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清明掃墓方式,已成為過去,現在的我們是這樣掃墓的。

曾經我們每年清明前後,都會自覺的選好日子,約齊家人親戚回到老家,準備掃墓(俗稱拜山)。

各地都有自己當地的風俗,我們老家那邊的風俗是:凡是有墳墓的荒山野嶺裡,青煙繚繞、爆竹聲聲。成群結隊的家庭成員或同宗共祖的家族成員都擔著三牲祭品,翻山越嶺,給祖墓剷除雜樹野草、掛上紙錢、擺上供品、斟滿酒杯、燒香點燭、祭奠後燃放鞭炮。

其他地方可能不太一樣,但有兩樣是相同的,就是燒香,放鞭炮。在我們國家傳統的紅白喜事,幾乎都是要燒香,放鞭炮祭拜祖先和神靈。

傳統的清明掃墓方式,已成為過去,現在的我們是這樣掃墓的。

以後燒香、放鞭炮、放煙花,都將成為過去式。

去年,全國各地區政府紛紛出臺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全國一片譁然。特別是農村地區,更加嚴重,畢竟放煙花爆竹已經是幾千年的傳統了,一下子取消,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去年過年時,城市和農村的道路上,很多播放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宣傳車呼嘯而過,據說在我們市抓了很多不聽勸阻的人。

傳統的清明掃墓方式,已成為過去,現在的我們是這樣掃墓的。

今年剛過完年,在鄉村幹部的約束下,各地方掃墓的人都很自覺的沒有再帶鞭炮了。小編前兩天剛拜山完,現在的祭拜形式已經變了,放鞭炮變成了,放禮花;蠟燭和香不再點燃,只是插在祖墳前。很多家裡的老人都說,沒氣氛了,感覺不到以前的那種氛圍了。

個人覺得,其實無論燃放煙花爆竹或者是現在的放禮花,其實都是我們祭拜祖先的一種形式,雖然過程改變了,但是我們對先祖的尊敬之心卻不曾改變。

通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舉措,很明顯,過年城市農村的的空氣好了,往年因為煙花爆竹造成的道路霧霾沒出現了。每年因為掃墓,引起的火燒山,今年也並未出現過。

傳統的清明掃墓方式,已成為過去,現在的我們是這樣掃墓的。

雖然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已然發生改變,但是為了把最後一片淨土,留給我們的後代,也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