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能根治頸椎病嗎?



頸椎曲度變直反弓、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 對於醫學而言,都是“退行性疾患”,也叫“退行性變”或者“退變”。說白了,就是“老了+累壞了”,約等於頭髮變白,皮膚出現皺紋。衰老是人之常情,從20歲之後就開始老化。人人如此,到90歲每個人都這樣。有的人老化的快,正如現在手機電腦的普遍,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增加了頸椎負擔,加快了頸椎病的蛻變速度,舉個例子,就如汽車發動機一樣,正常來講發動機可以用幾十萬公里。不大修。如果平時不進行保養,常年累月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各個零部件 膠圈,都會提前老化。頸椎也是如此,長年累月的伏案低頭。雖說是年輕輕的人,頸椎卻是老年的狀態。這種狀態可是不可逆的。

於是很多病友就問,能不能手術根治頸椎病??

手術能根治頸椎病嗎?

我們剛剛也講了頸椎病病因都是衰老+勞累--勞累並非就是體力勞動,而是長時間的伏案工作、開車、坐車、家務、電腦、打牌、織毛衣、玩遊戲等。例如:近年來大學生、中學生、甚至小學生因為學習姿勢不好、玩手機電腦,而導致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我甚至見過5歲的頸椎不穩。頭暈。疼痛。所以手術不可能解決疾病的基本因素--“衰老+勞累”。也就是說,手術無法根治“退變”。

我們手術的目的是什麼呢?

其實頸椎手術都是解決這兩個問題:1、神經受壓或者脊髓受壓,不解決這個神經損傷是不可逆的。所以這類必須手術。;2、頸椎不穩定(手術植骨融合+內固定-)就像不穩定的木質電線杆一樣,把不穩定的那段,用木板釘起來。

所以 即便手術,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衰老+勞累”。因為這個病因現在治不了,過2百年可能行。如果真的能治,就可以“長生不老”+“永遠勞動”。

英國的數據顯示: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手術組與保守組,5年之後的身體情況相似--區別在於,手術的患者恢復快,能夠儘早恢復工作。也就是說,症狀還忍得住,可以先保守;症狀太重、忍不住時,則須儘快手術。出現無法起床走路或者走路極為不穩,下肢無力 萎縮,大小便失禁,必須儘快、甚至急診手術:另外有些雖然有壓迫但是症狀不明顯者,不做手術的情況下,自己需要加強保護,避免外傷或者勞累。以免出現加重。

當然,手術是“沒有辦法的好辦法”,也被稱為“遺憾的藝術”。打個比方,手術類似救火,不可能根治火災隱患,但是再次出現火災,還能再救。

頸椎手術後少數患者症狀持續,還可以再次手術,但是手術的風險和創傷就大很多。例如我有一個北京的病友,做了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後,因為本身椎管狹窄,不得不再次做頸椎後路椎管擴大手術。

反正,即便動了手術,自己的保護依舊重要:注意姿勢、少固定一個姿勢、加強頸椎以及腰背肌鍛鍊。這種預防保護應該是終生的。不能臨時抱佛腳。總而言之只有平時勤鍛鍊,重保養,才能讓我們少受頸椎病之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