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接種完疫苗,遇到這些情況不要慌!

“我家寶寶打完疫苗發燒了,還不停哭鬧,怎麼辦?”

“是不是疫苗有問題?”

“不會接種到問題疫苗了吧?”

“還是帶去醫院看看比較放心!”…...

作為新手爸爸媽媽,只要寶寶接種完疫苗有點異常反應,總會覺得是和接種疫苗有關。其實不然,很多時候這些都是正常的疫苗反應。關於疫苗反應和護理方法,我們在本文中一起學習吧。

寶寶接種完疫苗,遇到這些情況不要慌!

什麼是“疫苗反應”?

得先來說說什麼是疫苗?疫苗就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通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重組等方法制成的生物製劑,進入人體後會刺激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以後再有此類病毒侵害寶寶時,已經建立起的免疫系統就會來對抗該病毒。

所以,疫苗所含的物質本身就是病原微生物,注射入人體後,就會引起類似於病毒、細菌感染的反應,比如發熱、煩躁、食慾減退、腹瀉、輕微的皮疹等,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熱、痛和硬結等。

但這些症狀都是一過性的,不會引起真正的疾病,一般2~3天就會自行消失,只有個別反應比較強的寶寶需要對症處理。

寶寶接種完疫苗,遇到這些情況不要慌!

寶寶出現疫苗反應該如何護理?

有的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發熱,屬於比較常見的疫苗反應,家長不用太擔心,尤其是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比較容易引起發熱。

1. 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下,沒有其他明顯的不適症狀,可以物理降溫,並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內體溫就能恢復正常;

2. 如果體溫超過了38.5℃,可服用退熱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並密切觀察;

3. 體溫超過了38.5℃,同時還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咳嗽等其他症狀,2天后仍然不退燒,甚至有體溫持續升高的趨勢,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有的疫苗在接種部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皮膚改變,比如卡介苗在接種後的2~4周開始,接種局部出現紅腫硬結,並逐漸從中央開始軟化,形成白色小膿皰,膿皰破潰後形成結痂,結痂脫落後便留下瘢痕(即俗稱的卡瘢)。

寶寶接種完疫苗,遇到這些情況不要慌!

這個過程屬正常反應,並非發生化膿性感染,一般會持續8~12周。在這期間,家長要注意幾點:

1. 保持皮膚,尤其是接種局部皮膚清潔,內衣要經常換洗,以防局部感染。

2. 膿腫破潰時,不要擠膿;避免寶寶用手抓結痂,應使結痂自行脫落,以免局部感染。

3. 局部破潰時,不要塗抹紫藥水,否則容易造成膿液外流不暢而影響結痂形成。

4. 接種部位同側發生頸部、鎖骨上或腋窩下淋巴結腫大時,如腫大直徑小於10毫米尚屬正常反應,不需特殊處理;如紅腫直徑超過10毫米、且經處理不見好轉則應及時到所轄區、縣結核病防治所就診,不可擅自處理,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