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對中國古詩的深度梳理和獨到分析,太受益了,連讀三遍!

中國古詩分為四言,五言和七言,可能最早的還有三個字,而人們知道最多的就是詩經,唐詩,宋詩,尤其是唐詩,在中國詩歌歷史中佔絕大的比重。相比於唐代,其他朝代也有詩,但是其亮度和廣度遠遠不夠。

古詩講究格律,押韻,即我們所說的平仄平仄平平仄。但是由於講究押韻,未免就像帶著鐐銬跳舞,把詩歌本身的意境和神韻,以及那種自由和灑脫的情懷喪失掉了一部分。這也是硬幣的兩面吧。

高人對中國古詩的深度梳理和獨到分析,太受益了,連讀三遍!

中國的詩詞評語著作裡,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嚴羽的《滄浪詩話》,袁枚的《隨園詩話》,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錢鍾書的《談藝錄》,都是很不錯的詩歌點評讀物。大家如果喜歡,可以拿來讀讀,可以加深對古詩的瞭解和認識。

關於詩經

《詩經》是古代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文字典雅,唯美,帶著那個時期中國人的古樸和審美。裡面的很多文字都很吸引人,比如“有女一人,婉如清揚”、“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中》有一些帶有意蘊的詞語,比如蒹葭,關雎,桃夭,采薇,淇奧,柏舟,子殤等,這些詞古樸,含有深意,以至於後來人們給孩子取名很多都從詩經上來找。這也算是《詩經》的另外一個特點了。

關於五言

五言起於西漢,學者認為是從李陵開始的。到了魏晉南北朝,五言開始興盛,這一時期中國詩歌歷史上產生了不少大詩人,比如大家熟知的陶淵明,他的那首《歸園田居》幾乎無人不曉,“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而哲學詩畫最喜歡的還是他的那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把詩人內心的那種喜結自然,返璞歸真的情結,通過簡單的詩句通徹的表達了出來。讓生命迴歸到了一種豐富的寧靜、本真之中。

除了陶淵明,這個時期還有謝靈運,阮籍,鮑照,當然還有多才的曹操,而竹林七賢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高人對中國古詩的深度梳理和獨到分析,太受益了,連讀三遍!

五言律詩中有一人值得我們認識,那就是謝脁。謝脁的五言詩清新秀麗,他主張好詩應該圓美溜轉如彈丸。他的詩被當時及後來人極為推崇,梁武帝蕭衍說三日不讀謝脁詩,便覺口臭。唐代的大神級人物李白更是翻來覆去的在詩中懷念謝脁,以至於後來胡應麟說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這在歷史上獨一位,要知道,在李白的眼裡,可沒有幾個人能入的了他的法眼的。另外像杜甫,李商隱也對謝脁的詩深表佩服。

關於唐詩

唐代詩歌創造了中國詩歌的巔峰和典範,短短的幾百年,出現了成千的傑出詩人,像一個個璀璨的夜明珠,照亮了整個大唐的夜空。唐朝詩人大咖多如牛毛,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吊打別人一個朝代。由於實在是多,肯定不能讀全唐詩,因為那樣你會掉入唐詩的迷魂陣中,分不清誰是誰。在此建議大家多讀下《唐詩鑑賞詞典》。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李白屬於天賦異稟的人物,出口成章,一氣呵成,是一般人都望塵莫及的。他是唐詩皇冠上最頂端的那顆明珠,我們可以讀他的詩,但不要學,因為無處可學,學不會。不過還好,我們可以學杜甫。杜甫的詩沉鬱頓挫,富有家國濟世情懷,往往對知識分子有著很深的情感之鏈接,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象徵,他身上有著太多這種氣質和理想追求。杜甫年輕時就想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他的願望在現實世界總是以落空和失敗而告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他的追求,可是他幾乎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妻兒老小,一生奔波勞碌卻不得其所。後世文人墨客多推崇杜甫,因為杜甫的一生裡有著他們自己的影子。

高人對中國古詩的深度梳理和獨到分析,太受益了,連讀三遍!

除了李白和杜甫,唐代還有李商隱,杜牧;王維,孟浩然;元稹,白居易,劉禹錫;岑參,高適;韓愈,孟郊;王昌齡,柳宗元;王之渙,楊萬里;劉長卿,韋應物;而李賀的詩獨具一格,是謂鬼才。這些詩人中,最令我們難忘的卻是李商隱,義山的詩讓人情境兩忘,流連忘返,讀後久久不能釋懷。

五言律詩和七絕真的在唐代被推向了極致。唐詩最令人稱道的是他的美感和氣度,他不像魏晉詩講玄學,也不像宋詩講理學。他很純粹,像宋朝的詞一樣,沁人心脾,具有大唐帝國之氣象萬千。

關於宋詩

宋代其實詩人不少,但是他們不想走唐代的老路,本想開闢新路,卻並沒有嘗試好。宋代儘管有蘇軾、歐陽修、陸游、辛稼軒這樣的大詩人,還有黃庭堅、梅堯臣、蘇舜欽這樣的後起之秀,但終歸失去了唐詩的輝煌氣魄。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宋詩為何不能持續輝煌,為何不能繼續發揚唐詩的偉大風格,這應該跟兩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有著很大關係。唐朝天下一統,眾國來賀,所謂詩酒趁年華,可以賞花,喝酒,仗劍天涯,而宋朝自誕生到滅亡就一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宋代文人難免就議論激烈,但是那種詩歌底蘊的情感就相對淺薄了些。可有一點很明顯,相比唐詩來說,宋詩比較容易上手,好的唐詩需要靈光一現,好的宋詩則要學問淵博。唐詩屬於靈魂,而宋詩屬於義理。

高人對中國古詩的深度梳理和獨到分析,太受益了,連讀三遍!

金元時期,唯一能讓我們想起的詩人只有元好問了,他的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還是令今人為之一嘆。

至明清,像大唐那種純粹又盛大的詩歌環境早已消失殆盡。詩都不算出眾,能引起注意的就有高啟,唐寅。前者的詩清新俊拔,雄健豪邁。後者的詩多情微妙,情境交融,詩中有畫。除了高啟,唐寅,可能還有袁枚,他的那首“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似乎從某個角度道出了明清時期與唐宋時期的巨大差距。即明清是苔花,很小,微不足道,但是也想學習像唐宋那樣的盛況牡丹貴族一樣,在詩歌長河中,猛烈綻放。

結語:

如果把中國古代詩歌歷史比作一個女人,詩經時期就是她天真爛漫的嬰兒時期,可愛,通透,淳樸;魏晉時期好比豆蔻之年的青春少女,絕妙,活力,單純;唐詩時期就是她的二十歲與三十歲,妝容精緻,舉手投足之間,魅力四射,令人傾倒,正值生命的最好年華;而宋詩時期就是她的四十歲以後,如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還可以感知她的詩歌過往之情貌;到了明清,生命就開始急轉直下,如年邁老嫗,日趨衰微,失去了往日的風華和內在情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