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把錢放哪裡投資?

夏天zpz


你好,題主。

就投資來說,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財務狀況下,選擇的投資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投資都會有一個從激進到保守再到多元化的階段。

簡單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投資歷程吧!

2011年大學剛畢業,在一個廠家做廠方代表,包吃住一個月4000塊,發了三個月後換了手機,筆記本,買了一輛二手電動車,直到工作一年後才成為“萬元戶”,真正有理財的概念也是這個時候才有的。

最早接觸的理財方式是購買紙黃金,10000塊也只能買個40g不到,每天的盈虧100以內,每天關注國際新聞,心想著黃金跟國際動態緊密聯繫,有勁得很,現在想想也是好笑。

2014年進入銀行後,總算有個安定的工作了,考慮買房,因為政策寬鬆,首付最低降到20%,交完首付後手裡剩下近十萬塊作為自己的私房錢。(首付家裡給了20萬,總房款50萬不到,瞞著家裡給了20%首付,謊稱全給了😁)誰想到這也成了悲劇的開始。

2015年接觸到了P2P,那時候的幾率現在想起來高的嚇人,年息12%,加上自己的積蓄15萬買了一年半,索性沒有踩雷,直到易租寶事件發生後,才逐漸退出來。

真正的挫折出現在2017年,股市牛市來了,周圍的同事都瘋狂了,在氛圍的帶動下同事一行人到證券大廳開了個戶。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前一個月投資20000塊掙了7000,隨後膨脹了,把所有的積蓄都投了進去。倒也一直跌跌漲漲,知道2016年底,出臺了熔斷政策,三次熔斷跌停後,加上陸陸續續的陰跌,將近20萬的本金虧的只剩10萬,因為快結婚了,狼狽的逃了出來。

直到現在,我也不敢再碰股市,偶爾買買理財,存存定期,真正知道了不知者無畏的概念!

人還是得務實,想著一夜暴富走偏門不太現實,好好認清自己才是最主要的!


財經札記


投資說到底就看你膽子大不大了,和本金也有一點關係的。本金多收益就高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投資其實就分兩種保守型和膽大型。

1.保守型:你可以選擇銀行的死期。一年或兩年或三年都可以,這個根據你的家庭現狀而定。也可以買貨幣性基金、國債等風險小但基本不會虧的理財產品。

2.膽大型:就是可以接受虧本的人,一般可以接受虧本金一半及一半以上的人都算膽大的。這些人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產品、股票、股票型基金、債權型基金等風險大但回報率比較高的理財產品。

說實話,不管做啥都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在不影響家庭生活的情況下,我個人是極力鼓勵大家購買一下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理財這東西不能盲目,要自己平時多看書,多研究的,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啊。


野薑花的期待


17年到1現在一直在做的一個理財項目1萬月收益500!具體就不說了這年代人脈決定錢脈!

建議大家都多學習一下,不要去投機投機死得快!多學習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多結交一些這方面的人才總會有所收穫!金融市場的人都是利用錢賺錢理財思路沒錯,但是不要有賭博心態!


金融小僧悟空


現在我在做一款風險極低的外匯理財產品,理論上保本,一年以來近六萬投資者無一虧損,代理平臺是國際知名的卓德集團,資金安全有保障,近一年來月化投資收益穩定在5%以上,希望我能夠為你提供安全有保障的投資方案


粉刷匠啊哈


看這篇文章感覺有點怪。老百姓投資都在銀行還要問嗎?為什麼?只有一個回答就是安全啊!這個回答說明瞭另一個問題,就是其他投資都不安全!奇怪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就屬咱們中國了,怎麼一說到投資,見到所有的人都說不靠譜,只有銀行是安全的。難道其他投資行業都是咋騙犯罪團伙,天天都在欺矇拐騙,還沒人管嗎?為什麼?為什麼?


安德元1


像我這種人根本不投資,也沒錢投。投在愉快上是我的選擇。。。。眼一閉人沒了,小瀋陽的話也算經典。夠用得了,不夠用的人也不會投。偷雞有難度。。。還是那句話【有多少米做多少飯】吧。😂😂😂😂😂


北京老夥子


買銀行自己發的理財產品,買大額存單,買國債,找準機會買一些股票。


易k園


鳳凰金融、微信貨幣基金、支付寶餘利寶、股票、房產、民間借貸等。


用戶名是什麼並不重要


匯市,期市,股市,還有分紅型保險定投!


V禪心


放哪都是賠,還是自己裝的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