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吳棠是晚清一位很有能力的封疆大吏,自32歲那年因參加舉人從政資質考試,並取得“大挑一等”的優異成績,從此開始步入仕途,授淮安府桃源縣令。經過十五年的經營,於咸豐末年晉升為江寧布政使、代理漕運總督。同治五年調任閩浙總督,同治七年調任四川總督。

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清代的清河縣治所清江浦是南船北馬交替之地,號稱“九省通衢”,作為黃、淮、運河的交匯處,作為黃、淮、運河治理中心,全國漕船製造中心,漕糧轉輸中心,官署如林,有“官比士民多”之譽。

吳棠在清江浦一帶前後達16年之久,這裡廣為流傳的是誤送銀兩給慈禧太后的故事,就發生在清江大閘口南岸下游泊船的地方。

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江蘇清河縣的縣令吳棠得到一個消息,有一位與吳棠為莫逆之交安徽副將,死在任上他的喪船經過清江浦。吳棠全靠此人幫忙,才陸續得到好差使。調任清河,也是此人暗中出力。吳棠連忙準備了300兩銀子,急忙派僕人前來清江浦送禮贈銀,報答這位參將生前對自己的關照。

當時竟然同時有2位高官的靈柩要路過清河縣,吳棠派去送銀子的僕人根本沒料到,他把銀子送錯了喪家。銀子沒有送到那個參將的家屬,而是送給了另一位叫惠徵的逝世高官家屬。

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惠徵名氣並不大,他的女兒乳名蘭兒,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惠徵為安徽侯補道員,因時運不濟,好幾年未得補缺,久久示得升遷,惠徵憂勞成疾無錢醫病,終於一病不起,病歿於安徽侯補道員任上。

蘭兒哀求於父親上司旗人官員,經過多次周旋才湊集好幾兩銀子,買棺殮父,和母親與兩個年幼的弟弟一起,僱舟扶柩回籍,剛好途徑清江浦,碰上了吳棠派來送銀兩的僕人,奉上白銀三百兩。

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恰好惠太太認識吳棠,見到他來為亡夫送禮,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於是就大大方方地收下了300兩銀兩,蘭兒回書寫一個“謝”字,落款“孤子桂祥泣血稽首”,交給來人帶回。

吳棠得知真相,也不好追回這份已經送出去的300兩銀子的大禮,索性將錯就錯,來到惠徵在清江浦停靈泊船處,登船弔喪。吳棠看到蘭兒母女姐弟幾個孤兒寡母的很是可憐,他又取出一些銀兩,給蘭兒她們作零花錢。

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惠太太與蘭兒見到有人雪中送炭,自然都是對吳棠千恩萬謝,母女兩人將吳棠送至岸上。 從此蘭兒就將吳棠深深記在心裡,決心日後有出人頭地的一日,必將報答他的恩德l。

都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吳棠沒有想到自己錯送銀兩的事,居然給他帶來意外的驚喜。並且這驚喜讓他從此官運亨通,從此走上了封疆大吏的仕途。

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回到北京城後,蘭兒即被選入宮,先為秀女,得幸之後被咸豐帝封為貴人、懿嬪,咸豐六年因生龍子(後來的同治皇帝)被封為懿妃,次年進為懿貴妃。時咸豐帝有病,很多奏章都由懿貴妃幫助批閱,不到十年時間,蘭兒的勢力就從後宮走上朝廷,。

咸豐皇帝病死時,同治皇帝年僅6歲,懿貴妃被尊為西太后,與東太后兩宮垂簾聽政,被尊為慈禧太后掌控朝政,更是無人敢忤逆她的旨意,她真真正正的做了天下之主。

慈禧太后想到了清河縣令吳棠贈銀並拜祭父親的場景,於是下令將吳棠調入江浙,為朝廷看管地方財政。時間過了不到兩年時間,慈禧太后又下令升吳棠為總督。

陰差陽錯之下縣令送錯銀兩,8年後他因此連升三級!

吳棠又奉慈禧之命巡查全國各地官員,一時間威風八面,門庭若市,可謂是春風得意,官運亨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