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表揚是一種好的教育手段,可如何表揚孩子呢?

樂學樂教


表揚帶來的的無限能量

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位青年瘋狂迷戀上了小提琴,他希望自己能拉出好聽的曲子,後來如願買了一把非常名貴的小提琴,每天早上都到公園練習,人們聽到他的琴聲,都哈哈大笑,嘲笑他是個音樂盲。在不斷的嘲笑聲中,青年越來越灰心,幾乎就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後來有位老奶奶對他說;孩子,你的小提琴拉得可真好,我非常喜歡,能每天拉給我聽嗎?這一下青年信心大增,原來還有人這麼喜歡我的琴聲,從此青年更加努力練琴。

幾年後,青年琴藝大長,獲得全國一等獎,青年激動壞了,去找那個天天聽他練琴的老人分享,可是後來有人對他說,那個老太太聾的,青年一下就呆了。

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如何及時表揚孩子做對的事情,在家裡經常得到表揚的孩子,更願意為自己設立較高的目標。可是我們應該如何有效的表揚孩子呢?

描述你所看見的,

以描述你看到的和代替評論,

例:家長看到孩子寫的作業,說你寫的真好,真是不錯。

(孩子:她真的這麼認為嗎)

最佳的表揚方式是:

你描寫鷹的這首詩讓我很感動,我最喜歡這句:扇動著巨大的翅膀。(孩子:我會寫出好詩來,明天我再寫一首)

描述你的感受

例:你織的圍巾真漂亮,非常非常好看。

(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

最佳的表揚方式:圍巾很大,冬天的時候圍上它,一定很溫暖(孩子:看來他真的挺喜歡)

把值得表揚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例:你已經記了一個多小時的單詞,這就叫做“有耐心”。

你說好五點回家,現在正好五點,這叫做“守時”。

你看見這些植物幹了,就澆了些水,這叫做“有主動性”

最近一直在學習親子課程,受益匪淺,還做了聽課筆記,經常有效的表揚孩子,孩子能更加自信、獨立、快樂的成長。多輸出正面信息,孩子意識中就是知道什麼事都不是最壞的,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陶行知的四顆糖果的故事很是經典,孩子打人了,他不但不批評,還能都能用四顆糖裡表揚他,這種方法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


王書霞19


俗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應該說,無論誰都喜歡錶揚。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表揚更是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然而表揚也是一門藝術,用好了,可以促進孩子健康發展和良好道德品德的形成。用不好,說不定還會有負面作用。個人認為,表揚孩子應注意三點。

一、增強表揚的意識。東方人的含蓄內斂往往令很多家長難啟溢美之詞,對待別人的讚美也不像西方人一句“謝謝”那麼坦然。所以我們要增強表揚的意識,養成表揚的習慣。對孩子學習的進步、好的表現要敢於及時給予表揚。表揚意味著你注意到了孩子的進步,是對孩子表現的肯定,可以進一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為繼續努力提供動力支持。對待朋友、鄰居、親戚甚至陌生人對孩子讚美,只要是真誠的善意的,我們都應該坦然接受,積極回應,而不是含糊其辭的推讓。

二、斟酌表揚的措辭。常聽家長表揚孩子“你真聰明”“你真棒”“好極了”。這樣的表揚不夠具體,也沒有表揚到點子上,甚至是有害的。棒在何處?好在什麼地方?要表揚孩子行為方式的進步,要讓孩子知道是自己的努力得到回報,而不是因為天生聰明。總是表揚孩子的聰明,會讓孩子在遇到真正的困難時,不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盲目相信自己的所謂聰明會發揮作用。這無疑是有害的。

三、表揚不迴避批評。表揚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面對孩子犯下的小錯,有些家長生怕批評會毀了孩子的自信心,喜歡說“沒關係”、“下次小心”等等。相反,我們應該巧妙利用錯誤,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錯誤在所難免。幫助孩子弄明白錯在什麼地方,怎麼會錯,下次如何避免才是關鍵。其實,偶爾的批評才能顯現表揚的真誠和珍貴。讓誠心誠意的表揚和恰如其分的批評相結合,共同維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樂學樂教


表揚的確是一種比較好的教育手段,但是我們要知道,表揚並不是萬能的,只有在合適的時候使用表揚,才會起到我們所期望的效果。

在教育手段的使用上,切忌手段單一。前些年對家長們影響力很大的賞識教育,作為一個理念的提出,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當我們把賞識表揚當作無往而不勝的教育手段,不論場合,不分事件,不別年齡,不擇優劣,全部以賞識來應對,結果最後搞得孩子不但經不得批評,更甚者連表揚也經受不起了。

因為我的工作是對家長們提供教育諮詢服務,調整孩子的學習習慣及行為心理等方面的問題,所以見到有問題的孩子很多,瞭解孩子的問題所在。在同家長們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很多家長的疑問是:鄭老師,我也按照書本上所講的要求做了,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孩子多表揚。書上說,要表揚孩子的努力,不要表揚孩子聰明;要表揚孩子所做的個體事件,不要籠統地說好;還有,書上表揚孩子一定不要誇大,要實事求是;還有就是,不濫用表揚適可而止。我覺得這全都是按照要求在做呀!為什麼感覺沒有做效果呢?

我給家長的回答是,你所說的都不錯,可能有一點兒,我們不是太理解。表揚的適度我們知道,但是怎麼樣到什麼程度才是適度?孩子對錶揚的態度如何?我們進行過詳細的觀察嗎?或說,我們對孩子聽到表揚時的心態瞭解嗎?孩子聽完了表揚後是幹勁兒大了還是有了壓力了?我們表揚子的口氣真誠嗎?雖然我們是以表揚的形式在說,孩子們有沒有感覺被戲弄?

以上問題,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在我們表揚孩子時發生,這就會導致孩子對錶揚並不是真正喜歡。再有就是,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附有自己的額外期望嗎?或者在表揚的同時對孩子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樣的要求孩子願意接受嗎?他認為是不是這樣的要求超出了他的能力?我們是不是經常給孩子鼓勁兒當作表揚了?

這裡我們要稍做分別的是,鼓勵,是指對將要進行的工作或任務進行事前動員,激發鬥志,表揚則是對已經做得很好的工作進行獎勵,雖然並一定有物質的成份在內。如果經常把鼓勵當作表揚也會使孩子們感覺沒意思。表揚時帶條件,也會讓孩子感覺表揚不是真心,提出要求才是你的真實目的,所以對你表揚也就越來越不在意了。

不知您看了以上疑問,能不能引發思考,從而揣摩出適合自己孩子的表揚方式呢?


琢玉教育


誇讚和表揚孩子的目的是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勇氣,即使孩子做的不好,也可以通過表揚來肯定孩子的閃光點。我從兩個方面來談:

(1)談談表揚孩子的原則

(2)談談表揚孩子的技巧。


第一話題,表揚孩子的原則:

(1)表揚孩子在做事過程中具體的閃光點,不表揚全部事情。

例如:孩子幫你做家務,不要籠統說:你好棒!而是要說:寶寶能幫媽媽做家務,很勤快,很認真。

(2)家長要表揚孩子的努力,不表揚孩子的聰明。

例如:孩子完成了很難的題,不要說:你好聰明!而是要說:你好努力和勤奮,一步一步求出答案。不要輕易表揚孩子的聰明或漂亮。這是天生的。

(3)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找到閃光點。

例如:孩子考試成績下降,家長要找閃光點去說:孩子你這個題求解不錯,很多好同學都不會。

(4)家長可以多用“為什麼?”,減少用“但是”等轉義詞。

例如:發現孩子做錯事了,家長要問孩子“為什麼這樣想”,“這樣想的結果會是什麼”,儘量不要用“但是。”不要用轉義詞,不要讓孩子糊塗。

(5)重複事件的過程,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例如:孩子做了一件很棒的事,爸爸媽媽要重複說這個事的處理過程,讓後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充滿自信和肯定。

(6)家長表揚孩子的時候,請多用“你”“你們”,少用“我們”。

例如:家長說:你做的這件事很不錯。而不能說:我們做的這件事很不錯。

(7)家長稍微誇讚一些,要多說:你是怎麼做到的?讓孩子自信心大大加強。

例如:孩子把房間收拾了,家長會用驚奇的語氣問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快告訴媽媽。

(8)家長要真心誠意的表揚孩子,不要敷衍了事,要讓孩子懂得我在表揚他什麼。

例如:不要一見孩子就表揚孩子:你真棒!這樣多了,孩子不明白你的表揚是什麼意思,他也會敷衍你。

(9)抓住機會多說:老師都表揚你了。隔壁叔叔也說你很棒!孩子特別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

例如: 某某同學的媽媽表揚你了。

(10)用相信代替批評。用示弱代替要求。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或需要孩子幫忙的時候。

例如:爸爸相信你本意是xx,沒有關係,你能行。

例如:媽媽拿不動的時候,如何有好孩子幫助就太好了。

以上這幾種是常見的表揚孩子的方法,家長們可以經常用。效果不錯。

第二個話題,談談表揚和批評孩子的技巧:

(1)當孩子做的很棒的事,需要表揚孩子,一時間沒有想到合適的詞,你可以說:這像你;這像你做事風格。說明孩子做事在父母心中是這樣的能幹。

(2)當孩子做錯了事,你可以說:這不像你;這不是你的風格。

(3)當孩子做錯了事,你可以用"偶爾“代替經常。家長會說:偶爾粗心是正常的,但不是老是犯同樣的錯誤。

(4)誇獎孩子要在事後,不能在事前。例如:只要你像今天一樣快快寫完作業,以後你的成就就會越來越好。

以上就是我們對孩子表揚的常用手段,希望家長多多嘗試,用自己的話去表揚你的孩子,孩子會一天天茁壯成長。

希望我的回答讓你滿意。你的關注,轉摘和評價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北京積極人生


表揚和批評是形影不離的,都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父母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的問題,學會正確運用表揚和批評是一門藝術。但是,有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如何運用這門藝術。具體來說,父母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表揚與批評要從實際出發。

父母對孩子進行表揚與批評,一定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根據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特點,採取最佳的方式方法,有針對性的給予表揚與批評。比如:有的孩子喜歡輕言慢語的交談;有的孩子把輕描淡寫的批評當耳邊風;有的孩子做了好事或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時,只要父母伸出大拇指,說一聲“真棒、不錯”,就高興的不得了,從而更加努力……因此對孩子的表揚與批評要因人而異,做到“對症下藥”。


2.表揚時指出其“美中不足”。

當孩子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取得好成績時,父母一定要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嚐到戰勝困難的喜悅。但要注意,不要表揚過頭,一定要讓他們感到做好事得到父母的表揚與支持是來之不易的。表揚之後,指出孩子的美中不足時,要注意的是語氣一定要溫和,分析一定要中肯,這樣才能以理服人,培養他們正確面對批評的心態。

3.表揚一定要及時、具體。

一般情況下,對應表揚的行為要及時表揚,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麼受到了表揚,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麼印象,更起不到強化好的行為習慣的作用。對孩子的表揚說具體,越容易讓孩子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書後,自己把書放回原處,並且擺放整齊。這時父母不妨說:“你把書收拾得這麼整齊,真是一個好孩子!”一些泛泛的表揚,如“你真聰明”、“你真棒”,雖然暫時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裡,為什麼受表揚,且容易養成驕傲、聽不得半點批評的壞習慣。


總之,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對孩子的成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如果掌握了表揚與批評的這門藝術,將會使孩子更加明確、客觀的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


雲朵朵園丁


表揚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促進孩子的情商,那麼如何正確表揚孩子呢?,我認為可以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不要吝嗇表揚孩子。孩子都喜歡得到大人的肯定,特別是學前階段及小學階段的孩子,其中幼兒階段和低年級階段尤為突出。對於幼兒期的孩子,只要不違背原則,能表揚就表揚。就說我家小兒子,就特別希望得到我的肯定,做了什麼事情都會跑來跟我說“媽媽,你看我能把這個玩具掛在手指上,我是不是很厲害呀?”,在我洗菜的時候,他要幫我洗,洗完後就說“媽媽,我能幫你洗菜,我很厲害吧?”。每次得到我的肯定後,就很開心,就更殷勤地表現給我看。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的眼中卻是很大的成就,所以,我們要經常表揚他們,肯定他們。

二、表揚要具體。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不能簡單地來一句“你真棒!”、“你真厲害!”、“你真聰明!”,要說清楚他是因為什麼而得到表揚的,比如我上面舉的例子,表揚時可以這樣說“你能把玩具掛在手指上,真厲害!”,“你能幫媽媽洗菜,做得好👍,媽媽很高興,謝謝你!”。這樣子說具體些,孩子知道他得到表揚的原因,就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三、表揚要有原則。雖然表揚是一種好的教育手段,但表揚也要講分寸,不能不分是非黑白都要表揚,而且對不同階段的孩子,表揚的深度也不同。對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一般在他完成有一定難度的事情時,才給予表揚,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連汐0258


教育孩子的意義在於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有自我完善的意識!

很多孩子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認為孩子對了,就大肆表揚,認為錯了就是批評。孩子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對錯,所以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多和孩子相處,瞭解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衡量孩子。

在孩子犯錯誤的事情鼓勵孩子,認識不足,積極改變錯誤,多一點耐心,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讓孩子自己去做很多事情,不要事事為孩子代勞,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尊重孩子,讓孩子找到存在感,讓孩子覺得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

――萌智育兒


萌智育兒


我不認為表揚孩子是一種好的教育手段

因為

一.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因為現在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根本不統一,沒有共同語言,他直接可能不會拿你當回事更別說愛不愛了,現在的孩子不懂感恩,也沒有任何的正確三觀思想他除了和你對著幹還是對著幹,你拿他任何辦法都沒有,更別說表揚了,他能和你聊天,交流,祖墳都冒青煙了。

二.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

在這個沒有信任感,安全感的世界,你表揚孩子,反到感到很虛偽對不對?孩子受表揚之後可能就會向你索要禮物🎁,獎品啊之類的,有的家長就會因為要孩子做好事,考好成績來換獎勵,孩子只會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最後怎麼墮落的你都不知道。

三.金錢心理和攀比心理

很多孩子因為表現好而家長大手大腳的花錢,買球鞋,買名牌衣服,炫耀零花錢,你的孩子在別人的心理虐待下不心動?你的孩子表現再好也只是口頭表揚,甚至他做得好還被罵,難道他還會再次去渴望你的表揚?這世界上沒有真正大公無私的人,他不是盲人,他看得見別人在他面前有多奢侈,他不是聾子,他聽得見別人說他過得怎麼樣。

你要一個孩子去怎麼怎麼樣,你是一個有孩子的家長也不一定做得到,生活那麼多年你應該知道社會上只有小人得利,正義倒下,別渴望太多,醒醒吧!



方垚AI楊怡文卿


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婆婆30年前就開始踐行了,然後發現誇出來的孩子也不是很有戲嘛。
為了避免我閨女重蹈覆轍,我對如何誇獎孩子,也做了一番研究。

概括來講,有這樣幾個原則:

1、誇具體行為,而不是個人特質
具體行為是外在的,可以看得見的,容易做出改變的。
比如:“期末考試考了100分,你真聰明。”和“期末考試考了100分,你這個學期一定非常努力。”
對能力的誇獎容易讓孩子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當讓他們選擇的時候,他們對有挑戰性、可以讓他們從中學習的新任務表示拒絕。
他們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點的事,以避免別人對他們的才能有質疑。
2、誇努力過程,而不是天賦能力
包括誇讚努力本身、採取的策略、集中的精力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等。讓孩子明白他們努力的過程可以帶給他們成長和知識,而知識並不是憑藉他們天生的能力獲得的。
3、不要頻繁誇獎,會減弱誇獎的使用效果
詢問孩子努力的過程,並表現出關注,也是很有幫助的。
4、不存在的努力,不能亂誇
5、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事,不可以誇大其詞的誇獎

舉例說明

孩子在學習英語口語,當他取得了一定進步後可以這樣誇:“這兩個月寶寶都早起晚睡練習口語,媽媽聽著比以前發言標準了很多,尤其是這幾個音節的發音,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寶寶就可以和外教流利對話了”。
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出現氣餒情緒,可以這樣誇:“媽媽聽著你最近的英語發音標準的很多,這都是你近兩個月早起晚睡刻苦練習發音的結果。我想你可以多聽聽電影裡面的發音,也可以和老師交流一下心得,突破了這個關卡,你就可以和外教流利對話嘍”。
誇獎孩子之前,家長首先要明確誇獎的目的是什麼,是想通過誇獎讓孩子認識到努力這一過程,努力的過程可以獲取資源和技能,從而實現預期目標。
對應到上面的例子,就是讓孩子認識到,通過早起晚睡、不斷練習,這樣一個努力學習的過程,可以達到和外教流利對話的目的。
通過努力學習,期末考試才能得到100分。
正確的誇獎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向孩子傳達這樣的思維模式:技能和成就是通過投入和努力得來的,這將有利於孩子正確看待成功、失敗,提升抗挫折能力。

誇獎三步走:

1、明確誇獎目標;
2、判斷是否值得誇獎;
3、運用正確誇獎方法。

小寶媽媽說育兒


對孩子來說表揚是件好事,可以得到滿足,但是,表揚也要到點子上。

從人的心理來說,每個人對自己都有評估,比如我們去一個新的團體裡,首先看看這個群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然後再評估自己在這個群體裡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因此,我們常說不要空洞的表揚孩子,比如“你很棒、你很聰明、你很厲害等等”類似這種表揚,而是要具體表揚孩子好的地方。

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媽媽看見說:“唉呀,寶貝你畫的太棒了,你真聰明”

另一種表達:“寶貝,這幅畫色彩用的很溫暖,整個畫面看起來非常的舒服,好像看到太陽慢慢的升起帶來的溫暖”

這兩種你更喜歡哪個呢?

其次,正因為我們對自己都有自我評估,如果誇張的表揚反而會讓孩子有退縮行為。

比如,孩子塗鴉了一通,媽媽看到馬上大呼到:“唉呀,寶貝,你這畫的太好看了,比你們老師畫的還好,你太聰明瞭”

另一種表達:寶貝,這幅畫你的線條很有意思,看到你想表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呢?

這兩種你更喜歡哪一個,現在很多的孩子盲目的自大和不願意行動,從表揚的角度講和我們父母空洞的表揚和誇大的表揚都息息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