把你的焦慮傳給孩子。


淨水無香7


去當地的婦幼保健院都可以解決,那裡這樣情況多趕緊去問問。再說還有點小可以再觀察幾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