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的困境和痛點在哪裡?怎麼解決好?

司徒1386579861063


一、社交電商思維

對於傳統企業來講,我們必須要把社交電商的思維,跟傳統的方式進行結合,傳統企業只是單一的賣產品,而社交電商最主要的就是發展粉絲,把粉絲變成合作夥伴,然後讓這些合作伙伴幫你推廣和分銷。

實際上傳統企業完全可以找到優質的合夥人,設計商業模式,提供供應鏈,並且給這些合夥人進行賦能,幫他們去打造個人IP,教他們做社群營銷,叫他們去做社交,這個威力是非常大的。 未來的公司不一定是招聘員工,應該把公司做小,然後把自己的合夥人團隊做大。

二、社交電商的機會

第1個機會,社群團購

就是不斷的建立微社群,通過互動建立社群粉絲的信任度,然後把群主變成你的合作伙伴,然後在裡面提供群主的營銷工具。

這種方式類似於微信版的拼多多,我們可以在社區裡面做拼團,秒殺,促銷,優惠券,那麼社群裡面出貨量是非常驚人的,如果說你有100個微社群,而每個微信群裡面都有500個人,那你就免費獲得了5萬個精準的用戶。

第2個機會,社區團購

就是圍繞一個社區把所有的業主全部變成你的粉絲,在社區裡面去找到團長,讓團長去拼團,這個時候你需要做小程序,或者需要公眾號的商城,然後在我們社區的群裡,由團長來負責去做零售,同時這種方式你根本都不用開門店了,比如說做水果的,你只要有優質的水果的供應鏈資源,你找到各個小區,而且解決終端一公里的問題。

第3個機會,社交電商+直播電商

最近有平臺開始嘗試把直播和社交電商結合,這個平臺就是YY,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找到神勇大溼兄(81526608),直播電商是一個很大的風口,社交電商也是一個很大的風口,兩個結合起來那就更厲害了。

三、社交電商的困境

1、供應鏈問題,很多社交電商平臺的產品不具有優勢,或者說它在社交分銷的時候,它的利潤撥比沒有優勢,那就沒有好的消費,最終都變成了拉會員加入,如果說一個社交電商平臺的會員,他的收入是靠拉下一個會員來獲取的話,而不是通過賣貨賺收益的話,那這個平臺是做不長久的。

2、線上和線下沒有打通,更多是通過微信群裂變,微信群裂變雖然很快,但是它的訂單並不大,然後用戶也過於分散,增長的速度肯定會放慢,這個時候就需要跟線下打通,但是如果說我們要做線下的話,又沒有太多的利潤空間去支撐,現在有平臺開始把社交電商和團購結合,我們可以看到,還是有一定的機會的。

3、社交電商平臺的模式和制度,這一塊其實是有風險的,雲集、環球捕手、貝店這些平臺,都是在這裡面吃過虧的,什麼樣的制度和模式適合去分銷,而且合法合規,這是需要智慧的。


郭亮導師


社交電商本質是商,手段是社交加互聯網,商和社交最根本的是信用,社交電商最大的痛點在於如何通過人格塑造打造個人信用,並藉助互聯網傳播裂變。

社交電商人格塑造首先要講究專業和誠信,從溝通、產品到服務整個體驗應該是流暢可信的。個人信用的積累有賴於點點交易積累,有一段培育期,要耐得住寂寞,這對於一窮二白的創業者而言是一個最大的考驗。沒有其他捷徑,唯有堅持產品服務品質和996式的血拼。

社交電商還要講究沉澱與裂變的協同發展,要通過團隊組織和流程工具協助完成。要打造一個互補的團隊,以免單打獨鬥導致物流、商流、研發和服務滯後面臨發展瓶頸;還要捨得在ERP系統和營銷系統方面做投入,通過互聯網技術提高業務效率。


金山聚寶


困境在於做好產品得品控,特別是生鮮農產品!

痛點與粘性與忠誠度不高,特別是社區團購


惠農網鄧武傑


最大的缺點就在於消費人群,你粉絲有多少你的消費人群就有多少,粉絲多賺的多,粉絲少賺的少,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大網紅的


小東子說電商


種子用戶的裂變以及裂變後的運營


趙先生深潛


關鍵是粉絲的多少,你給粉絲帶來價值才可以


學習前沿


困境在實現圈與圈之間的交流與帶動,然後完成相互覆蓋。事實上是從大平臺完成向個人小平臺的流量轉移,然後再從小平臺過渡到聚合平臺的流通,流通載體就是社交平臺或者說軟件了。

平臺的功能性倒是其次的,難點在於成功或者說恰到好處的整合並解決社交與商圈的需求,這裡面好些領域的需求都相互衝突,比如社交和廣告的矛盾


再過十年請叫我老韓


社交電商實質是流量私有化 如何對品牌的宣傳和社交屬性的控制!社交在於社會圈層和人脈資源的需求以及社交範圍和人脈資源轉化。要做好社交電商就要懂得利用現有的社交平臺 能力審視 營銷策略等


理性的期盼


電商平臺現在的話是花錢引流量不花錢沒流量成本的話越來越高了。各個平臺完全進入了收獲紅利的時代。現在是工廠直接與消費者對接了,個別沒有生產能力的賣家已經完全失去優勢!


優雅衣都


產品沒保障,不認識的買個東西,總有點怕怕的,擔心買回來的是假貨,又沒有一個系統的保護;關於怎麼解決,就像上面說的,也許是在有一個系統的保護的基礎下,真心社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