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雍正的墳墓不能與康熙的墳墓葬在一起?

實盤買賣日記


雍正繼承帝位,就開始籌劃陵寢。專門任命允祥,張廷玉負責辦理,選址在遵化進行,就是說,雍正也是想和康熙葬在一起。1727年閏三月,命勘探風水人員到遵化考察地形,四月允祥報九鳳朝陽山地適合做陵寢,雍正表示贊同,說這個地方和順治帝孝陵康熙帝景陵相鄰,正符合我的本意。於是下令動工,不久發現土質不好,地穴之中的土帶有砂石,不能用做陵寢,不得不另尋它處。由此可見,沒有和康熙帝葬在一起,不是雍正的本意,也不是個人主觀原因,而是客觀環境土質不好造成的。

接著又選在北京西南方向,發現同樣的問題,土中帶有砂石,也不適合做陵寢。

雍正絞盡腦汁,想起了兩江總督高其倬,高其倬通曉天文地理,寫書《勘輿家言》,專門探討勘探選墓穴。雍正讓高其倬和允祥一起找墓地,最終確定了現在的位置易縣,雍正對這個位置很滿意,但是距離康熙景陵百里遠,心裡覺得不合乎禮制,於是命令大學士九卿會議查找根據。於是這些人翻書,看到漢朝,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陵墓也分散在不同地方,唐高祖,太宗,高宗,玄宗等人的陵墓也沒有在一起,於是有了前人的例子,他們又進一步說,易縣和京師緊密相連,屬於京畿要地,實際並不遙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葬在易縣符合禮制。有以前在景陵選擇的失敗,又有前人分散葬的實例,所以雍正決定葬在易縣。


歷史風雅頌


清東陵的陵寢是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長幼有序的傳統觀念排列的。

但是也有人認為雍正沒有與康熙葬在一起是因為擅自更改詔書繼承皇位,同時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對眾多兄弟下殺手與或多或少的懲戒,怕死後與之同葬會收到康熙責罵與怪罪。所以就另外找了地方。


古月野史


中國人民自古就以百善孝為先為家訓,更不用說皇室了。清朝皇陵有兩座,清西陵和清東陵。父親埋在清東陵,兒子就要埋在清西陵,孫子死去後再埋到清東陵。這是祖訓,就像咱們自己家一樣,家族墳地兒子的墳必須埋在父親的墳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